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小传 /
胡方蓉,69岁,江西南昌人,退休后现居住于北京市朝阳区。多年来,胡方蓉在经济条件不宽裕的条件下坚持捐资助学,为山村儿童上学、贫困生上学、建设春蕾小学等捐资捐物。2019年获得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授予的“特别致谢荣誉证书”。2019年11月26日,全国妇联授予胡方蓉家庭全国五好家庭荣誉。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韩亚聪
胡方蓉的家里有两个账本,一个是生活账本,一个是公益账本——
生活账本密密麻麻,几乎每天都记得很详细,随意翻开一页:苦瓜一块九,茄子两块八……不难看出,这是个勤俭的家庭,生活支出精打细算。而翻开公益账本,支出的每一笔却都很大:20万元、30万元……
一笔笔捐款背后,是胡方蓉近20年的爱心坚守,更是这个家庭向上向善的不变追求。
69岁的胡方蓉原是江西省南昌市服饰研究所的一名职工,退休后她和丈夫来到北京与儿子共同生活,安享晚年。
199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启了胡方蓉的公益之路。那年11月,胡方蓉与部分当年下乡插队的知青和下放干部,相约前往赣西北幕埠山下的团结畲族村,“当得知当地孩子们上学必经的山路因雨水和山洪的长年冲刷而缺少资金修复时,我和随行的知青、下放干部都主动解囊相助。”胡方蓉说,有了“爱心路”,孩子们通向求知的大道更加顺畅了,这一关心孩子、关心女童读书的善举赢得了村委会和村民的交口称赞。
2004年,胡方蓉从一位老师那里获悉两名特困女生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无法支撑学期生活、面临辍学。回到家,胡方蓉和丈夫商量,决定以“好心人”的名义,长期资助这两名特困女生。
几年后,两名特困女生即将毕业,当学校将她们急于寻找“好心人”的感谢信送到胡方蓉单位并在办公楼大厅张贴时,被她婉言谢绝了,而只是默默地将两名特困女生每个学期的思想汇报、资助金收条收藏了起来。“如今,当年面临辍学的女生,一个工作在教育战线、一个工作在科研机构,看到她俩的成长,我特别欣慰。我不求回报,只求她们能把爱心传递下去。”
时间一天天过去,搬到了陌生的城市,胡方蓉的爱心之路却从未间断。
退休后搬到北京生活的胡方蓉,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结了缘,并在“春蕾计划”的“轨道”上持续跟进。
“尽管我的善举是微不足道的,但我知道,那些家庭困难孩子的人生需要鼓舞,更期待希望,‘春蕾计划’已为千千万万特困女童和少年架设起通向美好明天的桥梁,也点燃了她们追梦、圆梦和实现人生目标的希望。”胡方蓉说。
2009年初,儿子刚结婚,正急需用钱装修房子,但当胡方蓉从儿子那里得知张家口地区阳原县妇联和东堡乡政府关于“东堡春蕾小学新建学生宿舍项目建议书”时,她在儿子儿媳的支持下,响应了儿基会的倡议,将退休金和房子装修款共计20万元捐给了东堡春蕾小学。也正因如此,2011年,在中国儿基会成立30周年的表彰会上,胡方蓉荣获中国儿童慈善奖设立的“爱心奉献奖”和“突出贡献奖”。
平时省吃俭用的胡方蓉,在为“春蕾计划”的持续推进“添砖加瓦”上,却从没有吝啬过。
2018年,她再次参与“春蕾计划”助学行动中,为中国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献上一份爱心——她将自己和丈夫的退休金、抚恤金,以及汇集起来的家庭资金30万元捐给了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用于资助甘肃漳县472名建档立卡的特困高中生。
“尽管我每次捐赠的‘爱心款’数额有限,但捧回来的‘爱心奉献奖’和‘捐资证书’都是对我和家人的最大鼓励,也是给予广大关注女童快乐成长、关注教育福利事业的单位与个人的褒奖。”胡方蓉说,她将同“春蕾计划”一道,为千百万女童追梦圆梦多尽一份心、多尽一份责、多出一份力,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参与进来,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