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强洪
近日,全国三八红旗手、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宋晓婕教授与“中国女性宫颈健康促进计划”联合发布了预防HPV导致宫颈癌发生的预防措施。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为此专访了宋晓婕教授。
宋晓婕教授告诉记者,HPV是宫颈癌发病的必要因素,也是目前所有癌症中唯一明确的病因。生活中我们能躲避HPV侵害、远离宫颈癌吗?答案是肯定的。
HPV感染有哪些危险因素?
1.初次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经期及产期卫生不良,多次阴道分娩等都使宫颈发病危险性增加。20-24岁和40-44岁两个年龄段呈现感染高峰。其中HPV16型和18型是导致中国妇女患宫颈癌的最主要原因。
2.慢性炎症、宫颈裂伤者发病危险性,比无慢性宫颈炎、宫颈裂伤的妇女高10倍。
3.免疫力低下、营养、遗传、吸烟、避孕药物的长期使用等也是诱发宫颈疾病的因素。
宋晓婕教授特别提醒,女性应有意识地去除高危因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杜绝不洁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及限制性伴侣数目,防治性传染疾病,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包括饮食均衡、适量运动及停止吸烟。做到这些,对远离HPV感染、预防宫颈癌有着重要意义。
做好三级预防,远离宫颈癌
一级预防:接种HPV疫苗。HPV疫苗是全球第一个用于预防肿瘤的疫苗,人类首次尝试通过疫苗消灭一种癌症。这种疫苗是利用病毒上的一种特别蛋白质外壳,来引发人体的免疫力,产生相应抗体。当人体遇到真正病毒时,这些抗体就可以避免它们进入我们身体细胞,造成感染。
接种HPV疫苗也很简单,上臂注射接种,只需在规定时间间隔内打完三针就可以。
二级预防:宫颈筛查。对无症状的、有患宫颈癌风险的妇女进行HPV+TCT筛查。
三级预防:检查治疗。对发现异常结果的妇女,进一步检查治疗,把病变阻断在癌前期或早期。
接种了HPV疫苗就一劳永逸吗?因为宫颈癌发病原因复杂,少数可能与HPV感染无关,目前发现20%以上宫颈腺癌中未检测到HPV病毒,所以即便接种了疫苗也应进行宫颈癌筛查。如果筛查结果是持续阴性,可按筛查指南延长筛查时间。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因此,接种宫颈癌疫苗并不能替代常规宫颈癌筛查。
为什么要进行宫颈癌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宋晓婕教授指出,生活中,HPV感染很常见,70%-80%的妇女一生中都会感染HPV某种病毒亚型,但大多数妇女感染HPV后可通过自身免疫力把病毒排除,只有约10%左右的妇女因某种因素而不能排除病毒,成为HPV持续感染者,即宫颈癌高风险人群。这样持续的HPV感染最后可能会导致浸润性宫颈癌的发生。
但是,从一个正常的宫颈感染HPV再变成持续性的HPV感染,最后引起高危病变和浸润性宫颈癌,可能要历时超过7-10年的时间。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宫颈癌的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就给女性提供了机会去阻断它。对于这些妇女密切追踪,及时发现及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完全可以避免宫颈癌的发生。专家建议,任何有3年以上性行为的妇女,开始做宫颈癌筛查的终止时间定于65岁。
女性平时应关注身体变化,及早发现异常
宋晓婕教授提醒,宫颈癌病变早期发病隐匿,常无症状。宫颈接触性出血是宫颈癌最早的报警信号,常发生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之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是宫颈癌的典型症状,年轻患者可表现为月经紊乱、经期缩短、经期延长。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老年妇女绝经后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极有可能是恶性肿瘤引起。白带异常也是宫颈癌的早期症状之一,表现为白带增多,呈稀薄如水样或半汤样有丝,腥臭味,应予足够重视。因此,除了定期参与宫颈筛查,女性更要时常关注自身的细微变化,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就诊。等到出现大量阴道出血、下腹部疼痛或尿频尿急等压迫症状时才引起警觉,可能已处于宫颈癌晚期了。
同时,女性要建立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完善早期防范意识,定期筛查及早发现和处理,宫颈癌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宫颈癌也将可能成为人类通过注射疫苗、筛查和早诊早治来预防并被消除的第一个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