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出征前,王梦晗全家合影。
周馨瑜与儿子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张园园
“不为光环,不为名利,只因患者需要,医者担当”“我被这个世界爱着,又怎么能不去爱这个世界”“父母身系人民健康,舍身赴一线,未可旦夕相顾,望日后能成汝之榜样,教以父母之志为志,以父母之职为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出征和离别牵扯出更多绵长的思念,家书也成为很多逆行英雄及其家人记录日常、倾诉心声的方式。这些朴实温暖又激荡人心的文字,为这场严峻斗争增添了温情,也给人们带来了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力量。
家书温暖回归
“虽然在你们心中我还是个小孩子,可我已26岁了,早已到了担负起成年人社会责任的时候了。疫情当前,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使命,所以我义无反顾地报名来了武汉。”
当初,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护士王天骄背着家人主动请战驰援武汉,大年初三,值完24小时班的她刚吃完午饭,就接到了当天出征的通知,来不及与家人好好告别,就匆匆踏上行程。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隔离病房,这名“90后”每天与“疫魔”进行生死较量,也在实战的历练中迅速成长。给家人的信中,她自认为“没有给家里人丢脸”:“我很坚强,哪怕隔离服下的鞋子在淌水,我依然能认真顺利地完成操作;我很勤奋,每天发饭、打水、量体温、测血氧,只要有需要我都能hold住;我很专业,我正在用我所学的技能和知识为病人减轻痛苦;我也很勇敢,我做好防护隔离,全身心投入战‘疫’。相信我!战场上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我’在一起努力,胜利真的不会远了。”
这封家书,如今已被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收藏。
全民战“疫”期间,家书温暖回归,数量之多,让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直呼“没有想到”。
自1月31日开始向社会广泛征集抗疫家书以来,家书博物馆已征集到各类书信300余封、日记200余篇。“除了医护人员、警察、社区干部、志愿者、记者等逆行者和他们的亲人,还有身处后方的师生、家长……在这一特殊时期,大家都以家书的形式写下了温暖的文字。”张丁说。
见字如面。对家人的歉疚挂念、亲友之间的关心鼓励、迎难而上的责任担当、同心战“疫”的必胜信念……这些真实的情感都在一封封抗疫家书里集中呈现,“之所以让人动容,就是文字中蕴含着直指人心的力量。”张丁说。
一名女大学生的家书,让张丁印象深刻。
她的父亲,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刚,作为云南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出征湖北,她的母亲,云南省中医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孟娴,大年三十返岗后一直坚守岗位。元宵节那天,独自“宅家”的女儿王梦晗手写了一封信,向父母及广大医护人员致敬,理解他们的毅然逆行皆因“有国才有家”:“我们生活的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优渥的条件,现在国家需要我们,有国才有家……我们这个小家在为战胜疫情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千千万万个小家都在为此努力和付出,我相信,中国这个大家一定离春暖花开的日子不远了。”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每个逆行的身影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值得被记录,家书就是这些故事的载体。”张丁说。
“暖心”背后的家国情怀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一封封平凡英雄的家书和它们背后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广受关注,频频获得点赞。
“根本原因是这些家书思想深刻、情感真挚,展现了一种振奋人心的磅礴力量。而这,正是这场战‘疫’所需要的。”张丁说。
长期致力于收藏家书、日记等个人文献的张丁,将诞生于非常时期的抗疫家书视作“十分珍贵的资料”,给予了很高评价。“在内容方面,它们记录了战疫一线的救治经历、疫情期间人们的日常生活,构成了一段段抗疫生活史;在思想层面,它们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深厚情感,温暖了一个个家庭,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战士’带来了信心和力量,同时,它们还体现了爱国、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在大灾面前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民族精神。这些家书体现的‘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抗疫家书中,有不少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通信,这在张丁看来,它们也是理想的家庭教育素材,书写了亲子关系的新篇章。
“妈妈是千千万万个‘逆行者’之一。蒙曼老师说,‘逆行者’:是‘逆’私情,‘行’公益。对妈妈而言,我‘行’的更是一份责任。孩子,男儿当自强,你的双肩有使命有担当。漫长人生路,中考,只是沧海一粟,你会在危机之时,明白何为抉择,何为果敢……”
“妈妈,我责怪您,因为我长大了,我可以想象在您奔赴武汉一线的时候,我没能去送您;当您鼓足勇气面对病患时我们没能给您加油打气。这些,您让我有多么的自责和懊悔……我等您,等妈妈平安回家。春醒如约时,我和爸爸会给您一个暖暖的拥抱!小妹会竖起骄傲的大拇指为你点赞。那时,我们再将咱们的秘密告诉爷爷和奶奶,他们吃惊的表情,赞许的目光,会成为咱们‘守口如瓶’的骄傲!”
大年初四,甘肃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甘肃省肿瘤医院麻醉科护士长周馨瑜从兰州出征武汉,次日就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投入战斗。一行千里,归期未知,周馨瑜放心不下家中备战中考的儿子,因为她的这次出征,儿子并不知情。到武汉一个月后,她才写信告知儿子自己的去向。儿子在回信中,表达了对妈妈的思念,讲述了对妈妈的出征从担忧、懊悔到理解的心路历程。
这两封爱意浓浓,蕴含着生命教育、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的母子家书,也纳入了张丁的收藏。
“抗疫斗争是一本理想的教科书。”张丁表示,父母在前线坚守岗位,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则从父母的实际行动和抗疫现实中认识到什么是责任和使命,什么是家国情怀,从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同时,父母与孩子分离后,也有了冷静思考如何更好教育子女的机会。
留住战“疫”记忆
以前,面对家书是否会消亡的问题,张丁的答案并不乐观,然而,这次家书的温暖回归,尤其是很多“90后”“00后”“10后”也开始写家书,这让他看到了保护和传承家书文化的希望。他也因此有了更强烈的紧迫感。
疫情发生以来,张丁每天马不停蹄,为收集抗疫家书奔忙,接听热线电话、回复各方咨询、联系捐赠者、接收快递、从各种渠道搜索保存家书藏品……
因疫情防控需要,征集家书的相关事宜,基本都是通过微信、邮件、电话等线上渠道进行。从事家书工作的他,与捐赠者沟通时,无论是发邮件、短信还是微信,不论长短,都尽可能以完整的书信形式表达,让对方收到后感觉正式又温暖。“虽然因此耗费了很多时间,但收效良好”。
应出版社之邀,为尽快完成《抗疫家书》一书,向抗疫一线的“战士”和为抗疫做出贡献人们致敬,自2月中旬开始,张丁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仅用一周就完成了50余封家书的选编、评析和成稿工作。“那几天时间紧张到什么程度?我整理完一部分稿子,先发过去,他们排版,我接着整理下一部分,整理完,再发过去,排版,我再整理,就这样接力完成。出版社也打破常规,各部门连夜审稿、排版、校对、修改、报审,又经过一周,完成了出版流程。”如今《抗疫家书》已出版,免费电子书也率先在全网上线。
张丁的“战斗”还在继续。目前要确定藏品、收集藏品、初步登记,待疫情结束后,还要一一履行收藏手续,比如正式登记编目、制作寄发收藏证书等。他也有更长远的计划——以征集的家书、日记为基础,策划、推出专题展览,编辑出版系列书籍,形成专题数据库,供学界开展相关研究。
用最快的时间,尽可能留存这些凝结着战“疫”记忆的文字,这是张丁的目标。
(供图: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