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11/20191129685a676077b64b01923e5c396d104834.jpg
■ 高浩容 近日,宇芽遭受前男友家暴的新闻冲上热搜,除了被家暴的视频,还有相关亲友的访问。言之凿凿的证据,触动人们对受害者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12/02/065324.html

等待处理…

那些关于家暴的误解

2019/11/29

■ 高浩容

近日,宇芽遭受前男友家暴的新闻冲上热搜,除了被家暴的视频,还有相关亲友的访问。言之凿凿的证据,触动人们对受害者的同理心。那么,暴力是什么?我们对暴力常有以下几种误解。

误解一:施暴者决定什么是暴力?

不!你说是就是。

所谓暴力,并不是一种静态的状态,而是一种动态的状态。有关系才有暴力,因为暴力必然是一方对另外一方“用力”,并且受力的一方感到“不适”。换言之,必定有一方受到威胁,暴力才存在。

一旦在关系中,因为他人的施压,无论是言语、行动,让你有了不愉快的感受,你就受到了暴力。是你做为受暴者去定义暴力是否存在,而不是施暴者。

误解二:施暴者是强者?

不!施暴就是施暴,跟强弱无关。强者无权施暴,弱者施暴亦无权免责。

美国心理医生卡普曼提出“戏剧三角”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认为人际之间的角色是分工、互动出来的结果。当我们谈受害者,必定有个施压者(施暴者),同时还会出现拯救者。拯救者一方面试图帮助受害者,并可能与施压者产生冲突。施压者、受害者与拯救者结合的交互关系中,人们往往扮演其中一项角色,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施压者就像个孩子,想要什么就用行为或言语上的暴力去获取。这种不成熟使得施压者不会对他人产生感激,你对他好,他觉得是应该的;你不满足他,他就当你是在跟他作对。

由于施压者本身并不具有真正的自信,导致他无法应付那些比他更强大的人。他内心充满恐惧,恐惧自己的软弱被那些能力更强的人发现,恐惧带来焦虑,焦虑需要发泄,便转化为对受害者的暴力。这也是为什么当家暴中的施暴者,当被欺压的另一半选择彻底分离,施暴者会苦苦哀求,而受害者选择原谅。然后施暴者再一次施暴,双方进入“施暴→冲突→分离→哀求→复合→施暴”的无限循环。

施暴者用暴力掩盖了自身的懦弱、愤怒、焦虑。他可能力气大,但力气大不等于强者。当我们面对暴力,在无奈的情况下,选择逃避并不是软弱的表现。

误解三:我们有责任帮助施暴者?

不!那不是我们的责任。

真正伤害我们的是暴力,受害者要处理的也是暴力。比如今天被家暴的妻子,她的焦点应该放在处理暴力,而不是去帮助施暴者改变,去为他承担责任。有些个案的逻辑是“除去暴力,这个人其他挺好的。”但如果我们把焦点放在暴力本身,那么应该反过来想,“施暴者无论有再多优点,他终究有着对他人施暴的特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一些遭受家暴的人,他们花力气在改变对方,而不是在处理暴力上。

带着前者的逻辑,会导致受害者没有实时止损,斩断早该结束的关系,而是在这种纠缠中让关系继续,也让自己继续暴露在暴力当中。

误解四:原谅施暴者,我们才能从暴力中走出去?

不!原谅好,不原谅也在情理之中。

道德法则都有无穷的上限,和有限的下限。比如一个人做到“不伤害他人和自己”,他就符合道德下限。没有人有权力指责一个符合道德下限的人。但道德上限,按哲学家康德的说法,有一些是超义务行为。

在一定范围内,被伤害而事后原谅对方,这是美德。但无条件的原谅所有的伤害,这也是一种超义务行为。如果我们勉强自己去做,勉强我们的人就在伤害我们,勉强自己的我们也在对自己进行二度伤害。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真正的原谅会发生?第一、受害者自主原谅,这样会让自己更解脱;第二、 正义得到伸张。当我们看见伤害我们的人,在潦草道歉,或不痛不痒地补偿后,他依然故我。我们会发现,我们无法原谅他。因为原谅他,我们就成为不正义的帮凶,这让我们无法原谅自己。

在一个社会实现更高的社会正义之前,当还有人得不到公平的对待,在受伤后看见正义被彰显,受害者的怨恨难以真正化解。

面对暴力 第一时间的选择很重要

我们不该给暴力借口,正如我们不该给施暴者借口,好让他有机会逃离道德的制约与责任。

从现实层面看,暴力难以彻底根除。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受教化,就是为了化解我们人性中的负面力量。好比像忌妒、仇恨等负面心理,都是人性的一部分。这些中性的力量需要通过引导,转化为维护个人成长和团体和谐的力量。如果你觉得自己有难以处理的暴力倾向,请寻求合格的精神科医生或咨询师帮助。

如果施暴者就在你身边,对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施暴,你也可以建议他去寻求心理帮助。可是你要了解,你无法为他做决定。正如他因为暴力而受罚,没有人可以代替他承受。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负起责任,这是心智成熟的象征,也是化解暴力,实现原谅的标准。

(作者系哲学、教育博士,著有《烦恼心理学》《别害怕当个流泪的大人》等)

上篇:没有了
下篇:“获得感”成就幸福婚姻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