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8/pc201908064613812ec34c44f6bcbd56f74958ee0d.jpg
编者按 近日,中国社会学会2019学术年会之“家庭、分层与不平等:70年的变迁”分论坛在昆明召开。老中青三代学者围绕“流动、家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08/06/062234.html

等待处理…

聚焦中国家庭多样化变迁机制及趋势

——“家庭、分层与不平等:70年的变迁”论坛之新视点

2019/8/6

编者按

近日,中国社会学会2019学术年会之“家庭、分层与不平等:70年的变迁”分论坛在昆明召开。老中青三代学者围绕“流动、家庭与公共介入”“家庭内部的资源分配与权力关系”“养老、育儿与照料”“教育、教养与阶层”“亲密关系的多元实践”“婚姻、生育决策与性别”六个主题展开讨论。论坛包含了丰富的议题和创新的方法,为家庭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平等、宽松和开放的学术交流氛围,显示了家庭研究这一领域“重新火热”的局面。

■ 张骁健

近日,中国社会学会2019学术年会之“家庭、分层与不平等:70年的变迁”分论坛在昆明召开,论坛由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家庭与性别研究室共同主办,老中青三代学者围绕“流动、家庭与公共介入”“家庭内部的资源分配与权力关系”“养老、育儿与照料”“教育、教养与阶层”“亲密关系的多元实践”“婚姻、生育决策与性别”六个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回溯了中国家庭过去70年的变迁,涵盖了诸多多元化的家庭议题。

流动的婚姻、生育与代际关系

本论坛对婚姻、生育和代际关系的讨论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流动性,不仅展现了我国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的新特点,还揭示了这些特点背后的变迁过程和历史动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陈午晴提出了对中国人婚姻的公共性价值及定位的探讨,分析了长期以来公共性的介入方式和特点,对其背后公共价值的基本认知、基本观念及其定位进行了理论分析,对既有婚姻公共介入方式的合理性进行了深入检讨。

对城乡迁移夫妻来说,个人利益逐渐让位于以孩子为代表的核心家庭利益。但南开大学讲师杜平发现,迁移家庭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实践仍然围绕夫妻轴展开,家庭经济策略成为组织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家庭劳务分工的重要依据,性别权力的重新协商对传统家庭关系和性别秩序发起挑战,使之呈现出多样性。

西南大学讲师毕文芬考察了婚姻满意度与农村生育二孩及其性别结构的关系,发现生育二孩不一定会降低婚姻满意度,只有在两个儿子都未成年时才会降低夫妻的婚姻满意度;当子女都成年后,有两个女儿的夫妇却具有较高的婚姻满意度。

此外,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刘汶蓉、硕士生李博健的研究发现,城市中产家庭代际亲密关系建构的过程也是家庭惯习的教化与传承的过程。上海大学梁小洁从家庭资源分配的角度出发,发现家庭内部的资源更倾向于子代而非亲代。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曾旭晖、硕士生李奕丰把代际关系分为紧密型、经济型、疏离型和依赖型四类,并发现代际关系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子代和父代收入以及子代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市场化、母职与性别

论坛对性别的讨论是在市场化背景下展开的,主题有二:一是市场化与母职的生成,二是市场化对婚姻关系的重塑。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刘新宇依托一个母婴微信群的虚拟民族志观察,展现在婴儿喂养过程中早期母职的生成、转变与过渡的过程,提炼并分析了生产性母职与象征性母职两种理想类型。研究发现育儿家庭一步步卷入市场中,消费主义话语渗透婴儿喂养实践,在中国社会构建起商品化养育的政治意涵。

婚房购买中的性别资本及其带来的性别不平等具有恶性循环的特征。深圳大学助理教授郑静对此进行了讨论。郑静认为现代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使部分女性重新宣扬“男强女弱”等传统性别话语,通过对传统性别观念与婚恋文化的策略性使用进而从中渔利。但这种性别资本的运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反而使男女两性都陷入了性别不平等的恶性循环。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菊华从性别和阶层视角出发,聚焦离婚率的70年变迁过程和其中的性别差异。尽管男性的离婚率始终高于女性,但女性的离婚率上升更快,且阶层差异十分凸显:阶层越高,“女性主导”的特征越强,离婚成为赋权女性的一个显性表征;而阶层越低,男性的离婚率越高。

照料、教育与不平等

家庭中的阶层与不平等问题主要围绕养老、育儿和教育问题展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唐灿从阶层视角对养老问题进行了理论梳理,从中西和历史方面对不同阶层的养老意涵和养老状况进行了综述,尤其是对于贫困的论述,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养老问题研究的方向所在,关注老年群体所处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重视其背后更深刻的社会问题。

养老院女护工的家庭责任如何影响她们在城市的照料工作,以及她们采取的应对策略?中山大学副研究员钟晓慧研究发现家庭责任既激励养老院女护工在城市努力从事护理工作,也导致她们无法在照料行业规划长远发展。同时,在社会照料体系缺位的情况下,作为家庭照料主要承担者的女性,工作和家庭冲突严重,并且养老机构难以与女护工建立长远的工作契约。

现代社会中家庭亲属网络仍然对个体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南京大学教授吴愈晓、博士生张帆发现,与祖辈同住的学生的学业表现要优于未与祖辈同住的学生。且来自低社会阶层家庭和非双亲家庭的学生从与祖辈同住中受益更多,与祖辈同住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亲子间家庭社会资本这一机制作用于学生的学业表现。

亲密关系的多元实践

论坛对另类的亲密关系亦展开深入探讨,包括同性恋、同居和交友等议题。

华东师范大学的魏伟教授关注同志跨国利用辅助性生殖技术达成生育目标的新的家庭实践和现象。基于中国大陆同志跨国代孕的经验研究,魏伟发现在实现生育目标的道路上,同性恋特定的社会经济地位帮助他们协商和克服面临的各种生物、制度和社会障碍,同时中国崛起也为这些生育实践提供了富于张力的前提条件。

城市青年同居生活中的经济行为与亲密关系的互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于志强的关注点。他从主体性实践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同居青年的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发现,经济行为与亲密关系并非呈现二元对立的割裂状态,经济行为在介入个体私人生活时并未对亲密关系造成侵蚀;相反,个体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可以驾驭经济行为的能力。

上海大学张雪松和计迎春教授从中国独特的家庭文化出发,探究这种文化如何影响同性恋子女出柜,研究父母亲和不同性别的同性恋子女的互动,进一步探讨“接受”子女的同性恋身份对于不同的父母有什么不同的含义,揭示出多元亲密关系实践的背景下代际关系变化的社会机制。

本次论坛为家庭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平等、宽松和开放的学术交流氛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家庭社会学专委会理事长吴小英在总结中指出了论坛参与者的两大特点:一是性别结构趋于均衡,二是年龄结构跨越了老中青三代,男性学者和年轻学者的加入为家庭社会学研究带来了新鲜的议题和视角。总的来说,论坛包含了丰富的议题和创新的方法,显示了家庭研究这一领域“重新火热”的局面。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

上篇:没有了
下篇: 长谷川逸子:建筑是人造的自然风景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