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5周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与联合国妇女署发布的《2019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2019年性别概览》,全面展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性别平等相关指标的落实情况。本文在总结“2030议程”最新落实情况的基础上,选取促进妇女参政、妇女经济赋权和消除基于性别的暴力三方面具体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更深入地探讨这些领域已取得的成绩及问题。
■ 王海媚
2015年9月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2030议程”)对性别议题给予极大关注。除目标5“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作为单独目标列出之外,性别议题贯穿整个2030议程。《2019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2019年性别概览》两份文件全面立体地呈现了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项下,有关性别平等和妇女地位的及时可靠的信息,有助于确定性别平等相关指标的监测基线,掌握这些指标落实情况的趋势数据,对于评估各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进度至关重要。
”2030议程”性别平等目标整体进展
两份文件显示,与过去相比,被迫早婚的女孩数量减少,更多妇女在国会或领导职务上任职,推进性别平等立法取得重要进展。比如南亚女童童婚的风险自2000年以来下降了超过40%;截至2019年1月1日,各国议会中女性代表的比例平均为24.3%,比2010年增长了5个百分点等。尽管如此,歧视性法律和社会规范,以及对妇女和女孩的暴力仍然广泛存在,妇女和女孩从事无偿家务劳动的时间远远超过男性。
此外,妇女还面临陷入贫困、粮食不安全、人口贩运等严重问题,并且比男性更容易受到伤害。比如2018年,全世界面临粮食不安全风险的女性比例比男性高10%;2017年,在保留割礼陋习的30个国家中仍然有1/3的15岁~19岁的女童接受了割礼;在缺水地区,80%的家庭由妇女和女童负责取水;3/4的人口贩运受害者是妇女和女童等。
妇女参政相关指标新进展
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妇女参政或者担任领导职务的比例有所增加,是《2019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列出的目标5项下取得较好进展的三个方面之一。但报告同时提出,尽管如此,妇女在各级政治领导层的人数依然不足,在世界范围内,仅有1/4的议会席位由女性掌握;在经济领域,女性从事管理职位的比例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上升趋势,2000年以来,除了最不发达国家以外,该比例在各区域和国家分组中都有上升,但与男性相比仍然较低,相差悬殊。2018年,妇女占世界劳动力的39%,其中仅有27%的管理职位由妇女担任。
同时应该看到,世界妇女议会代表24.3%的平均比例距离1995年北京《行动纲领》提出的30%的最低代表比例仍有一定距离。性别平等理念宣传仍有待加强,需进一步将其融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促进妇女自我赋权,增强妇女政治参与意愿,提升妇女领导力,完善女性领导者选拔机制,充分保障妇女政治权利。
促进妇女经济赋权相关指标新进展
妇女的经济赋权领域最直观的妇女就业问题与2030议程目标8密切相关,联合国两份文件的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存在关于妇女就业的法律缺失,女性与男性的就业情况差别大,性别工资差距明显,女性更容易面临非正规就业的问题。比如,29%的国家在就业和经济福利领域存在法律空白;在全球范围内,25~54岁的女性就业率为55%,同年龄段男性为94%;在大约70%的国家,女性在非农业部门的非正规就业比例高于男性;男性每小时工资的中位数比女性高12%;妇女每天从事无偿家务照料的时间约是男性的3倍。
值得注意的是,仍有大量非正规就业妇女未能计入统计数据,比如家政行业的女性从业者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新职业中的女性从业者。充分考察各类女性群体的经济赋权情况和实际需求,还需借助社会性别和交叉性视角。
消除基于性别的暴力相关指标新进展
数据显示,很多国家缺少反对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的相关立法,对妇女和女孩的暴力侵害仍然广泛存在。目前,将近2/3的国家缺少涉及对女性的直接和间接歧视的相关法律,68%的国家缺少基于同意原则的反强奸法;在曾有过伴侣的妇女和女童(15~49岁)中,在调查前12个月内经受过现任或前任亲密伴侣的身体暴力和/或性暴力的比例为18%;仅就亲密伴侣杀人犯罪而言,女性受害者的比例高达82%。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基于性别的数据统计精度仍有提升空间。为使更多隐形暴力行为被看到、被关注,并推动其得到最终解决,还应增加对性与性别少数群体、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残障女性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同时加大对性骚扰的防治力度。
“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原则落实情况再考察
2015年,在193个成员国集体通过“2030议程”之时,在序言中强调了“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原则,并承诺使其贯穿在整个“2030议程”及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2018年,联合国发展政策委员会强调,虽然这一原则没有引发争议,但是其在实践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没有被正视。“2030议程”进展到第五年,成员国之间和之内的不平等仍然普遍存在,并且导致边缘群体持续“掉队”,原因包括全球化、科技不均衡发展、性别歧视及环境危机。其中,过于泛化的“性别”论述更是让遭遇多重压迫(不只是基于性别)的边缘妇女群体无法受益于“2030议程”。
要确保“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成员国需要在实施“2030议程”时增强对不同弱势群体面临的挑战的认知,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收集有效的分类数据。就性别平等相关指标来说,只用“性别”作为分类标准是不够的,无法全面反映女性群体、特别是边缘女性群体面临的发展困境。根据联合国妇女署的分析,全球范围内,有3.5亿人的社会人口特征没有在现有数据中体现,包括但不限于残障、种族、民族、宗教信仰、迁移情况及性别认同与性取向,这些数据的缺失会导致很多边缘弱势群体无法真正享有发展权。因此,在“2030议程”的执行过程中纳入更精确的分类数据,加强政府和民间组织的有益互动,并且提供相应的预算和财政支持,变得十分必要。性别平等议题贯穿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特别考虑其他交叉性身份和社会人口特征因素,以便充分保障残障女性、农村女性、流动女性及性与性别少数女性等弱势女性群体的切身利益。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