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评论员 张明芳
5月13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互联网对于低龄群体的渗透能力持续增强,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
学龄前是儿童习惯性格养成、社交能力培养、信息收集的重要时期,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低龄“小网民”的出现,是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学龄前儿童过早接触智能手机、电脑等互联网设备,不但会因长时间用眼,对颈椎、视力造成损害,还增加了儿童接触到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风险,不利于其身心成长。过早接触网络还易使缺乏自控能力的低龄儿童过度沉迷,自我封闭,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此外,网络诈骗也开始瞄准缺乏辨别能力的低龄人群,可能会诱使孩子深陷其中,造成家庭经济损失。因此,学龄前儿童过早接触网络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究其原因,学龄前儿童的“网瘾”多由父母导致。很多父母没时间照看孩子,便将手机给孩子玩,有的父母自己本身就沉迷网络,给孩子带来了不良示范。因此教育孩子之前,父母首先要做出榜样,慎让孩子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互联网设备。平时父母也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加强亲子互动。还要及早培养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控力、辨别力,和孩子沟通约定好上网行为的规则。
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国家应针对儿童上网方面加强立法层面的保护。网络监管部门也要积极作为,净化网络空间,进一步规范网络运营,实行科学的信息分级制度,网络产品和服务含有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信息的,制作、复制、发布、传播该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应予以提示,同时生产商要采取技术措施,不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其接触的信息。
网络已成为未成年人无法回避的生活现实,只有各方合理引导孩子安全上网,疏堵结合,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才能让孩子养成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保护孩子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