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李雪婷
近几年,人工智能行业人才供应迅猛增长,同时性别不平等问题也日益加重。在近期举行的2019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上,BOSS直聘首席科学家薛延波博士直指在人工智能行业,女性工作相对更不稳定、薪资相对更低、晋升比例也相对更小。同时,在整个中国人才市场,衡量性别不平等问题的“邓肯指数”也在逐年扩大。薛延波认为,为了促进就业市场更加公平有效,人力资源设计者应该将性别平等纳入招聘晋升等职场过程中。
“邓肯指数”逐年增加
2015年~2019年,AI行业衡量性别差异的指数从0.35上涨到0.41,逐年增加。这一趋势在中国和美国同样存在
BOSS直聘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人工智能(AI)行业整体人才供应量增加了20多倍。薪资也随之稳步上升,2015年平均薪资达2.2万元,2019年上涨到3.1万元。
但这是该行业乐观的一面,“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市场就稍微有点悲观了。”薛延波随即提到用性别差异研究里的“邓肯指数”(邓肯隔离指数为衡量性别差异的指数,1955年由芝加哥大学教授邓肯提出)来衡量市场里性别差异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2015年~2019年的人工智能领域的邓肯指数从0.35上涨到0.41,逐年增加。这一趋势在中国和美国同样存在。
人工智能属于ICT(信息和通信技术)行业,细分看ICT行业,从半导体、硬件开发、运维、大数据等类别上,性别比例呈现明显的差异。同样,在2018年更换工作的性别比例统计里,男性占29.4%,女性占40%。“这代表如果你进入这个行业,女性会更频繁地更换工作,工作相对来说不是太稳定。”薛延波表示。
那么,当前女性接受教育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高等教育给男性和女性带来的好处是否一样呢?薛延波也给出了一组数据,当员工同为本科学历时,男女收入差别不到1000元;而到了博士学历时,男女收入差别则达到4000元。从中可以看出,教育水平虽然有助于提升薪资待遇,但是男性从中受益更多一点。“这个是不容忽视的现象,如果是女性,你受的教育越多,你和男性的差异会越大。”
再看ICT行业的核心岗位中,男女薪资差异最高接近19%,尤其在大数据、硬件开发这样的岗位更为明显。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半导体行业差别是-2.1%,代表什么呢?如果一个女性能够进入半导体行业,薪资普遍比男性高2.1%,薛延波称其为具有高能的女性。“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虽然女性进入这些行业很难,但一旦进入这些行业,她们的潜力将会爆发出来。”
另有一组数据也能说明男女薪资差别带来的影响,聚焦AI行业2017年~2019年薪酬分布时会发现,在低分位和高分位这两个阶段,男女差异还不是那么大,而中间的分位值差异明显拉大。可见在AI行业里,所谓中间阶层的性别差异正在逐步扩大,而中间阶层正是AI行业的支柱型群体。
“宝拉原理”:女性更易被粘在现有岗位
“彼德原理”显示,男性会逐步晋升到他不再适合的位置后才不再上升。一正一负两种现象,导致晋升机制的不平等,拉大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自从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这一直是学术界非常关注的课题。
薛延波承认,男女之间首先存在生理差异,生理差异会导致个体差异,进而导致一些社会差异,使得社会宁愿给女性分配一些适合女性的工作,而最终呈现的是一种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本身不是一个固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本身又会凝结成社会的范式和社会的观念,或者说社会的刻板印象。”
他提到学术界的两个现象,一个是“彼德原理”,指的是通常一个男性会逐步晋升到他自己不再适合的位置上,然后他就停在这个位置上不再往前前进了。与之对应的是“宝拉原理”,指一个女性通常都会被黏在一层上面,没办法获得晋升,通常被黏在这一层的女性都具备比这一层平均水平更高的能力。而这两种现象,一正一负,会导致晋升机制上的不平等,如果不注意,就会拉大企业里面的性别差异。
通过对2018年BOSS直聘平台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高等岗位上,女性的申请人数仅占10%。在BOSS直聘《2019职场性别差异调查》报告中,参与调查的职场人在回答职场上影响晋升的原因时,男性普遍认为女性因为花在家庭上的时间比较多,占比达77.4%;女性自认这一原因的比例高达71%。此外还有个人选择的原因,男性更愿意冒风险,即使是这样的细小差别,也会导致长期进化中女性处于职场劣势阶段。
“数据表明,职场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公平、越来越低效,我们应该做一些工作。”薛延波倡导AI从业者,“生活在一个技术创造的社会中,缩小偏差恰恰应该是你的责任。”他认为,要更加深刻理解这些影响职场晋升的原理、因素,才能用更有效的方式缩小它们带来的不良结果,“如果要使就业市场更公平有效,性别平等就应该作为有效的机制,设计进我们的职场里面。”
延伸阅读
《2019中国职场性别差异报告》:职位行业选择影响男女薪资
BOSS直聘于今年“三八妇女节”期间发布了《2019中国职场性别差异报告》。报告中提到,2018年中国女性平均薪资为6497元,仅为男性的78.3%,尤其是高收入的岗位男女薪资差异更大。其中,职位、行业、工作年限是影响性别薪资差异的三大重要因素,但教育可以改善性别差异。
报告显示,技术、销售等工作强度大回报高的岗位大多由男性胜任,女性则多为选择行政、运营、市场等工作强度一般、薪资中等的岗位。2018年前15个高薪岗位多为与AI大数据相关的技术岗,女性占比普遍在30%以下。同时,职场新人的性别薪资差异并不大,3年以下工作经验的男女薪资差异约为10%,但到5年以上时,女性的职场晋升难度会突然增加。BOSS直聘认为英国学者汤姆·疏勒的“宝拉原理”可以解释这种现象,该原理表示大多数女性会被放置在无法充分发挥其能力的职位上,影响了其职业发展。不过,教育水平可以为女性职场竞争力带来质的变化。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女性,平均薪资较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女性高出68%,这一差异比男性群体高出7个百分点。
(蒋梦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