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8/pc201908297f2c5567dcc9402c9e70fb1e1c69471b.jpg
独处的时候,我谨记母亲教诲:“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眼经不如手经,手经不如常拨拢”,多学多练,知行合一。 ■ 王世俊 我的母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08/29/062940.html

等待处理…

母亲的谚语

2019/8/29

独处的时候,我谨记母亲教诲:“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眼经不如手经,手经不如常拨拢”,多学多练,知行合一。

■ 王世俊

我的母亲不识字,外公外婆也不识字。但母亲的记忆力超好,凭借祖辈口口相传和博闻强记的谚语,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我们最先接受了启蒙。

我懵懂记事的时候,家庭生活窘迫。母亲想着法节俭,一旦发现姊妹五人浪费粮食,便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粒粮食一滴汗”来说明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告诫我们要老实本分,诚实做人,因为“老实常常在,奸狡是祸害”。遇事要多看少说,见了长辈要问好,遇到有困难的人多帮助,“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有些谚语当时我们似懂非懂,母亲则会耐心解释并用现实案例加以印证,让我们规避伤害,平安成长。

童年的我常常由母亲劳动时带到地里玩耍。饥馑的岁月,苹果是奢侈品。一次一个比我大两岁的男孩,拿着一只苹果摇头晃脑地吃着,羡慕的我直流口水:“让我咬口尝尝吧,就一小口!” “你想的美!想吃叫你娘买去!”话没说完,猛咬一口,头也没回就跑远了。

羞怒、怨恨,我抓起一块土疙瘩,气急败坏地摔倒地上,一屁股坐下来吧嗒吧嗒地落泪。不远处的母亲分明看在眼里,过来悄悄安慰我:别羡慕人家。咱现在家里是穷,但“穷没有穷到底,富不能扎下根”,你现在还小,“小时候穷不是穷,老来穷才真穷”,长大了使劲闯,咱家什么都就有了。几十年了,这一幕给予我一种莫名力量,让我奋步前行在熙熙攘攘的路上……

我六岁的时候就被母亲送进学校,当时是班级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我学习从不马虎,懒惰的时候,我常常想起母亲嘱托:“爹娘养身,自己长心”。独处的时候,我谨记母亲教诲:“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眼经不如手经,手经不如常拨拢”,多学多练,知行合一。母亲的这些谚语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我也依此影响着我的学生。

时光荏苒,曾经的孩子像蒲公英一样散去,去追寻各自的梦想,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每逢回家,母亲仍不忘教导我们:要和邻里搞好关系,“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教育孩子要从小抓起,“子不教父之过”,一旦孩子养成坏习惯,“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了。

母亲的嘱托,我们一一照做,果然个个事业有成,家庭和睦,生活殷实。

母亲年轻时漂亮,且善女红,用现在的话说叫才女。一双灵巧的手,不仅把鞋垫纳得精美,让人不忍心穿,还能剪出线条繁复、构图精细的窗花。七老八十的年纪还不断地向人讨教鞋垫样和窗花样。我们不解,母亲一句“活到老,学到老,八十三岁还学巧”,让我们豁然开朗:这不就是当下倡导的“终身学习、不断创新”吗?

八十三岁还学巧,不幸成了谶语,母亲八十四岁时去世了。按照当地风俗,由子女们为母亲树碑,大家一致推荐我来撰写碑文,我回顾母亲的一生,觉得用“兰质蕙心,德泽后世”作为碑文再贴切不过,两句首字“德”“兰”合起来恰好是母亲的名字。我们特意把坟的底座做成方形——一本书的模样,觉得那就是母亲教育我们的一部情采丰盈、题旨深远的谚语汇编。

上篇:伤疤
下篇:图书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