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8/20190820c1011f0872fa46198b579563346b3ef6.jpg
由当地大中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正在给小同学们讲解自然知识。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许真学/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08/20/062705.html

等待处理…

重庆北碚让爱“无差别”

与困境儿童共跑成长“马拉松”

2019/8/20

由当地大中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正在给小同学们讲解自然知识。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许真学/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许真学

□ 李伶俐

“今年海洋就18岁了,他正式成为大人了,让我们一起祝福他。”8月15日,重庆市北碚区“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启动仪式暨“点亮心灯·让梦飞翔”公益活动在重庆自然博物馆举行。活动上,18岁的海洋在同伴们热烈的掌声中,与爱心妈妈黄群紧紧拥抱。

在北碚区,与海洋一样被爱心妈妈的爱包围着的还有37名孩子,他们最大的18岁,最小的4岁,因为各种原因,他们成为困境儿童。为关爱这群孩子,北碚区妇联招募了爱心妈妈,对孩子们开展一对一长期关爱帮扶,并通过项目化服务,温暖孩子们的成长路。

一对一关爱 三级网保障

澄江镇民权村妇联主席彭红经常代表村委会给小琪家送关爱,内向、不愿意与别人交流是她对小琪的印象。小琪母亲离家、父亲过世,多年来小琪与奶奶相依为命。2015年,北碚区妇联招募爱心妈妈时,彭红便主动与小琪结对,成了孩子的爱心妈妈。

现在,11岁的小琪已是家里的小小男子汉了,背米背菜,减轻奶奶的负担,在街上碰到彭红买菜,小琪也总是上前帮忙提,他们俨然一对亲母子。

北碚区妇联主席潘红说,在招募爱心妈妈与困境儿童结对帮扶的同时,北碚区还构建起了区、街镇、村社三级工作网络做保障,实行卡片分层管理制度,由街镇建立并管理困境儿童个人卡片,确保纵向贯通。

及时心理干预 帮助孩子走出阴霾

17岁的小米和妹妹是一对孪生姐妹,父亲过世,母亲也离家出走,两姐妹一直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过世后,一家三口依靠低保维持着生计。小米经常和朋友发生冲突,不信任人。了解到小米的情况后,心理咨询老师迅速介入,引导孩子总结自己在人际交往上存在的问题,让她意识到自己也可以是爱的源泉。

在关爱困境儿童中,北碚区积极探索困境儿童家庭教育的新模式,将困境儿童家庭教育作为全区家庭教育的三条主线之一,以项目化、公益化的形式与区教师进修学院联合推进“北碚区困境儿童家庭心理关爱”项目,项目规划5年。项目按“定期团辅+学校实需个辅+心理健康辅导员对结爱心妈妈和监护人”模式推进,建立起困境儿童心理关爱的个体化和常态化机制。

潘红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每年北碚区妇联都会通过活动,对参与的困境儿童进行全面的心理测评,对于测评中发现的心理问题儿童,区妇联及时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采取个案辅导等形式进行干预。

截至目前,北碚区已开展了4次团辅,21人次个案辅导。

“无差别”对待更有爱

记者了解到,2018年以来,北碚区妇联还尝试推动了一项计划——“困境儿童碚城关爱计划”。“我们在这个计划里,营造出一个‘无差别’的环境,让困境儿童以‘一样的身份’参与各项活动。”潘红说。

今年5月,北碚区举办了“碚城四季·家风徐来”家庭教育主题活动活动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组队参与角色扮演,困境孩子没有被特殊对待。活动中无差别对待,但活动背后是留名额式“有差别”的爱。

“我们希望通过一次次无差别参与各项活动,让他们不把自己当作特殊的一类人,增强他们融入陌生环境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潘红说。

上篇:联系“零距离” 服务“精准实” 关爱“无缝隙”
下篇:让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高高飘扬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