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0/6/pc202006183d449686b89c46c98a380f4ef7211a89.jpg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周韵曦 富东燕 “我的学生里女生居多,今年就业确实有些困难,以往不用太操心学生就业的导师今年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06/18/070187.html

等待处理…

有人自主创业,有人投身基层……

疫情之下,高校女毕业生就业危中寻机

2020/6/18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周韵曦 富东燕

“我的学生里女生居多,今年就业确实有些困难,以往不用太操心学生就业的导师今年也得上阵当‘推销员’了。圈里有岗位需求的‘咖们’望帮忙啊。”近日,为帮助自己的研究生开拓就业渠道,北京某高校一位研究生导师直接在微信朋友圈里拱手“求援”,对她而言,这是从没有过的“操心”。

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综合考虑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叠加的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不言而喻。同时,近期也有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疫情监测》报告分析指出,全球女青年就业受冲击程度甚于男性。

实现如期就业、顺利开启人生的新征程,是所有求职毕业生的梦想。在与多所大学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们交流时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发现,虽然今年就业路上存在各种艰难,但怀揣理想抱负的她们沉着应对、冷静分析,不断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在院校、教师们的支持帮助下,勇敢投身就业攻坚战,并不断收获好消息。

就业竞争增大 性别歧视现象有所好转

受全球疫情影响,不少本已确定留学行程的毕业生留学道路受阻,只好留在国内加入就业大军,这也给今年毕业求职的大学生们增加了不少就业竞争压力。

去年底,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远雅静申请了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并已拿到offer,但受疫情影响,她不得不暂缓去英国读书的计划。目前,她有两个设想,一是找一份时尚杂志社的工作,二是创业,在淘宝开个美甲小店。对于创业,她已经有了初步设想,不同于一般的美甲店,远雅静想做的是穿戴式美甲,“让指甲能像耳环一样,可以每天选择不同的样子和种类,粘在指甲上就可以”,她向记者介绍,自己要做的就是设计和制作这样的“指甲”。

据远雅静观察,目前班里已经有一半同学找到了工作,虽然很多中小企业招聘有所萎缩,但政府部门对于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人数有所增加。

同是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小艺(化名),大三起便开始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本科毕业后就去工作,最好在一家大型设计师品牌公司从事专业设计。去年,小艺积极参与秋季招聘,早早就被一家大型的服装设计公司看中,准备寒假时先去公司实习一段时间。

但突发的疫情让她的计划落空,那家公司取消了实习项目,她只能重新规划。学校老师们建议:“可以先去考研或者再学习一些技能,一方面多储备‘能量’,另外也正好度过这段‘寒冬’。”

不过,小艺并没有考研想法。疫情逐渐稳定后,她每天都会关注就业群里老师发出的各种招聘信息,她感觉,“好像也没有那么糟糕,现在有招聘需求的企业还是蛮多的。”

最近,一家小艺理想中的设计师品牌公司接受了她的简历,目前正在审核中。“希望可以成功。”她念叨着。“我们的学校和专业都还可以,受疫情影响,可能我们找不到那么理想的工作,但就业还是不成问题的。”

今年24岁的楚儿(化名)来自江苏南京,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专业2020届硕士毕业生,疫情发生后,她放弃了留京想法,决定回南京工作。

楚儿最想进的是律所,这也是同专业同学们的普遍选择。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她研二便开始寻找律所实习,在校时努力提升绩点,考过了雅思,平时也不断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法律知识。

此前,通过学校开展的宣讲会+网络双选会,她投了不少简历,有三分之一得到了回复,但通知面试或者给offer的律师团队都不是她感兴趣的,权衡再三,她还是拒绝了。不过应聘面试中她发现,就业应聘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有所好转,有些岗位还写了女生优先。

自从决定回家乡就业,楚儿的紧张感消除了不少。她介绍说,外地高校毕业生到南京求职不仅可享受毕业生面试补贴、租房补贴(硕士每月800元)等,落户政策也有利好。“在南京,日常生活开销肯定没有北京那么大,初高中时的同学朋友都在南京,社交圈也不需要重新建立。”如今,楚儿对回到家人身边生活充满期待。

在基层书写理想人生

今年,为大力开拓就业渠道,教育部要求,要进一步组织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扎根基层。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2020届硕士研究生曹超纪就是其中之一。今年,她如愿成为云南省选调生即将进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并在入职后先到基层工作两年。

