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0/1/2020012170531c0608a344e5ab755e76ee9363ba.jpg
肖细雨展示自己获得的荣誉证书。 王蓓/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王蓓 一“这几年村里的路修好了,环境整治美了,乡村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01/21/066682.html

等待处理…

安徽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外来媳妇写出致富经

“不能光脱贫,还得想着致富奔小康嘞”

2020/1/21

肖细雨展示自己获得的荣誉证书。 王蓓/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王蓓

“这几年村里的路修好了,环境整治美了,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俺们从山上搬下来,住上了扶贫搬迁安置房,还有了不少富余房间……政府把基础都给打好了,男人们在外打工,俺们在家也不能闲着,办个农家乐挣点儿旅游钱。”冬日午后,坐在堂屋的火盆前,43岁的肖细雨脸颊被烧得正旺的炭火烤得通红:“不能光脱贫,还得想着致富奔小康嘞!”

肖细雨家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老区、库区、高寒山区的“三重身份”,曾让崇山峻岭里的大湾人长期困囿于一个“穷”字,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42户707人,贫困发生率一度超过20%。

“我的娘家在湖北,在外打工时认识了小孩爸,没嫁进来之前,哪能想到大湾这么穷,他家居然还是湾里最穷的一家,全家6口住着山坡上路基下的两间破土房,夏天一下暴雨就淹半截。”为了摆脱贫困,一脚踏进了“穷窝”的肖细雨和爱人杨习伦想尽了一切办法。无奈,上有身患慢性病的二老,下有嗷嗷待哺的两小,仅靠杨习伦在外打工,连糊口都成问题,更别提攒钱盖新房、脱贫致富奔小康了。

2015年7月,县里派下来的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大湾。半年多里,队长余静和村“两委”一起走村串户,找“穷根”、寻对策,结合中央、省、市的扶贫政策,制定了“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的扶贫思路。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将视察安徽脱贫攻坚的首站选在了大湾村,与干部群众拉家常、话脱贫,还在贫困户家的小院儿里开了一场座谈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总书记的深情叮嘱,更坚定了大湾人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实施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安徽省“351”“180”健康脱贫政策,发展茶叶种植,启动移民搬迁,开发公益岗位……脱贫“组合拳”与轰轰烈烈的修桥、铺路、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一点点“击碎”贫困,“点燃”创富热情。

三年多来,大湾村规划建设了4个扶贫搬迁安置点,村民100%用上了自来水、住进了放心房,组组通电、户户通路。大湾也走出了一条“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绿色脱贫路,一跃成为全县脱贫攻坚的示范样本。

2017年暴雨来临前,肖细雨一家搬进了120平方米的搬迁安置房。“一项宅改,万户脱贫”,当年,肖细雨就和村里百余户村民一起脱贫“摘帽”。

“这里紧靠村庄主干道,以后想干点生意也便利,特地帮她把家选在这儿。”脱贫后,余静和村干部往肖细雨家跑得更勤,告知用工信息、发展产业好政策,聊聊创业致富的新想法……“有了她们的鼓励,俺们两口子干劲儿更足了!”肖细雨说。

两年多来,肖细雨到山上的茶厂炒茶,每个月工资2600元,还有年底分红;爱人杨习伦当上了公益护林员,因为老实勤快,村里新上马的建设项目总爱找他干活儿,每天踏实挣下200元;再加上光伏项目每年分红3000元……2018年,肖细雨不光攒下了钱,还“咬咬牙”贷款往上加盖了两层楼,腾出7间客房,挂上了农家乐的招牌,大厅代卖山货土特产。

2019年,“细雨农家”赶在国庆节前开业,日日游客爆满,“忙到腿肚子打软”的两口子天天乐得合不拢嘴。

今年过年,肖细雨准备邀请快20年没走动的娘家人来村里转转,“5年前,娘家兄弟人到了县城,也没敢让他下村,当时怕丢人,现在可不同喽。”

