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8/20190828b75363fdcdf64e19882501ef674f86ff.jpg
“我想让其他难民同胞知道,难民身份不能定义我们是谁。我们从武装冲突中幸存,又经历了流离失所的苦难,以及种种让我们心碎的事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08/28/062909.html

等待处理…

绿洲中心,不只为我们提供安全空间

——叙利亚女难民分享关于战争与希望的故事

2019/8/28

“我想让其他难民同胞知道,难民身份不能定义我们是谁。我们从武装冲突中幸存,又经历了流离失所的苦难,以及种种让我们心碎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如此坚强,永不言弃。”

“在我所居住的社区中,很多叙利亚难民女性都认为自己身为女性不应当参加工作。然而,得到这个机会后,我想传达给她们一条信息:女性可以并且理应为她们的家庭出一份力。”

法哈(右一)在联合国妇女署扎塔里难民营绿洲中心的一节每日扫盲课上帮助她的学生们。

来源:联合国妇女署/Lauren Rooney

法蒂玛每周有5天在阿兹拉克难民营联合国妇女署绿洲中心教授扫盲课。

来源:联合国妇女署/Christopher Herwig

■ 赵韵梁 编译

从难民营到城市居所和农村社区,自2011年起,约旦以各种形式为超过130万叙利亚难民提供了庇护所。

86%的叙利亚难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半数的难民人口为女性和女童。

2012年,联合国妇女署在扎塔里难民营开设了首个绿洲中心,旨在为难民女性和女童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

多年来,“绿洲”模式已经发展为通过多部门服务来增强妇女复原力和赋权妇女的中心,同时也使男人和男童参与到对话和社会平等动员中来。

联合国妇女署如今在扎塔里和阿兹拉克两个难民营中开设了4个绿洲中心,并从2019年度起将与约旦社会发展部合作,新开设8个绿洲中心,分别设在扎尔卡、阿曼东部、卡拉克、马安和塔菲勒,针对约旦最弱势的女性群体——包括叙利亚难民和约旦本国女性。

参与了联合国妇女署绿洲计划的女性向我们讲述了她们如何逃离战火,并一步步成为今天这样杰出独立女性的故事。

法哈:在扎塔里难民营从事扫盲工作

2012年7月,在这片土地上建起了一座小型帐篷群,以容纳那些从战乱的叙利亚逃亡到约旦的难民。这便是扎塔里难民营的最初形态。

随着叙利亚境内的武装冲突不断恶化、升级,逃到扎塔里寻求庇护的难民呈指数型增长。如今,扎塔里难民营共计收容了77447名叙利亚难民。

当法哈逃到扎塔里难民营时,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念想:要为她的家人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战争几乎毁掉了我所拥有的一切。我在2012年和家人一起逃离了达拉,那是我们共同生存下去的唯一办法。”这位48岁、4个孩子的母亲说。

“那段旅途在我脑海中仍然是一道鲜明的疤痕。大雨倾盆,我们都湿透了,双脚不断下沉,步伐越来越慢。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我心中在想,这一定是全体叙利亚人的眼泪。”法哈回忆道。

对于许多叙利亚难民而言,他们的磨难并未在到达约旦后结束。由于法哈的丈夫有严重的健康方面的问题,她便成了家中唯一的支柱。作为扎塔里难民营占比30%的女性群体中的一员,法哈迫切地想找到工作,负担家中的开销。

通过联合国妇女署绿洲中心的招募志愿者计划,法哈现在有一份扫盲教师的职业。“绿洲中心给了我重塑自己的力量,”她说,“这个岗位所带来的不只是为了生存所需要的收入。我不仅在时刻学习新技能,还有机会教授其他女性一些终身受用的技能。”

多数在叙利亚难民营的女性已经在约旦境内停留了6年,甚至更久。长期流离失所以及她们的难民身份带来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境况,意味着接受教育这件事被搁置。通过联合国妇女署绿洲计划,女性们能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使她们具备在个人生活和职场上实用的技能。

