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12/201912178494e5bbf96f479eac77fc9649142e5c.jpg
▲家书博物馆一角。 张园园/摄 ▲ 韩雅兰的家书。 ▲ 志愿军女战士朱锦翔写给初恋男友的信。 家书博物馆供图 家书,看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12/17/065820.html

等待处理…

5万封家书唤醒400年家国记忆

——本报记者探访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2019/12/17

▲家书博物馆一角。 张园园/摄

▲ 韩雅兰的家书。

▲ 志愿军女战士朱锦翔写给初恋男友的信。

家书博物馆供图

 

家书,看似寻常,却在凡人小事、家常话语中承载着绵绵思念与脉脉温情。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内,一场“初心·家书”主题教育展已持续月余,一封封红色家书承载着一个个有关初心与使命的故事,集中展现了领袖人物、中共早期革命家、革命烈士、新中国奋斗者等在民族解放、国家建设中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爱国为民的情怀。

博物馆三层,正是我国首家家书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的所在。这里珍藏的5万余封家书,记录了许多普通人的生活点滴。近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走进这里,探寻那些尘封的情感和民族记忆。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张园园

泛黄的信笺,用毛笔、钢笔、圆珠笔、铅笔等写就的手稿,有的字体灵动飘逸,有的娟秀端正,有的刚劲有力,有的笨拙潦草……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就走进了一段段书信的流金岁月。

“绚烂多姿的古代家书文化”“明清家书”“民国家书”“五十年代家书”“六七十年代家书”“改革开放以来家书”“两岸家书”“海外飞鸿”“留住家书”九个单元,1000封家书手稿、500多幅老照片、日记、手札、票据,勾勒出中国传统家书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也串联起明末清初至21世纪三四百年来,一个个普通中国家庭的温情记忆。

打捞尘封的记忆

张丁,家书博物馆副馆长,也是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发起人。这里展出的家书,均是他精心选出,其中不乏康有为、蔡锷等名人家书,以及陶铸、邓子恢、帅孟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和一些文化艺术名人的手稿,但更多的,还是民间家书。

这些家书,最早写于明末清初,最晚写于2017年。有写在一整张宣纸上、达8平方尺的家书,也有写在小小明信片上的家书。

张丁指着一封用毛笔小楷写在白色丝绸上的家书说:“这是符梅轩从上海写给哥哥符镇宝(我国著名戏剧家阿甲)的家书,有3500字。在信中,妹妹向在延安的哥哥讲述了“八一三”事变后百姓逃难的景象,沦陷期间,上海难民遍地、物价高涨的现实以及家中生活的艰难。这是符梅轩之子从海外寄回祖国的。”

“这些是黄埔女兵谭珊英写给儿子的信件。”张丁介绍,谭珊英1927年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曾随女生队参加过西征战斗,之后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她在教育岗位上默默奉献了余生。数十年来,谭珊英坚持与孩子用书信交流,留下了近千封家书。“这些家书不仅构成了一段个人成长史、家庭生活史,还从一个平民家庭的视角,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政策、城乡生活的变化……”

这些展品,只是家书博物馆馆藏的一小部分——从2005年发起抢救民间家书项目至今,张丁已收藏了5万余封家书。

2004年的一个冬日,张丁在广播中听到一则新闻,美国历史学者安德鲁·卡洛尔历时3年征集到约5万封美国军人的战争家书,并选编成《美军战争家书》一书,数月蝉联《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

“除了名人书信,民间家书也是生动鲜活的史料,更是情感的传承,为什么我们不收集中国人的家书呢?”历史系毕业、曾在某史学刊物当过编辑的张丁敏锐地意识到了民间家书的价值。

在费孝通、季羡林等46位文化大家的联袂倡议下,2005年4月10日,张丁与国家博物馆等机构联合发起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

5万余封家书中,多为海内外人士无偿捐赠,购买的极少。就连“镇馆之宝”陈独秀、梁启超致胡适等人的数十通信札,也是中国人民大学校友购买后捐赠的。

家书私密,有些更是整个家族珍藏多年的纪念品,一旦拿出捐赠,要费一番思量。

2006年,北京的陈素秋老人用电动车驮来几册珍藏了半个世纪的家书。这些按年代装订得整整齐齐的书信,是她和丈夫张焕光的情书,时间跨度从1942年至1969年,是两位老人最宝贵的青春记忆。

之后,张丁多次去老人家中拜访,最终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将61册1700余封家书全部带回。其中部分家书如今被作为博物馆展品展出。