不只有肖细雨,在大湾,提起贵州媳妇王新云,村里人就能准确报出她家的位置——村头桥边,看到“新云农家小院”的大广告牌,往里拐就是。

王新云出名,是因为她胆子太大,还没脱贫,就敢盖新房做民宿。

2015年,和丈夫在外打工近20年的王新云回到大湾。戴着“贫困户”的帽子,和公婆、孩子住着两间破茅草房,要强了几十年的王新云可不甘心。

2016年总书记视察大湾后,王新云毅然决定“借钱也要盖房子”。为啥?“好山好水,再加上总书记的关心,我就认准了这条路。”

村里人佩服王新云的勇气,对这样“冒险”的举动却也不以为然。“村干部心里更是矛盾,既担心她万一生意干砸了,脱不了贫反而负债累累,又珍惜她立志脱贫的决心”,着急上火的余静三天两头往王新云家跑,看工程进度,帮解决难题。

一年后,三层小楼盖起来,农家乐的招牌挂上门楣,2017年10月,“新云农家小院”开业,王新云成了全村第一个开上农家乐、吃上旅游饭的贫困户,也荣登当年大湾村的“脱贫之星”。

随后,她又获得了安徽省妇联“徽姑娘农家乐”创业项目的3万元扶持资金,做起了全村第一个电子广告屏。两年来,随着大湾村脱贫振兴之路越走越顺,山外游客纷至沓来,“五一”“十一”、寒暑假,王新云家的10间客房非常抢手,“不提前半个月预定,都住不上嘞”。

“加上电商销售农产品,去年毛收入小二十万元吧”,王新云掰着指头算完,已经想好了今年的发展计划:准备在门口做个长廊,既有乡村特色,人多时家里坐不下,还能在长廊里摆上几桌。

采访中,肖细雨和王新云不约而同说到了老村长媳妇——村里首个农家乐的开办者宋承兰。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到访时,54岁的宋承兰正在院子里晾晒牛羊肉,“都是回头客,喜欢吃俺腌的肉,每年过年前都要预定出去几百斤,现在走快递,方便。”

自从30年前从古碑镇嫁到大湾村,宋承兰一直没停下过谋求脱贫致富的脚步。十几年前,她和丈夫汪玉常借了3000元开始养羊,没几年就扩大到几百只,又成立起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周围贫困户一起养,年收入达十几万元。

2015年刚转型做农家乐时,宋承兰成了村民口中的“张狂人”,“好好的羊不养,跑去干农家乐,这穷山沟哪有人来”。可宋承兰明白,丈夫是村支书,自己不先带头干出个样,就没人相信大湾“能有更好的未来”。

几年来,“老村长农家小院”生意越来越好,村里的媳妇们几乎都在宋承兰家做过工。热心、大方、爱传授经验的宋承兰也成了大湾村媳妇们走上脱贫致富路的“启发者”和“引路人”。

“另外还有‘喜来山庄’的老板闵玲,大湾民宿群的管理员、贵州媳妇刘辉洪,考了驾照准备跑运输的周玉琴……”已经驻村扶贫4年多的大湾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余静,一说起村里的媳妇们,就忍不住夸赞:“俺村的媳妇个顶个的勤快、能干、朴实,有胆识、有闯劲还有头脑。如今,大湾村农家乐、民宿已经从刚开始的两三家增加到现在近三十家,其中半数以上都由媳妇们领办。”

2018年大湾村出列,“除了党的脱贫好政策,俺村里的媳妇们功不可没!”余静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这两年,大湾村绿色产业和红色旅游搞得风生水起,村“两委”看到了旅游相关产业对乡村脱贫、振兴的巨大带动作用,积极为村里经营农家乐和民宿的媳妇们争取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江苏、江西、合肥,不看高大上的酒店,就去人家做得好的村里,提高接待水平和服务能力。”

记者采访时,离农历新年不到半个月,媳妇们无暇采买年货,还在为接待即将到村里过新年的游客们做准备。

余静说,截至2020年1月,大湾村贫困人口仅剩4户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3%,低于全县水平,“干群合力,俺们啃下了脱贫‘硬骨头’,还要继续带领村民走小康路。想请总书记再来俺们村看看,看看大湾村的新面貌,大湾人的精神头儿!”

上篇:中国妇女报官方微博粉丝数破千万
下篇:平安春运 有我坚守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