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学院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域拓展乡村振兴战线,带来的不只是乡村振兴学术研究平台的提升、乡村面貌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增加,就连村民的精气神儿都有了极大改观。
● “同济-黄岩”模式引领的高校人才下乡,极大地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截至2019年7月底,学院共接待考察调研团109批次、2775人;共有35批次、1605名学员参加培训。
规划改造后黄岩旧村变美景。 (资料图片)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改改
□ 黄悠
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三农”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国各地掀起了乡村振兴热。然而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有了精力往哪儿使,有了资金怎么花,通通需要智慧和谋划。但这也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大难题。乡村振兴之路到底应该如何走?2018年2月6日,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成立的全国首家乡村振兴学院——“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正在探索一条新路径。
找特色,挖底蕴 小山村“起死回生”
宁溪镇乌岩头村在成为杨贵庆教授的试验田之前,是个名副其实的空心村。村子地处黄岩西部山区,三面环山夹一谷,交通不便,经济落后。20世纪80年代起,村民纷纷外出打工,到2014年前后,村里只剩下10多名留守老人。依旧是民国时期样貌的民居,斑驳破败,自诉着它的沧桑。
“可能10年、20年之后,这个村就会被山林覆盖,不复存在了。”此情此景,让宁溪镇党委书记胡鸥很是担忧。
正是通过杨教授这位“神笔马良”的妙手,乌岩头村才得以“起死回生”。
杨教授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7年前,他开始带领着矢志“美丽乡村”的师生,年年到黄岩进行乡村调研。并于2018年2月6日,促进成立了全国首家乡村振兴学院——“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这所学院致力于打造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实践指导及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学习教育平台,杨教授任该院执行院长。
“新乡土主义”理论畅想是杨教授手中的“神笔”。这一理论的实践,是他多年靠脚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
找寻乡村特色,挖掘文化底蕴,因村施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杨教授反对大拆大建,并且总说,乡村振兴时要避免“破坏式建设”。“民国印象”是他为乌岩头村挖掘的文化定位,村里的民国民居得以最大限度保留。现如今,这成了乌岩头村最鲜明的特色。
同时,提高乡村生活的宜居性也是题中之意。黄岩区、镇、村三级联动,斥资升级乌岩头村的配套基础设施,管线入地、排污纳管,公交车通到村口……乡村脱离了脏乱差、落后贫穷的刻板印象,与城市生活的便捷性无异。
而徜徉在乡村中时所体验到的舒适感,则体现在角角落落,每一处细节之中。比如,村里的游步道,中间铺石板,两侧用石头,既方便女士穿高跟鞋行走,又不失野趣;放弃不锈钢材质,选用竹竿当栏杆,既物美价廉,又与乡村气质相得益彰。
如今,行走在乌岩头村,一边仿若是石墙黑瓦的穿越时光之旅,一边是清澈见底,泉水潺潺的田园风情。游客们常常感慨,这才是记忆中的乡愁,才是原汁原味的乡土,才是别具味道的乡村振兴。
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学院成立后,乌岩头村成为学院的南校区。每次培训,已接受过理论教学的学员们都会被带到这里,现场观摩、实地取经,切身感受柔性规划在乡村振兴中的细致落地。
乌岩头村的悄然变化,首先将外出的本地人吸引了回来。2017年,响应乡村振兴号召,毛云贞和丈夫陈元彬决定返乡创业。
打开乌岩头村一家家农家小院的木门,内里别有洞天。或是民俗博物馆,或是民宿,或是茶吧……这些业态的加入,仿佛旧瓶里装了新酒,丰富了乡村附加功能,提升了乡村的新鲜感。
村里的第一家民宿就是陈元彬家开的。民宿名唤“竹隐泉”,占地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是一套具有明显民国风格和乌岩头原始村落风格无比契合的小院子。“我们翻新老宅时,房屋的建筑风格就受到了杨教授的启发。”毛云贞笑着说道。
成为乡村振兴学院南片区后,乌岩头村几乎每周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调研学习团队到访,周末游客的身影也源源不断。别具一格的乡村小院加上乡土气息的农家小菜让来到乌岩头的客人越住越有滋味,一来二去,竹隐泉民宿便火了。毛云贞的竹隐泉每个月经营性收入达到了上万元。
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植入当地产业,农民得实惠,如此这般,乡村振兴之路将会走得更远。这点,头陀镇白湖塘村的蔡蕙蕙深有体会。
黄岩有着百年榨糖历史,尤其是“头陀红糖”“澄江临古红糖”的传统榨糖制作工艺,已被列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近些年,一方面,不法商家以次充好导致古法红糖商誉受损,另一方面,顾客们也苦于难以寻到正宗的古法红糖。
然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一切问题都逐步迎刃而解。乡村振兴学院设有16个现场教学示范点,头陀镇白湖塘村、澄江街道凤洋村位列其中。到教学示范点现场学习,也是学院培训班课程之一。
随着示范点带来的名气越来越大,带来了乡村旅游热。这股旅游热带火的不仅是农家乐等传统餐饮旅游业,还令村里的红糖产业焕发新生。
白湖塘和凤洋两村周边种植甘蔗面积达上万亩,甘蔗种植户数百户,每年冬至后整块区域都飘散出浓浓的红糖香气。闻香而来的游客们对本地的古法红糖也大加赞赏。
创业女能手蔡蕙蕙从中看到商机,作为一名大学生却毅然回到乡村干起了“农活”。她带动周边糖农改进炉灶,提高出糖率,洁化加工车间,把以前“见不得光”的作坊式制糖转变成可供亲子游、观光游的趣味制糖。同时积极主动学习培训,把文创理念和乡愁故事融入红糖中去,提高红糖的附加值。一时间,红糖供不应求,成了黄岩的明星产品。
“我现在越来越关注传统工艺,希望这片土地送给我们的礼物随着乡村振兴的到来而愈加熠熠生辉。”蔡蕙蕙满怀信心地说。
学院模式引领高校人才下乡
乡村振兴学院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域拓展乡村振兴战线,带来的不只是乡村振兴学术研究平台的提升、乡村面貌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增加,就连村民的精气神儿都有了极大改观。
以往乌岩头村的村民出去,总觉得自己是从穷村出来的,脸上无光。现在外出,会大大方方地主动发出邀请:“到我家去做客哟”。
在学院的北校区——屿头乡沙滩村,村里的三径书屋,除了来往的游客,附近的村民都会忙里偷闲地来这里看看书,聊聊家常。
“最近家里想把老房子装修一下,我来这里找找书看看式样,让师傅可以学着做!”沙滩村的妇女黄文青说。
把学院建在乡野之中,把课堂开在田间地头,“同济-黄岩”模式引领的高校人才下乡,极大地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截至2019年7月底,学院共接待考察调研团109批次2775人,共有35批次1605名学员参加培训。
如何复制这一模式,将正确的乡村振兴理念和审美播撒到祖国更广阔的天地,充足的人才是关键。
去年底,教育部下发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计划出台后,各高校积极响应,现已有30余所高校制定了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方案,13所高校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
目前,杨教授根据乌岩头村和沙滩村乡村改造后的整体效果,正在编制《乌岩头国家传统村落规划》,预计今年年底出台。
杨贵庆教授(右二)在黄岩指导乡村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