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文胜
一杯咖啡,变味了。
一个在中国大地上迅速走红的咖啡神话,中国新经济的明星公司,全球最快IPO纪录,这些都曾属于瑞幸。然而,一个闪电崛起的新星,闪电暴跌。这个春天,瑞幸打翻了自己亲手炮制的咖啡。
一戳就破的瑞幸,谁之错?瑞幸内部的造假始作俑者、众多与其关联而“没有履行应尽责任”的投资机构、投行……随着调查的推进,这个名单会日益浮出水面。围绕瑞幸的讨论还在持续。
当然,这杯苦咖啡,不是瑞幸的独饮。作为昔日的新经济明星,无疑为快速道上高歌的新经济,上了一课。《财富》中文网财经版主编徐瑾撰文指出,瑞幸事件爆出后,为新经济再次敲响了警钟。他认为,“新经济的大旗还能抗多久”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引发深入反思,却非常关键。文中指出,从共享单车开始,这面旗帜就面临各种争议,赞誉的,说是中国公司弯道超车的机会;批判的,说是借助资本与互联网,制造概念,打压实体。“过去一直有种说法,国外公司擅长技术创新,中国公司擅长模式创新——后者显然依靠于中国的海量用户以及近些年躁动的资本,不乏成功案例。”问题在于,不依靠核心技术,依靠烧钱,能不能烧出新模式?
瑞幸事件,显然给徐瑾的疑问,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反面答案。这个答案中的诸多细节和具体的过程,还有待抽丝剥茧、一一揭秘,但新经济如何向着“好经济”的方向面壁新生,这是一个值得体量正在日益壮大的新经济思考的问题。
瑞幸股价暴跌当天,不少中概股已经出现下跌。对于躺枪的中概股而言,喊冤或痛骂本身都解决不了问题,资本市场从来不相信眼泪。泡沫迟早是要被挤干的,不是不挤,是时候未到。立身之本在于强身健体、练好内功。这些老生常谈的创造商业家园繁荣的硬核商道,在猝然摔倒的瑞幸身上,我们再一次品悟。如何讲好中国新经济的故事,瑞幸给我们上了一课。希望这一课,不会白上。
苦咖啡具有提神功效,喝下这杯,希望它有助于醒脑。
从成立到上市,不过一年半时间。一年半的时间里,瑞幸跑得很快;从国际做空机构爆出瑞幸问题,到瑞幸自爆造假坐实,不过2个月时间;停牌的瑞幸距离最后的结局,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可预期基本不远了。尘埃落定只是时间问题。但不希望遗忘也是加速度的。
在反思、批评和检讨声中,我们才能看见进步的勇气,这也许是瑞幸事件至暗时刻里的一丝希望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