法哈是在扎塔里难民营的3个联合国妇女署绿洲中心中接受生存技能训练的300个女性中的一员。在这里,她们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来改善自己和其他难民的生活质量。

“我想让其他难民同胞知道,难民身份不能定义我们是谁。我们从武装冲突中幸存,又经历了流离失所的苦难,以及种种让我们心碎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如此坚强,永不言弃。”

法蒂玛:在阿兹拉克难民营教书、写诗

在扎塔里难民营以南90公里的地方,阿兹拉克难民营驻扎在一片荒原上。此处难民营的建立是为了容纳2014年蜂拥而来的叙利亚难民。该营地有35752名居住者。

今年50岁的法蒂玛在2016年与她的4个孩子和母亲从叙利亚阿勒颇逃亡到约旦。“我再也不能忍受无处不在的枪声、死亡、战争和毁灭了,”她说,“我抛下了我所拥有的一切,我的梦想、回忆和朋友,举家前往未知的世界。这是我做过的最艰难的抉择之一。”

长途跋涉之后,法蒂玛患上了慢性病。她的病情使她十分恐慌,担心自己因此不能找到工作。自从几年前丈夫去世后,她便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在来到约旦之前,法蒂玛在叙利亚曾是一名具有17年教龄的教师。

“当我看到绿洲中心有一个教师的职位空缺时,我立马就申请了,”法蒂玛说。“在叙利亚的时候,我所任职的学校被炸弹袭击了,我就在自己的家里开设了一间教室,能容纳40个孩子。我每周3天给他们免费上课。”

通过联合国妇女署绿洲中心,法蒂玛每天教授阿拉伯语和英文扫盲课,课上一共有40个学生。这一由志愿者推动的项目不仅能帮助她满足家中的经济需求,项目中的定期心理咨询还能帮助她建立自信和自尊。

现在,文学也成了法蒂玛的情感宣泄口。通过诗歌写作,她努力讲述自己的故事,并希望能借此激励其他人。

莫娜:在卡拉克当裁缝,梦想开一家自己的裁缝店

大约84%的叙利亚难民居住在约旦城区和郊区分布的聚居区内。39岁的莫娜·阿罕默德·阿尔奇克拉在叙利亚武装冲突开始时,决定离开叙利亚的家乡达拉,来到约旦郊区的卡拉克省。

“你永远无法想象战争的惨烈,除非你真正经历过,”她说,“我希望世界上没人需要经历这种苦难。当你完全迷失时,想要重新开始真的太艰难了。”

过去7年中,莫娜和她的9口之家一直居住在卡拉克。但由于卡拉克地区缺少完善的托儿政策和公共交通系统,她之前一直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想找到能适应女性和她的家庭需求的工作很困难。我的长女因为患有精神疾病需要人照顾,所以我也不能到很远的地方去工作。”莫娜解释说。

今年,莫娜在卡拉克联合国妇女署绿洲中心得到了人生中第一份裁缝的工作。她正在学习缝制校服,这些校服之后会分发给一些负担不起校服的底层家庭。

“通过绿洲项目以及它提供的一些服务,我现在能享受到托儿服务和交通津贴,也能在经济方面支撑我的家庭。”莫娜说。

“在我所居住的社区中,很多叙利亚难民女性都认为自己身为女性不应当参加工作。然而,得到这个机会后,我想传达给她们一条信息:女性可以并且理应为她们的家庭出一份力。”

莫娜是这一难民聚居区内,从试点的绿洲中心项目受益的212名女性中的一员。约旦社会发展部与联合国妇女署携手,在难民聚居区开设了8个绿洲中心,为处于弱势的叙利亚和约旦女性创造提供生计的机会。

绿洲中心项目是一种整体性方法,它不仅解决了经济参与所需的即时技能,而且还解决了阻碍妇女赋权和她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更广泛的社会障碍。

“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能拥有我自己的裁缝店。现在我已经学会了裁缝的技能,我在家也买了缝纫机,甚至还在教我丈夫如何缝衣服。或许有一天,我们真的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家族裁缝铺。”莫娜说。

上篇:没有了
下篇:“舒适角”的黑色哀吟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