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8/pc20190814c5f1900caaff468b9f632fcb80c6fe1d.jpg
作为一个出生在雅安的人,从这里经过了数次,却在几十年后才窥见蒙山茶的真正面目和价值。不由得想起苏轼的那两句诗:“不识庐山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08/15/062533.html

等待处理…

蒙山顶上茶

2019/8/14

作为一个出生在雅安的人,从这里经过了数次,却在几十年后才窥见蒙山茶的真正面目和价值。不由得想起苏轼的那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好些时候我们容易忽略自己的好东西,而盲目相信远处的风景更美,外来的东西更好,其实是一种文化上的不自信。

这个下午的茶饮好酣畅,喝得人似乎眼都亮了。

■ 朱钦芦

老友罗君亲自驾车,我们一行游历了成都远郊县的两个古镇,最后来到了雅安名山县的蒙顶山。我只知道这是一个盛产茶叶的地方,但不知道其有什么品牌,也不记得是否喝过这里的茶,其他方面更是一无所知了。山路极狭,而且没想到从半山腰开始,我们进入了云遮雾罩的环境里。好在这里来往的车辆稀少,罗君亦是“老司机”,经过一段盘山路后,安全地到达了缆车乘车处。

从缆车里往外看,一垄垄、一层层的茶树环绕着山坡,望不到起点,看不到尽头。罗君说,正是因为多雨多雾的气候特点,赋予了蒙顶山茶叶的特殊口感和有益物质含量。从缆车里出来,虽然地面仍是湿漉漉的,但白雾不再那么浓厚了。行不多时,迎面石阶上一座朱砂色的山门,其上有副对联: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一边走一边琢磨这对联,觉得如果撇开平仄不说,下联如果用“蒙顶山上茶”,字面对仗上似乎会更工整一些。沿石阶而上,到了一处平台,有12株既高且粗的大树(后来得知为千年古银杏)矗立两侧,蔚为壮观。平台上是座殿宇,上书:天盖寺。走进去,供奉的塑像却是一副凡人衣着,心中有些不解。

沿着殿后的山路继续往上走,路旁有一眼用石围栏护着的井。此井有盖,且浮雕盘龙。井后岩石上刻有“甘露”两个大字。继续前行不远,看到一处石板围起的小院,院门上有三个大字:皇茶园。院墙低矮,站在外面就能一览无遗地观看小院——里面除了七株茶树外,别无它物。端详了半天,我也没有觉出这七株茶树与其他茶树有何区别,但是旁边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却把它的身份定了位:茶马古道·皇茶园!心中大异,遂打开手机搜索这一路走来的疑问。

原来,天盖寺里的塑像纪念的是一位叫吴理真的西汉农人,他被认为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个种植茶树的人!那口井是当年他浇灌茶树以及在山上生活的水源。而这七株茶树,据说就是他在西汉甘露三年种下的。因为其炫目的历史和特殊口感,这里的茶品后来被视作“极品仙茶”而成为贡品,做了历朝历代的皇家祭祀的专用祭品。猛地似乎醒悟了人家那个对联为什么要用“顶上茶”而不是“山上茶”去对“江心水”——江心水自然是煮茶最好的水源,而在满山都是茶树的蒙山,只有这山顶上的七株茶是最珍贵的呀!

初步了解了蒙山及其蒙山茶后,一下来了劲头。罗君看我这么感兴趣,便说,走另一条道还可以看到吴理真居住过的石屋和他妻子的塑像。石屋面积只有区区几平方米,但沉重的石门还可以闭合。我严重怀疑这是后人所建。而他妻子的塑像则更明显反映出后人的意愿——这是一尊仙女像,可能人们觉得只有仙女才配开创了世界茶文化的先人吧,因此杜撰出了一个河神女儿嫁茶祖的故事。不过,吴理真世世代代的乡亲们种植出的这满山遍野的蒙山茶可是实实在在的。

下得山来,兴犹未了,于是我们又驱车赶往名山县城里的蒙山茶文化纪念馆。这里,文字、图片和展品清楚地记载了蒙山茶自西汉以来受到的各朝各代的重视,以及著名的古代医家和诗人对蒙山茶的评价。惊喜的是,在这里看到了毛主席1958年在成都会议期间手书的对蒙山茶的一条指示:“蒙山茶要发展,要与广大群众见面,要和国际友人见面。”意外的是,这里有一条重要信息: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蒙顶山召开。与会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茶业组织、茶文化团体和相关国家的茶产品管理部门在会上共同发表了一个《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承认了公元前53年雅安人吴理真在蒙顶山种下的七颗茶树首开了世界人工种茶的先河。此外,还有一则信息让我感兴趣:世界上许多语言例如日、韩、俄、波斯等关于“茶”的发音都来源于汉语的“茶”。

不得不承认,这趟游览的价值远超我的期待。但是感到有些惭愧的是,作为一个出生在雅安的人,后来因私因公也从这里经过了数次,却在几十年后才窥见蒙山茶的真正面目和价值。不由得想起苏轼的那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能认识上就有这么个怪圈,越是凑得近的事物,越不容易认识得明白。例如,地球是个什么样?只有在太空中,才可以看到它原来是个蓝色的美丽球体。这些年不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吗:一出国更爱国。一个道理。

回到北京后,我把罗君的朋友所赠的蒙山茶送了一小盒给对品茗很讲究的东邻太平君。太平邀我同饮,并连称“好茶!好茶!”听我谈到这一行的感受,太平评价说,好些时候我们容易忽略自己的好东西,而盲目相信远处的风景更美,外来的东西更好,其实是一种文化上的不自信。品茗间,做导演工作的太平告诉我,他们正准备拍摄一部根据史实编写的四川藏茶的电视连续剧。是雅安的藏茶吗?我问道。对四川并不熟悉的太平犹豫了一下:是……对!是雅安的藏茶!我告诉他,藏茶也是蒙顶茶的一个品种。事实上,从宋神宗朝开始,蒙山茶就被指定为茶马互市之用,因此雅安也成为茶马古道的一个起点。

应我的要求,太平把即将拍摄的片子内容大致介绍了一下:近代以来,英国殖民者加紧了对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经济上的掠夺和文化上的侵略。他们把我国的优质红茶大量在南亚殖民地种植后,高价出口到中国的西藏。为了排挤藏茶,独霸市场,切断雅安通向藏区的茶马古道,他们勾结匪盗杀害驮工,抢走藏茶,千方百计地破坏中国内地和西藏的联系。雅安和藏区的人民针对他们的阴谋诡计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你看看:本来是你的好东西,结果改头换面变成他们的好东西返回来抢占你的市场。而且,如果他们切断了我们和藏区的茶马互换,不也就部分切断了我们和西藏的文化联系、政治联系吗?”太平几句话点了这出电视剧的题。

这个下午的茶饮好酣畅,喝得人似乎眼都亮了。

上篇:没有了
下篇:渴望“粉色车厢”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