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12/201912111c0b1000d8974aa7a69929692f42d1ec.jpg
编者按 余秋雨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12/12/065671.html

等待处理…

坦然接受三个“平凡”, 你成熟了

2019/12/11

编者按

余秋雨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的确,成熟其实与年龄无关,它是一种平和而热烈的心境,是一种淡然处世的修养,是一种成熟的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接受三个“平凡”:父母是平凡的,自己是平凡的,孩子是平凡的。学着笑而不语,学着承认不相信,学着接受不尽人意,学着与自己和解。

真正的成熟不是外表的苍老,而是内心的丰富;不是青春的坟墓,而是真我的恢复;不是阅历的宽泛,而是思想的深度;不是自我的保护,而是襟怀的大度;不是刻意的雕饰,而是自然的质朴。

真正的成熟不是去做多少大事情,而是能够重新找回小时候的那种认真。是明白自己手里拿的不是彩票而是一张船票。只有放下对自己的执念,坦然接纳自己,才能平心静气地继续前行。

■ 高琳

今年我47岁生日那天,心想:人老了的一个标志就是不爱过生日了,买一个蛋糕还不如给自己写一篇生日寄语,更有仪式感。这次的主题是关于成熟。

很多人把“老”和“成熟”划等号,其实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而在我看来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可以坦然接受三个“平凡” —— 父母是平凡的,自己是平凡的,孩子是平凡的。

周国平说:“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逐渐理解父母是平凡的

高考失利的那个暑假,我天天在家里哭,父母在旁边数落。我被数落得恼羞成怒,突然冒出一句:“谁让你们没本事,不想想办法!”

其实我这句话非但没水平也没道理,因为我妈那时候是教育局的领导,她已经利用职权帮我查了分,结果并不是判错了,而是我就是考得太烂了。人的一切痛苦,都是源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对父母的怨恨,也不过是为自己的无能找一个出口而已。只有先坦然接受父母是平凡的,才能开始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道理虽然是这么一回事,但是放下对父母的期待也的确很难。去年我参加一个培训课程。课上导师问大家:“你不能接受自己父母的什么?”

我说我不能忍受我爸每次发微信都以惊叹号结束。他问我:“你爸多大岁数了?”我说:“81”。他反问:“你不能接受一个 81 岁的老头标点符号用的不对?”话音一落,全场一百多人哄堂大笑。坐下来后我仔细想了想,一个惊叹号到底招惹我什么了?

细细想想是因为我爸脾气暴躁,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大发雷霆,而那个惊叹号总是把我拉回小时候被他吓得半死还大气不敢出的回忆。

其实,父母年轻时候是平凡的年轻人,有他们的局限性和性格缺陷。然而,在他们的那个年代,以他们的所知,他们已经做到了自己的最好。现在他们是平凡的老人,他们的局限性和性格缺陷非但不会改变,反而在对死亡的恐惧中放大,变得更加啰嗦,不讲道理,甚至有时不可理喻。

然而,与父母和解既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也是对自己的解脱。余生很长,我不想负重前行,更不想留有遗憾。我想和我平凡的父母,享受生命的每一分钟。

坦然接纳自己是平凡的

我35 岁那年冬天,有一天下班走在小区里,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句:“就是这样!”我的人生看起来也就如此了,我不可能成为梦想中的主持人,更不可能成为马云那样的企业家。想到这儿,我突然有一种从高处往下坠落的绝望感。

在此之前,无论遇到什么挫败我都会告诉自己,我还年轻,还有的是时间,早晚有一天我会从 nobody (无人知晓)变成 somebody(某人)。

而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还有的是时间”这句话已经离我渐行渐远了,同样渐行渐远的是想要成为 somebody (某人)的梦想。

你知道许多人买彩票买的是什么?他们买的其实不是彩票,而是兑奖前幻想的权利。只要中彩的号码还没有宣布,所有买了彩票的人都会抱着一线希望,幻想着自己中了彩能拿那些钱干嘛。

而在 35 岁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彩票可能永远都不会中了。我注定就是一个平凡的人。

在此之后有相当一段时间,我都在慢慢咀嚼这份苦涩的不甘,所谓的中年危机大概就是如此吧?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句话:“The difference between ordinary and extraordinary is just that little 'extra'。平凡和非凡的区别只是一点点的“额外”。”

这句话像闪电一样击中了我。闹了半天,平凡和不平凡之间的距离不过就是多做的那一点,多学的那一些,多走的那一步。如果我每天都多做一点点,日拱一卒,时间长了我不就从平凡变成不平凡了吗?

于是在37 岁那年,我开启了我的“英雄之旅”:去英国读了在职博士,毕业那年我 44 岁,辞去了百万年薪的外企工作开始夫妻创业。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写道:“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

但奢望不是希望。想要一夜成名就是奢望,而想要靠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变好就是希望。妄想症和正常人的区别也就在于此。

所谓成熟,就是明白自己手里拿的不是彩票而是一张船票。人生如渡,只有放下对自己的执念,坦然接纳自己,才能平心静气地继续前行。

愉悦接受孩子是平凡的

有一项调查显示,90% 的父母都认为自己孩子的长相高于平均值。这在心理学上把它称之为“积极幻想”。

的确,初为人母的都有一种幻觉,觉得我们家孩子跟别人家的都不一样。所以,我们拼命地送孩子去各种兴趣班,生怕他们的天赋异禀被自己耽误了。

我当然也不能免俗。但慢慢的,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发现儿子越来越像我俩,无论是身高、体重、智商、性格,甚至走路的样子都惊人的像。

但即便是这样,我心里还是笃定地相信,我的孩子不一般。他还小,现在还看不出来,说不定以后就慢慢看出来他的不一般了。

结果呢?钢琴放弃了,游泳也没坚持,等他到了 15 岁,我才终于开始接受,他可能就是一个平凡的孩子,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

我的沮丧和懊悔自然而然演变成了对儿子的唠叨,让他很烦。前几个月,他在一个夏令营的结业演讲中讲到:“我想跟在座的父母说:‘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勋章,不要总把自己的期望放在他们的身上’。”

等他下来以后,一个美国妈妈走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你讲得很好,但是相信我,等你有了孩子就会理解,孩子就是你的勋章!”看来天下父母都一样!

其实我如此不能接受儿子是一个平凡的孩子,还是因为接纳自己的功课还没有做到满分。

父母也好,孩子也好,其实说到底,还是我们能否真正接纳自己。这其实也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从小我就被我妈教育“压力就是动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正是“自己还不够好”这个想法像小鞭子一样抽着自己,才有了今天的我。

然而,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接纳自己的平凡并不是妥协而是与自己和解。知道我既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自己认为的那么差,我就是我。

上篇:没有了
下篇:养出会感恩的孩子也是父母的成就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