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李小湘在野生稻保护区考察。
2016年5月,李小湘在新晃县调查收集水稻种质资源。
·人物档案·
李小湘,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资源研究室主任,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64年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市,1986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长期从事水稻资源研究工作,主持或参加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主持创新了一批育种利用前景大的优异资源,参与育成水稻新品种11个,参与获得发明专利 3 项,2017年获“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称号。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史玉根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坐落在长沙市东边的芙蓉区,楼外环绕着高大的樟树和桂花树。李小湘的办公室在科研楼三楼,桌上堆满了资料,窗外是大片的水稻试验田,成熟的稻穂在秋日的阳光下闪着金色的光泽。
聊起水稻种质资源研究,李小湘如数家珍,不时辅以轻微的手势,显得随和而自信。她说:“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是一项公益性的基础工作,对中国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么多年,我们就是在一种承上启下使命感的驱使下工作的。”
李小湘在这里工作了31年,从青春飞扬到年过半百,一头短发中已见丝丝白发。几十年坚持公益 性收集、保存、分发水稻种质资源,并通过评价利用搜集到的水稻种质,进行创新性研究,挖掘、创制优异新种质,李小湘和她带领的资源研究室为水稻资源基础研究和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大量种质资源,为水稻高产优质多抗作出了贡献,也为水稻科研的进一步发展储备了宝贵的资源。
上山下乡,搜寻水稻种质
收集、繁殖、保存作物种质资源,是种质资源研究者的重要工作。李小湘把它视为资源人的使命:“水稻种质承载了大量优异基因,如果不及时收集、保存好,就可能永远丢失,相关研究和水稻育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作为水稻种植大省,湖南和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李小湘每年都要花不少时间和精力,带领同事到山区农户和可能有野生稻的区域搜寻水稻新种质。虽然十分辛苦,但只要发现具有特异性状的水稻,她就如获至宝,把疲劳抛到了九霄云外。
1989年,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建立了省内唯一的作物种质中期库,此后,经科研人员不断收集,种质份数逐年增加。2002年,李小湘担任资源研究室主任以后,带领同事调整收集和保存策略,加快收集步伐,为种质库增添了5000余份水稻新种质。“目前,我们管理的种质库保存了2.3万余份来源于59个国家和地区的水稻种质,成为国内保存水稻种质份数较多、影响较大的省级单位之一。”李小湘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野生稻是栽培稻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保护野生稻种质资源,意义深远。李小湘引以为傲的是,她曾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了“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课题,该成果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她多次深入湖南等省进行实地调研,不但摸清了湖南野生稻的生长情况,收集了我国大量野生稻样本,还提出了野生稻小居群保护理论和策略,使江永等野生稻原位保护得到了有效实施。
挖掘资源,培育优异种质
对收集来的种质进行深入研究,挖掘优质种质,是李小湘和她的团队致力的一项更具创新性的工作。
记者采访前不久,湖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了一场“田间展示与观摩会”,介绍并展示了由李小湘团队鉴定、筛选的镉低积累水稻种质资源。
李小湘告诉记者,近年来,降低水稻镉积累、保证食品安全,成为水稻科研人员的一项新使命。从2014年开始,她承担了两项相关科研课题,带领团队进行多点重复鉴定,历时5年,从4000多份水稻种质资源中筛选出200多份具有明显镉低积累特色的优异资源,提供给水稻科研人员和育种专家研究和利用。
在10多年的建设和提升之后,如今的湖南水稻研究所资源研究室已具备稻种遗传多样性研究、分子标记选择、基因定位克隆、抗病和逆境鉴定等有关技术和资源研究设施,并拥有5个博士、2个研究员的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以前研究注重种质的表现性状,后来,我们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筛选种质资源,研究更深更细了。”李小湘说。
通过不断地创新研究,李小湘带领团队,在10多年间,挖掘、创制出了一批优质、耐冷、抗稻瘟病等优异新种质,为水稻新品种选育储备了一批稳定优质、高抗、强耐逆且遗传多样的种质资源,并与育种团队或育种单位合作,育成了“玖两优1339”“金穗128”“创香5号”“创丰1号”等10余个高产耐逆型杂交稻和常规稻新品种,为中国水稻的稳产高产,特别是优质稻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种质资源研究是一种重复性较强的工作,李小湘却乐此不疲:“常常遇到挫折,但只要坚持,就会看到新的希望,等到有意思的试验结果出来,就会很有成就感,再坚持,取得了成果,得到同行、领导和农户的肯定,就会有很大的幸福感、获得感。”
肩负使命,追梦脚步不停
上大学前,家在农村的李小湘曾亲眼目睹许多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白叶枯病,水稻发病后会出现叶片枯白、空壳多等症状,导致大幅减产甚至绝收。“我当时就想,要是有一种不发白叶枯病、虫子也不爱吃的稻种该有多好呀!”
也许是命运之神的安排,1982年李小湘被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录取,1988年调入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后接受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鉴定水稻育种材料抗白叶枯病性状。“这份工作,我做了8年。”李小湘告诉记者,近20余年里,在无数资源人和抗病育种者的共同努力下,不少对白叶枯病有抗性的水稻品种陆续审定,湖南已很少发生大面积的水稻白叶枯病。
随着工作的深入和年龄的增长,李小湘的使命感越来越强烈,希望在退休之前收集、发掘更多的优异水稻种质,为中国水稻优质高产作出更大贡献。这种使命感给她增添了巨大的精神动能。“担任资源室主任后的10余年里,我经常要加班,常常工作到凌晨1点钟,有时走路都要小跑。”
2013年,李小湘患上了甲亢,但仍主持完成了一个个科研课题,取得多项重大成果。今年,她已55岁,依然坚守在科研第一线。
近年国内水稻科研和育种目标发生了变化,如何更有效地创新、利用水稻种质资源,李小湘对此有很多新的想法和计划:“我们还要加强湖南特色稻种资源的表现型精准评价和基因型鉴定,全面解析湖南稻种资源产量、品质以及耐逆性状的遗传特征;还要进一步评价有利等位基因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潜力,创制目标性状突出而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新种质,并应用于育种。”
记者采访过程中,不时有年轻人进来向李小湘请教科研问题。李小湘告诉记者,10多年来,她培养了9名硕士生,还支持本单位2名年轻人攻读博士研究生,“我重点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年轻人进步都很快,能吃苦耐劳,而且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对课题组发展形成了有力的补充。”
说到自己培养的学生和团队里的年轻人,李小湘的话语和表情流露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