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社交媒体具有多元化主体、多元化平台的特征,既表现出社交媒体对先进性别文化的推动作用,也存在善意型性别歧视大行其道、性别区隔明显、以女性主义包装消费主义、传播功利主义性别观等现象。本文作者建议,制媒者及社交媒体用户提升性别敏感,相关部门加强对自媒体平台社会性别意识传播的监管,主流媒体强化舆论引导,教育部门加强性别平等观教育。
■ 宋素红
随着女网民人数增加,以女性为用户的社交媒体呈迅猛发展之势。社交媒体具有多元化主体、多元化平台的特征,既传播了女性独立自主的价值观,其在商业化潮流的裹挟中也存在传统性别观返流现象。
社交媒体传统性别观念返流现象值得深思
在商业化潮流的裹挟下,社交媒体存在值得深思和批判的传统性别观念返流现象。
第一,善意型性别歧视大行其道。善意型性别歧视是一种对女性积极施惠的态度。社交媒体多采用流量换广告的赢利模式,以讨好女性为出发点,以关爱女性的内容生产模式吸引流量。一些爆款文章主张男性要无条件为女性花钱以示关爱,男性要会哄女性开心,要承担全部家务,要保护妻子等。相较于敌视型性别歧视对非传统型女性的厌恶和打击,善意型性别歧视则以家长制意识形态进行哄骗。这很容易引发女性用户的好感,为社交媒体带来阅读量和转发量。但是,其在本质上并没有摆脱对女性的刻板认识,并通过强调男性的主体地位和传统男性气质,维护了亲密关系中的性别不平等。
第二,性别区隔明显。性别区隔是不平等的性别权力关系展演的结果,它不仅表现为职场性别隔离,也表现为家务劳动主要由女性承担。社交媒体对职场性别区隔缺乏呈现和批判。育儿类微信公众号所提供的指导建议全针对妈妈,这看起来是为女性发声,但显然将爸爸排除在育儿活动之外。社交媒体赞扬女“超人”兼顾有方,这看似以女性为中心,但在无形中强化了育儿属于女性天职的刻板认识,加强了女性“丧偶式育儿”焦虑;其在认可传统性别分工基础上对女性提出的新要求,增加了女性负担。
第三,以女性主义包装消费主义。在消费主义视野中,消费不是作为手段服务于人的发展,而是作为目的不断生产消费者。社交媒体商业化征用女性主义为消费主义代言,为现代女性价值的获得设计了一个便捷通道,即通过消费达到优雅从容。它劝说女性通过消费可以变得光鲜亮丽,达到精致生活,这不仅是吸引异性注意的手段、解决家务烦恼和消减职场压力的利器,还证明了自己的力量,是通向性别平等的不二法门。它有效地避开了性别平等的本质,诱导女性坠入消费误区,是消费主义对女性主义的消解。
第四,传播功利主义的性别观。部分社交媒体教导女性要主动示弱才能拥有“长期饭票”,男性要无条件听女人的话才能有好报,男性陪女性购物要抢着买单以打消女性的经济独立观念。这种话语策略在表面上维护女性利益,帮助女性获得好处,也因此获得不少阅读量,其实是以女性示弱来实现对男性的依赖,以男性屈尊来施展对女性的控制,本质上是让男性获得更加有利的性别支配地位,也因此强化了男性对女性的控制。
社交媒体中社会性别意识的再反思
从媒介技术发展的角度看,社交媒体鼓励用户参与的设计理念为女性提供了传播和互动的机会,让丰富多样的女性话题进入公共视野,增加了女性的媒介呈现,但是这并不必然带来社会性别意识的传播。
首先,社交媒体以流量导向的商业化运作,使女性以消费者身份现身网络。社交媒体依据多数法则生产迎合用户偏好的爆款文章,强调女性的消费能力而忽视女性内在的平等诉求,在传统性别观念的生产和信息传播中获利。因此,女性参与社交传播很难摆脱传播技术与父权制、消费主义共谋所带来的桎梏。
其次,社交媒体制媒者时常缺乏社会性别意识。社交媒体为获得用户注意,抛弃了敌视型性别歧视,转而摆出不同姿态来关爱和保护女性,以顺应不平等的性别秩序。社交媒体针对女性焦虑和面临的问题代为“吐槽”,拉近了与女性用户的心理距离,但依然把女性安顿在被动的位置上。同时,其也不能探寻女性焦虑产生的社会原因,鲜能提出触及根本的、具有公共价值的社会性解决方案。
最后,社交媒体用户的社会性别意识有待提高。社交媒体建议男性通过夸赞和送礼以示爱,这些建议被用户在评论区不断顶起,鲜有对评论内容的对抗式解码。这有助于制媒者精心挑选用户留言来呼应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强化话语控制权。社交媒体在以消费换满足的父权制与消费主义结合的模式中,营造“女性为王”的美好幻想。
构建性别平等、开放包容的社交媒体空间
我们无法回避社交媒体传播技术发展带来的双刃剑式的影响,但可以通过人对技术的驾驭,让它服务于构建性别平等、开放包容的社会空间的目标。
第一,制媒者需要具备基本的社会性别意识,承担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制媒者应摆脱对女性需求的片面认识和商业化解读,从流量思维转化为价值思维,立足于倡导性别平等和维护女性权益的基础上,打造多元化女性形象和女性发展的多维空间,探索“鱼与熊掌”兼得的可持续赢利模式。
第二,社交媒体用户需从传播和接受两方面提升社会性别敏感。一方面,能够以社会性别意识为标尺,培养对社交媒体传播的批判性思维,自觉抵制扭曲性别平等的观点。同时,保持高度的性别敏感,及时发现鲜活案例并积极发声,引发公众关注和讨论,让社会性别意识成为社交媒体传播的核心节点。
第三,加强对自媒体平台社会性别意识传播的监管。互联网监管部门应该在内容监管的基本原则之下,尽快完善相关限制性内容的具体标准,对传播性别歧视、明显违背性别平等的内容予以明确规制。
第四,主流媒体应强化舆论引导。主流媒体应利用网络大数据进行舆情监测,及时发现“众声喧哗”的复杂舆论环境中有关性别平等的不良导向,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
第五,教育部门需加强性别平等观教育。在全民皆记者的自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的社会性别意识生产与传播与每个公民的日常传播行为息息相关。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有必要进一步推动和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中关于在课程标准和教学活动中贯彻性别平等原则和理念的规定,尤其是在基础教育层面加大性别平等教育。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新媒体与女性研究中心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