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年轻时,时常教育我们“凡事少麻烦别人”;如今父母老了,他们又时常苛求自己要自立自强“凡事少麻烦儿女”。
■ 原子
“别给他们打电话了,少麻烦别人!我们自己能行。”临挂电话时,母亲又一次特意叮嘱……周末陪父母视频聊天,不经意间得知,家里的热水器已坏了有近半年时间,老父亲年事已高,“折腾”几次未能修好,只好时常自己烧水洗澡,很不方便。得知此情,心头阵阵酸楚,不由得一顿责备,“怎么近期通话从未说起?”“为何不找人或喊周边亲戚帮忙来修!”
听到我的话,母亲像做了错事的孩子,低头说道,“算了,不麻烦别人了,我们能行。”一时无语。看着手机屏幕那端一天天老去的父母,远在外地的我,匆忙找个借口挂断电话,却早已泪流满面……
“少麻烦别人!”这是记忆深处母亲说得最多、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母亲是地地道道的西北农村妇女,记得从我小时候起,不管家里遇到什么困难,母亲总是宁愿自己扛,也不愿去麻烦别人。我家里那时并不宽裕,每次临近开学的那段时间,也是母亲最犯愁的日子,她时常为我和姐姐的学费绞尽脑汁。当我们提及向亲戚朋友借点钱时,母亲总以这句“少麻烦别人!”打消念头。于是,每到开学前,她要么是把还未养大的猪卖了,要么就拉几袋本就储备不多的全家的口粮到粮站卖了,把我们的学费凑齐。后来,为了能按时缴上我们姐弟俩的学费,我家总是养一大一小两头猪,一则因为家里饲料有限仅能养两头,二则是为了每学期开学前都能有一头养大出售。那几年,为了确保猪如期长大,母亲总是起早贪黑去割猪草,有时要走很远的路,还串了不少外村的田埂。一旦遇上小猪生病,母亲更是着急上火,夜里跑几趟猪圈照看。我和姐姐总是开玩笑,猪在我家的地位总是高人一等,有时比我俩在母亲眼中还“宝贝”。好在那几年,我家的猪也争气,总是长得又快又壮实,也总能卖个好价钱。
后来,我进城读高中。每次我离家返校时,母亲也总是嘱咐一句“在外少麻烦别人!”。也许正是她的叮咛,让我从小就养成了遇事尽力独立思考、独立应对的性格,也使自己在别人眼里显得比同龄人“老成”不少。
再后来,我考上了大学,远离家乡到外省读书,家里的经济更为拮据,但每年寒暑假回家,总能看到全家上上下下被母亲打理得井井有条。当然,仍少不了她的“猪宝贝”,只是已不止两头,而是增至五头、六头,母亲自然也比以前更忙了。也正是因为母亲“少麻烦别人”的未雨绸缪,大学四年,尽管学费开支不少,却再也没有看到母亲为此犯难。每次返校时,母亲总是乐呵呵地拿出一沓崭新的钞票,让我踏踏实实返程开始新一年的学习生活。
大学毕业后,我参军入伍,奔赴西南,离家甚远。到部队后,我的工作繁忙,回家的次数比以往更少了。每次打电话回家,母亲总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告知:“在老家一切都好”。我多次请父母来南方小住,但他们总是以路远为由,一次也没来。我知道,从那时起,母亲尽管不再反复叮嘱我“在外少麻烦别人”,但她已经把“少麻烦别人”转用到了自己儿子身上。记得有一段时期,我总是收不到父母的电话,问了姐姐才知道,母亲为了不让我工作上分心,特意向家人约法三章, 一再要求家人“没要紧事,不准打电话!”。
再后来,我在南方结了婚、生了小孩。与妻子商量,特意以“帮带孩子、照看月子”为名,请父母来家中小住一段时期,母亲犹豫再三才答应了。但小孩刚满一岁,看到我和妻子能应付了,她便借口“想家”执意回了老家。其实,我知道,母亲是多么不舍离开自己活泼可爱的小孙子,但看到我们日显拥挤的住房、日渐加大的开支,她还是坚持回去了。
日子,在我们的相互牵挂中飞逝。直到10年前,姐姐一家也搬离老家去做生意,父母才勉强答应我搬到南方一起生活。
未曾想到,父母刚刚搬来不到3个月,我又因工作需要调到广西工作,再次离别父母,开始全家人“三地分居”的生活。赴新单位报到前,我向父母告别,虽然他们一再强调“不用担心,自己能行”,但从他们的沉默寡言中,仍然看出老人满眼的不舍、伤感和些许失落。五年来,根据组织安排,我又先后两次调换新的工作岗位,每次请父母来单位小住,但住不到两月,他们就以“住不惯大城市”为由闹着要回去。我心里明白,他们哪是住不习惯,只是因为我新任职单位刚成立不久,各种生活条件还不够成熟,他们怕时间一长给我和单位添麻烦。只是,每次离开,母亲貌似轻松的笑脸上总是挂着泪花,有时就连一贯坚强乐观的父亲,也躲在身后偷偷直抹眼泪……
从上学到工作,30多年一晃过去了,不经意间猛然发现,我们不再年轻,父母更显苍老。父母年轻时,为了鼓励儿女自立自强,他们时常教育我们“凡事少麻烦别人”;如今父母老了,他们变得更加谨小慎微,时常苛求自己要自立自强“凡事少麻烦儿女”。作为儿女,何尝不希望每日绕膝于前陪伴他们慢慢变老!然,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总需有人负重前行,我们只能遥祝天下父母,儿女不在身边时,吉祥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