为什么将去基层当作自己的职业理想?曹超纪分享了一个小故事:2017年,她刚考入清华读研究生,在初冬的一个寒夜,部门例会后的思政学习环节,本该困倦的大家却热情斐然,纷纷就十九大报告的内容各抒己见:有的结合专业探讨对大国复兴梦的见解,有的以小见大抒发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认识,有的以时事为靶向针砭时弊……“一群青年学生初冬夜晚坐而论道的场景,深深吸引和鼓舞着我,这一晚,我沉浸于以天下为己任的青年精神中,我想,可能恰恰是因为我们还能坐而论道,我们的未来才会有希望。”再次回忆那个夜晚,曹超纪语气中仍会流露出激动。

曹超纪是云南威信人,2018年暑假,她曾主动申请前往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双河苗族彝族乡实践,深入基层参与一个月扶贫工作。这次实践让她深深体会到“常在山梁上,常在地沟头,脚步跟不上,苗语听不懂,不仅怕蜜蜂,还要防着狗”的基层生活,也让她对师兄说的“去基层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之道”甚为认同。临近毕业季,她报考了西南四省的选调生,决心将自己的青春汗水洒在祖国需要建设的地方。

对曹超纪而言,她觉得去基层和就业形势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选择去基层,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更像是选择了实践自己多年来所熏陶出的家国情怀,选择去承担青年在祖国建设中应有的担当。”

据曹超纪介绍,在清华,对于愿意去基层的同学,学校会不断提供素养培训、就业咨询、校友分享会等资源可达的帮助和支持。向往基层工作的同学们也踊跃参与各项实践活动以及唐仲英计划等素养提升活动,用更积极的行动和更饱满的热情去准备和加入基层就业集体。“当我们系研工组组长得知我要前往云南工作后,嘱咐我‘回到家乡好好干’,让我感受到来自老师们的支持和期待。”曹超纪说。

“通常大学生给基层的印象是‘懂得多’,但我觉得我作为大学生能给基层、给贫困地区带去的是‘新鲜血液’。” 曹超纪畅想道,“这份新鲜,一方面是国家正有无数像我这样的青年学生在全国各个角落参与基层建设的新风貌,能给老百姓传递积极的信号和扶贫信息。另一方面,是我所学到的知识和所接触到的事物能够给基层或者贫困地区带去新的知识辅助或新思路。在充分融合当地风土人情和需求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提供一些新的建议。比如近年来比较火的电商农产品和带货直播就不乏‘新血液’的身影。”她希望,所学有用武之地,所见有应用之处,在基层实现自己的职业追求。

中医专业找工作较为容易

在疫情影响下,哪些专业会更容易就业呢?有人认为,作为国家紧缺人才专业之一,培养抗疫“战士”的医药专业发展将继续提速,就业也将继续呈现上升趋势。

周紫梦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江西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的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生,去年年前,她看到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招聘信息,出于兴趣立即投递了简历,并很快通过在北京的面试,即将来到位于北京昌平区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工作。

在她看来,能赶在疫情发生前顺利找好工作,一方面在于自己着手的比较早,另一方面在于这一专业就业一直比较容易。

周紫梦认为,药物化学专业学生求职的两把“刷子”,主要是硕士期间做了什么实验,掌握什么技术。“我觉得我的优势体现在,硕士期间我所做的实验和掌握的技术都是单位正好需要的。”除此之外,为提高竞争力,她还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英语水平,并注意养成细心严谨的态度。硕士期间,她已经发表了一篇SCI论文和一篇中文核心论文,还有一篇SCI论文正在撰写,以及一项专利正在申请。

睿睿(化名)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五年制)2020届毕业生,目前,她已经确定了一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求职一年来,她觉得中医专业找工作较为容易,不仅业内针对中医专业的招聘力度大,人才需求量也很大,只是受疫情影响,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参加面试,找到心仪工作更有难度。

睿睿的老师也曾就今年就业形势做过评价:虽然总体就业形势不好,但中医专业基本不会受影响,并建议学生们赶紧就业。目前,睿睿所在班级共53人,其中一半已经顺利就业,一半通过了研究生考试。

疫情中,了解到中医药在医疗救治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睿睿对自己所学专业更有信心了,“我更加坚定了要从事中医专业工作的决心。”

上篇:习近平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下篇:王振华案一审宣判具警示意义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