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8/20190813db152103b41c4d458d9906b030f743b5.jpg
3月6日,工人在葫芦岛益丰(集团)运动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加工泳衣。 新华社记者 潘昱/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贾莹莹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08/13/062482.html

等待处理…

“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辽宁:

老工业基地奏响振兴最强音

2019/8/13

3月6日,工人在葫芦岛益丰(集团)运动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加工泳衣。 新华社记者 潘昱/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贾莹莹

1977年,28岁的卢思杰随丈夫搬入了位于辽宁沈阳铁西区的工人村,在那个大多数家庭都居住在简陋的平房的年代,她们一家成了众多人羡慕的对象。回忆起当时的“高光”时刻,卢思杰骄傲地说:“刚搬到工人村,心情别提有多美了,要知道当时只有劳模和优秀家庭才能住进来!”

始建于1952年的工人村是共和国最早的工人住宅楼群,占地73万平方米的5个俄式红砖建筑群为广大职工改善了居住环境。卢思杰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用“高楼平地起,条条柏油路;路旁柳成荫,庭院花姿俏”来描绘当时的工人村再贴切不过了。

工人村是辽宁省工业辉煌最有力的见证者。“一五”时期,新中国156个重大项目中24个落在辽宁。全国17%的原煤、27%的发电、60%的钢产自辽宁,第一炉钢、第一架飞机、第一艘巨轮等1000多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都诞生在辽宁,因此辽宁也有“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长子”的美誉。辽宁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物资和装备,输送了大批人才和技术,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辽宁,各种矛盾和问题相继出现。勇于自我革新的辽宁人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姿态开始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致力于搞活国有企业、让老工业基地换发新活力的历程中,走过了一段艰辛的求索之路。

以创新引领振兴,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是制约辽宁发展的最根本问题,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之路上,辽宁坚持以改革创新引领全面振兴,牢牢牵住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聚焦薄弱环节,啃最难的硬骨头,下大力气补齐体制机制短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按照党中央对辽宁的定位,辽宁将“一带五基地”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辽宁将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着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

在这场加速产业、环境、文化和民生升级的振兴之路上,被誉为“东方鲁尔”的铁西区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轨迹。2006年,铁西完成老工业区调整改造的阶段性任务,打造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建筑产业核心区。如今,智能化、现代化是铁西的代名词,烟囱林立的工业区转变成为幸福生态文明的铁西新区。

2007年工人村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动迁改造,卢思杰一家从两家共用一个卫生间的30平方米老式住宅换成南北通透60多平方米的新居。伴随着工人村的整体拆迁,大型污染工厂的外迁和工业智能化升级,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鸟语花香的社区环境。

如今已经退休的卢思杰每月拿着2000多元的退休金,闲暇时间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活动、就餐,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晚年生活。

以保障民生作为出发点,在绿色经济中提升幸福指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正处于滚石上坡,爬坡过坎的辽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把有限的民生资源用在刀刃上,不断持续地深入推进棚户区改造深入,数百万群众喜迁新居。去年辽宁全省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达到74%,逐年提高基本养老金,实现了14连涨,连续多年实现新增就业40万以上,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7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

“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126万减到去年底的13.02万,贫困发生率由5.4%下降到0.6%,今年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辽宁省主要负责人表示,辽宁有信心、有决心打赢这场惠及民生的脱贫攻坚战。

“49年前,我嫁到大梨树村,全家忙活一年就剩下几百块钱。现在儿子在村里干工程,媳妇在村里办的酒店上班,真是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与共和国同龄的大梨树村民王淑兰站在自家的两层小楼前,一边悠闲地扇着扇子乘凉,一边细数着村里和家里几十年的变化。

在老书记毛丰美的带领下,位于辽宁省凤城市的大梨树村仅用了10多年时间,实现全村改造荒山整修梯田1.6万亩,整治河流14公里,修建水库5座,建成87公里的山地生态观光路。通过持续不断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辽宁的乡村留住了原生态的鸟语花香和田园风光,带动乡村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

辽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强农,唱响“开放曲”、打好“绿色牌”,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理念干到底,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通过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风景变成产业,让绿色变成财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辽宁的广阔大地上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2.53万亿元,是1952年的214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8万元,是1952年的94倍。人民生活水平发生着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即将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迎难而上、砥砺奋进,辽宁人将秉承“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的辽宁精神,再次书写辽宁历史新篇章。

上篇:没有了
下篇:严厉谴责香港极少数暴徒投掷汽油弹袭警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