就这样,在张丁不断地奔走拜访中,一封封家书承载着沉甸甸的托付与信任,源源不断地从海内外汇集到他手中。

小家书,大历史

“家书是不会说谎的文献。”张丁说。

小小家书,记录了个体和家庭的命运浮沉,也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诸多细节。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被亲历者写入了家书,成为研究当时经济、社会、军事的补充史料。

清末晋商韩荣章在京经商,在家书中,他提到了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反洋教斗争的进展等;时任第二野战军第18军政治部秘书的袁志超,在给弟弟的一封长达6000字的家书中,生动讲述了所在部队与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张仪(义)纯和他的残部在马金岭一带交战的细节。这封对研究渡江战役和解放战争具有重要价值的家书,后来入藏国家博物馆;解放军女战士关群的家书中,描述了新疆和平解放后处处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家书一阅万金轻”。张丁说,家书具有真实、真情、私密、唯一等特点,品读每一封家书,就是通过带着写信人体温的文字,走进书写者的内心世界。

“最近有友人从西安来此,听说父亲和母亲对儿之走很觉伤心,祖母恐怕更难过。儿听了也万分凄惨……然而儿不愿作个时代的落伍者,不愿落人后……儿已认清自己应走的正大的光明的道路……儿要为改造不合理的社会而奋斗,为后来女子求幸福,也要和男人一样为国家民族求解放,作一点有意义的事业……”

这封家书是共产党人韩雅兰1937年4月所写。韩雅兰毕业于复旦大学,家境优越。1936年底,她背着父母,赴延安参加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学习。在家书中,她向父母讲述了自己去延安的缘由,并介绍了延安抗大的情况,其中反映的妇女觉醒和追求进步的心路历程,让人慨叹。

重获新生的希望

从发起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到2009年带着4万封家书落户中国人民大学,再到2016年家书博物馆成立,近15年,张丁改变了5万余封家书的命运,同样,这些家书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

民间家书浩如烟海,抢救保护费时耗力,为此,张丁辞去了中央电视台编导的工作,却也因此找到了“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抢救民间家书前,我关注的内容散且杂,现在我的目标更加专一,而且整日沉浸在书信的世界里,心也随之变得平静。”研究民间家书,让张丁更加意识到“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见证者”。

而在抢救更多民间家书的同时,他也致力于挖掘传承弘扬家书文化。

张丁认为,家书具有历史价值、伦理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汉字书写、家书的体例和格式、遣词用句,都蕴含着礼仪规范,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在家书中称呼父母,一般尊称‘大人’,要么字体很大,要么前进两格,而写自己时,不是字体很小,就是退一格……”同时他也深感遗憾,“这些规范现在已很少有人会注意了”。

家书传递亲情,也承载着朴素而美好的家庭美德,与家风、家训相近相通、交叉融合。张丁很重视家书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认为“家书是化解家庭矛盾、破解家庭教育难题的一把钥匙”。

“自古以来,家书被广泛应用于家庭教育中,像诸葛亮诫子书、郑玄诫子书、郑板桥家书、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傅雷家书等,都是家庭教育的典范。”

民间家书中,也颇多体现家风家训。湖南的余彬老人为了勉励大学毕业的外孙女树立高远志向,特意摘录了诸葛亮告诫其外甥家书的内容,用毛笔写在了一把折扇上。他还附信给外孙女,对这段古文进行了详细讲解……

尽管传统家书正从生活中淡化,但张丁认为,家书变换的只是形式,却不会消亡。

他倡导写家书,希望人们能从那份庄重的仪式感中找回“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的感觉,去体会家书的魅力。

近几年,《见字如面》《中国情书》《信·中国》等几档读信节目的热播,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家书热”。不少节目中,家书博物馆是支持、顾问单位。去年年底,中国关工委和家书博物馆等单位发起的“一封家书”活动,鼓励父母子女通过写家书交流,在各地得到热烈响应,社会反响也很好,这让张丁非常惊喜。还有,诵读红色家书成为潮流,社会上发起的家书征集、传播活动越来越多……

这让他隐约看到家书重获新生的希望。

如今,家书博物馆开始征集电子邮件等电子家书,已收藏了千余封。不远的将来,张丁的另一个“美好的愿望”也将实现:明年起,博物馆里的家书藏品将全部开始数字化,建立数据库。

然而不得不承认,“家书抵万金”的时代正渐行渐远。“我们的家书捐赠者中有20多位已经去世,还有更多的家书或许正随着老人的故去被遗失或丢弃。”

“抢救保护民间家书,就是和时间赛跑。”张丁的紧迫感日益强烈。

 

上篇:没有了
下篇:奋力完成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