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10/20191021c209bbbd7703408380d7fe62d8f81476.jpg
清晨时的神农架大九湖。 湖北神农架,今年三月刚来到黄柏阡管护中心的二十六岁巡护员蔡定桥,正在野外安装红外相机。 ■ 康宁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10/22/064145.html

等待处理…

神农架国家公园:进与退之间

2019/10/21

清晨时的神农架大九湖。

湖北神农架,今年三月刚来到黄柏阡管护中心的二十六岁巡护员蔡定桥,正在野外安装红外相机。

■ 康宁/文 王辰/摄

上午九点,巡护员宦吉然正开车去大九湖村。一路上,鲜少见到人。远远瞧见有村民正站在地里,他立刻停住了车。

“今年不要种了吧。”宦吉然低头翻查着手里的搬迁情况记录表,一边劝说道。村民瞄了一眼表格,笑着挥挥手说:“不得种了,等搞清楚,就搬下去。”

2016年,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大九湖全境被圈进了国家公园试点,大部分面积划定为受严格保护的区域,明令禁止耕种、放牧,围湖而居的大九湖村就在其中。

为湿地搬迁

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批复总面积为1170平方公里,覆盖一段东西向横垣于湖北西南部的秦巴山脉,涵盖5个乡镇。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敬元介绍,试点内海拔落差近2700米,滋养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以川金丝猴为代表的古老珍稀物种生活在这;神农架还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长江三峡库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有极高的生态价值。

研究院副院长张志麒在大九湖湿地工作了近11个年头。大九湖湿地重视保护之前,它经历过一个荒蛮的开发过程。张志麒回忆,他刚调到大九湖工作时,根本看不见湖面,只是一片干枯的草甸。经过约十年修复,大九湖湿地的可见湖面才从100亩扩大到了如今的约3000亩。

而为了进一步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早在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开展的四年前,生态移民搬迁就列入当地政府日程,居住在湿地旁的1800多名村民和13家机关单位都在搬迁计划内。只是七年过去,这场搬迁进行得并不彻底。

潘世珍家就是这样一例。相比务农、放牧,做游客生意给潘家带来了更丰厚的收益。但当时红火的“农家乐经济”却给大九湖湿地生态带来了压力。“农家乐带来的污水、生活废弃物对环境有明显影响。”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毕永红说。

当初,神农架林区政府计划将村民迁去山下20公里外的坪阡村,新建一座坪阡古镇,就是期望把餐饮、住宿这些人为活动转移出湿地的核心区域。

中国的自然保护地,过去常用整村搬迁的方式来解决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症结,但这会给当地政府带来一笔不可小觑的财政负担。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贾国华说:“大搞搬迁的方法不再适合神农架国家公园,不说别的,钱从哪来就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思路是尝试去找到更精细的管理方式,实现真正的保护。”

在毕永红看来,“近年来的搬迁工作对湿地保护是有利的。但仍需要严格控制村民留在湿地的牲畜数量,加强景区管理,特别是垃圾的清理、游客的数量,进一步减轻人类活动的干扰。”

探索特许经营

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从2016年开始限流。按照湖北大学国家公园研究中心核算的承载量,将人流控制在每日7万人次,其中大九湖7500人次。不过,从管理局2018年采集的游客数据看,人流即使在旺季夏天时也没到过警戒线。

许多迁去坪阡古镇的村民继续经营起了餐饮、住宿。在国家公园试点内,小镇属于留给村民发展的区域。

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规划中,湿地设有游憩展示空间,保留了部分旅游设施。自2016年5月1日始,大九湖湿地开始施行封闭式管理,自驾来的游客必须在游客中心换乘统一的大巴才可以进去,并且禁止留宿。

在大九湖开发旅游的公司隶属于湖北神龙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局保护与综合利用科副科长陈晓光说,2017年,为了约束旅游公司在当地的经营行为,管理局与该集团签订了一份临时的“特许经营协议”,正式的特许经营办法有待省政府审批。

国家公园特许经营以生态保护为目标,是一种结合市场机制与行政监管来规范商业活动的特殊制度,在最早成立国家公园的美国已形成了较为完善有效的体系。

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张海霞一直专注于研究国家公园的旅游规制,在她看来,“当地的国资公司在长期进行自然遗产地经营管理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特定经营领域有自己突出优势,应当鼓励这样的企业进入国家公园继续经营”。

但她也强调,“选择哪些具备资质的企业参与特许经营要建立在一个可以保障公平竞争的筛选机制下。”

中国的国家公园试点区都在各自探索适应自身情况的特许经营规则。神农架是许多人向往的避暑胜地,较早已开始了旅游开发。但管理局现在希望能通过探索特许经营去引导当地旅游方式转变——过去的旅游只注重观光体验,有时甚至牺牲生态保护,这与国家公园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大前提下鼓励发展科普教育、生态体验的要求并不匹配。

无论如何,当地村民还是渴望成立国家公园后,神农架能迎来更多人。2018年夏季,坪阡古镇经历了起步初期的颓势后,生意逐渐有了起色。管理局2018年度工作总结提到,平均每个移民家庭一年至少能有20万元的纯收入。

黄柏阡村的出路

同处大九湖片区,但由于地处偏远,黄柏阡村的命运与大九湖村截然不同。

神农架国家公园黄柏阡管护中心主任龚善忠记得,他初来乍到时,黄柏阡还是个不通路、不通电的村子。直到2004年,当地村民靠着肩挑手挖才铺了这条出村路,打开了村庄与外界的联系。

村民候金波今年42岁,坪阡古镇建起来后,他看到了机遇。他租下别人的楼房,楼上开民宿,一楼则卖中药材。最好销的是当归、党参这类药膳,货源就在黄柏阡村。

由于并不在生态敏感的核心保护区域里,黄柏阡村的药材种植得以发展起来。候金波两年前就在自家的房屋旁建起了一排平层厂房,成立了“神农架林区大九湖镇黄柏阡村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流转了几户村民的近两百亩土地。

不过,选择什么中草药种植却有一番讲究。龚善忠说,比如天麻,要用腐烂的木头来培育菌丝,就要砍树。“后来,我们去给村民做工作。对环境有破坏的,在这里肯定得禁止。”为了避免对生态造成影响,管理局还对种植方式和种植范围做了严格规定,例如不能使用剧毒农药,提倡生物防治,种植集中在划定为可以适当利用的边界内。

候金波有时会跟着龚善忠去巡山。试点开始后,那里的管护范围扩大了近四倍。他们以生态管护员的身份,被正式纳入保护队伍。

不久前,一家中药材种植公司打算投资候金波的基地,搞一个中草药观光园。他用手指比划着手机屏上的模拟效果图畅想着,“环境好,黄柏阡以后也能富起来。”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国家林草局部署秋冬季候鸟保护工作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