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容到形式:社会性别研究的新路径》
作者:孙桂荣
本文作者认为社会性别研究在新时期文学中经历了繁富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在这其中叙事形式的社会性别研究一直较为薄弱,形式研究关注叙事人、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修辞等形式要素体现的性别权力关系,能够丰富和发展尚嫌薄弱的新世纪文学叙事学研究,为私人化写作落潮后的女性文学开拓新的话语空间,增强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理性、专业性、国际性等。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古代女性散文创作性别文化内涵初探》
作者:孙春青
古代女子创作的散文作品展示了较为丰富的女作者形象及其精神世界。明中期以后,受到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一方面明显受到注重女子创作“德性之美”的文化导向的制约,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以“重情”对“明德”的导向及其创作传统进行了重构,呈现出才德兼美、德情统一的价值取向。本文作者认为,部分女作者具有自觉的“立言”意识,希望通过文学创作称名于后世,她们对实现个体价值有潜在追求,作品表达了对于女子不幸命运的同情和悲悯,一定程度上融入了对传统女性境遇的审视与质疑。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论我国普及中小学性教育的展望与实现》
作者:刘文利 刘爽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中小学性教育发生了重要变化。本文基于当今我国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现状,从儿童发展、儿童权利、国家政策落实和国际现代化发展四个角度阐释普及中小学性教育的必要性;历数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与性有关的社会问题,分析普及中小学性教育的紧迫性;从政策支持、社会需求、国际经验、师资力量、专业支持和课程体系六个层面探讨在我国普及中小学性教育的可行性。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2019年第7期
《性别主义视域下宋碧云<啼笑皆非>汉译研究》
作者:黎昌抱 李菁
本文基于性别主义翻译理论,以宋碧云《啼笑皆非》汉译本为例,分析了性别意识和政治倾向对宋译文本重建的实际影响。文章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曲意不忠”和对身份的“叛逆重塑”对译作的实际呈现产生了较大影响,从而使时代译作得以焕发新生。
来源:《外语教学》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