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8/20190809ced6d35f3d424072a12ad9ad5810e45d.jpg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一团四连贫困户依马木·哈力克(右一)和家人在自家葡萄棚下。 新华社记者 潘莹/摄 □ 中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08/09/062372.html

等待处理…

老一辈扎根兵团,新一代前赴后继

铸剑为犁到天山 安边固疆写辉煌

2019/8/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一团四连贫困户依马木·哈力克(右一)和家人在自家葡萄棚下。 新华社记者 潘莹/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王江平

“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若问军垦战士想的是什么,祖国的繁荣昌盛是我最大的欢乐……”这是新疆兵团人的歌,是发挥兵团特殊作用的宣示,是兵团人无私奉献的心声。

8月6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六一团六连护边员栾丽丽告别丈夫和孩子,和其他7名女护边员坚守在距离连队10多公里远的护边执勤点。

“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是我们兵团人的特色,守护边疆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年轻一代要把这些优良传统传承下去。”栾丽丽说。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60多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始终发挥着“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建设大军,增进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这三大作用,在维护祖国统一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

2014年4月29日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治国安邦的战略高度,提出一系列稳疆兴疆新思想、新要求,其中“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履行“三大功能”被提出。

五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产总值不断攀升,2016年首破2000亿元大关,2018年增至2515亿元。

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必须盯紧南疆这个主阵地,加快南疆师团发展。

“我家3个人都在工厂工作,每月工资加起来上万元。”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皮墨北京工业园区新疆昆仑雷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海贝尔·塞伊迪说,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像海贝尔·塞伊迪一样,近年,新疆兵团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在产业集聚中实现了增收。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本级财政资金70%以上用于向南发展。仅2018年,南疆师市全年到位资金370.28亿元。如今,南疆师团七成以上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2018年,兵团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293个,到位资金1599.74亿元。

2013年至201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投入教育建设资金30.51亿元,目前,兵团已建成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在内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有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601所,在校生48.1万人,教育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2010年至201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实施援疆项目1918个,援疆资金达153.3亿元。受惠于援疆资金和项目,如今兵团受援地水、电、暖、气、路都通了,孩子上学、家人就医、住房不愁了,群众幸福的日子越过越甜了。

铸剑为犁再写辉煌

“始终跟着党走,把自己的工作搞好,是对牺牲同志的一种告慰。”8月6日,原359旅718团3营7连战士、今年90岁的刘聪普对记者郑重地说。

刘聪普1929年出生于山西离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49年9月10日,刘聪普跟随359旅部队西进来到天山南部的阿克苏境内,开发沙井子地区。其间和勘测队找过水源,挖过地窝子,盖过土坯房,直至1987年离休。

近段时间,95岁的老英雄张富清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作为战友,刘聪普与张富清通过手机视频,进行了一次特殊的见面,两人共同回忆70年前的战斗和互敬军礼时的情形,让人们感动不已。

同为359旅718团的战士,张富清转业到湖北省来凤县,而刘聪普则随着部队就地转业到了新疆沙井子地区,成为一名一手拿镐,一手拿枪的军垦战士。

铸剑为犁深耕天山南北,一代代兵团人艰苦奋斗再写辉煌。

“石河子从一张白纸起家,发展到现在,靠的是兵团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90岁的第一代老军垦陆振欧从建城之初,一直在石河子工作、生活。

70年前的荒凉情景,他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只有车马店、卖馕的几户人家,除了北面芦苇地,到处是荒滩戈壁。”

第一代军垦战士在当时条件下,人拉肩扛、挖渠引水、改造苇湖、开垦荒地,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纺出了新疆第一缕纱,织出了第一匹布,榨出了第一块方糖。

犁屯垦戍的巾帼力量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政干校招收的150名女兵,徒步行进在西进部队的洪流中,随后是“八千湘女”进疆,一万山东女兵和青年妇女进疆,以及全国各地妇女入疆。至1954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17.5万人中,妇女4万余人。

同时,她们被誉为“戈壁母亲”。她们始终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作为“传家宝”,在安边固疆、民族团结、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领域贤才辈出。

进疆女兵创造了新疆乃至新中国新疆历史上一系列“第一”:

第一个上共和国邮票的女拖拉机手张迪源,第一代女拖拉机手李明等姐妹,第一代女康拜因手华淑媛等姐妹……

老一辈扎根兵团,新一代前赴后继。李宝安来自甘肃兰州,两年前,他和另外4名退伍战友被一师阿拉尔市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吸引,一起来到了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疆新越丝路有限公司工作。现在他被提拔为班长,管理200多名员工。

姜道英是云南昭通人,2017年9月,在老乡的介绍下,她和丈夫一起来到兵团第三师四十一团草湖镇,成为东纯兴集团的员工。工作后,这里稳定的收入、较低的生活成本、完善的各类保障,让夫妻俩感到非常满意。如今,他们把孩子也带过来,在草湖镇学校就读。

70年,承上启下,一代代兵团人,将会把辉煌继续书写下去。

上篇: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开幕
下篇:“扶贫路”拐进村 老驿站又“活”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