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韩亚聪
44岁的刘芬正在经历人生的两个大变化:从村民到市民、从农民到工人。
在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凤翔社区,和刘芬有着同样经历的妇女有上千人。这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正在努力做好移民搬迁的“下半篇文章”,让妇女和家庭适应新生活、享受新生活。
贵州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强度最大、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至今共完成搬迁任务188多万人,其中有80多万名妇女和刘芬一样,已经迁出“穷窝窝”,走进新生活。
“搬是搬出来了,怎么让她们适应新市民生活,生活和内心都稳定下来,是个大挑战,妇联组织作为‘娘家人’更是责无旁贷。”凤翔社区书记、妇联主席游绍英说。
在贵州扶贫搬迁安置点妇联组织覆盖率达100%的当下,凤翔社区只是妇联深度参与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
2018年起,贵州全省上下大规模开展后续扶持工作。贵州省各级妇联按照全国妇联“巾帼脱贫行动”助推精准脱贫的工作要求,坚持“强妇建助发展”,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中彰显“她力量”,越来越多的妇女和家庭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
思想和家庭一起搬出“穷窝窝”
参加工作第三年,“90后”女干部游绍英接到一个让她感到“压力山大”的任务——负责凤冈县凤翔社区的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这是凤冈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涉及全县13个乡镇的6432名贫困群众。
“初进凤翔,这里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浆满地。新的社区,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游绍英说,从购置第一套办公桌椅到一点点兴起这个“家”,那段日子累并快乐着。
2018年1月20日,第一批搬迁群众入住新家,看到他们领到钥匙后的高兴劲儿,游绍英也激动地直抹泪。
“搬是搬进来了,咱们这些可爱的新市民们的一些行为习惯和所思所想与他们新的身份并不搭配。”游绍英说,搬迁初期,很多人不会开防盗门,把钥匙拧断在别人家锁里的事经常发生;很多老年人因不会使用带童锁的电暖炉而常常挨冻;有居民不会使用抽油烟机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这种家长里短的麻烦事儿,随时都在上演。
“面对这些无法想象的窘状和不文明行为,我们通过手把手教、不厌其烦讲,设置‘荣誉墙’、订立居规民约、组织文化活动,一点一滴引导纠正。”游绍英说,在这其中,妇联组织和妇女群众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各个搬迁点组织妇女开展工作的基础上,为了更好推进妇女脱贫、妇女发展工作、提升家庭文明水平,2018年11月,贵州省妇联、省生态移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强妇建助发展”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妇联在安置点灵活多样加强基层阵地建设,激活神经末梢,为妇联发挥作用、开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做好让居民尽快融入市民生活的“文章”,贵州各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有了“娘家人”的倾心付出。
今年1月,凤翔社区召开社区妇女代表大会,选举游绍英为妇联主席,7名妇女代表任委员,还选举了29名妇女楼长,建立了社区“妇女之家”、妇女服务岗位台、志愿服务队。
开展感恩教育、传递党的声音;以院坝居民会、促膝家庭会等形式推动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升妇女“持家、发展、家教、”能力;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巾帼达人”……“如今社区妇女思想正在转变,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游绍英说。
备足搬迁妇女发展“工具包”
300多公里外的安顺市镇宁县,也在进行着一场易地扶贫搬迁“巾帼战”。
在易地扶贫搬迁景宁小区安置点,当地妇联配合相关部门全面整合具有地方特色的雕、织、绣、染、画等相关企业,打造“民族文化产业街区”,建立了一个集民族文化展示和展销体验为一体的综合馆,安置点的广大妇女因此受益。
不仅如此,当地还建立起良性利益链接机制,制定一户企业带动25户贫困妇女的就业计划,形成“公司+政府扶持基地+绣娘+贫困户”的发展格局,直接带动了200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就业。
47岁的王晓芬曾是镇宁县六马镇岜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作为易地扶贫搬迁户搬迁到景宁小区后,利用自己在刺绣方面的技能,组织搬迁点妇女集体生产。在妇联的帮助下,今年3月,她成立民族十字绣加工厂加入“锦绣计划”,带领70余名安置点妇女实现了“楼上带孙子、楼下挣票子”。
据了解,为了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中精准施策、精准发力,贵州省妇联制定了详细的任务书和路线图,备足了贯通技能培训——产业培植——就业扶持的妇女发展“工具包”,努力提升搬迁妇女的就业增收能力。
同时,贵州省妇联联合扶贫、人社,整合政府培训资金开展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妇女的技能培训,实施“三女”(锦绣女、家政女、持家女)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帮助5万多名妇女掌握一门就业技能。
从没想过能够拿工资的刘芬,正享受着在家门口就业的幸福。
在凤翔社区引进的永羚鞋业制品厂车间里,刘芬和几十名姐妹一起忙碌着,在这里,她们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住在140平方米的楼房里,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心里感觉很高兴。”刘芬说。
“30多万双手套出口英国、两万多双编织鞋出口韩国、17万套服装出口中东、200多万双鞋销往省外……谁会想到这些产品全部出自300多名识字不多的留守妇女之手!”游绍英说,为解决就业,社区分期举办小吃、缝纫、家政等培训班,同时引进6家小企业落户社区创业园,解决了370多人就近就业。
提升妇女持家发展家教“行动力”
遵义市妇联副主席辛利常常在移民搬迁点调研、培训,今年已经去过10多个搬迁点,对于新市民们思想转变的重要性,她感受颇深。“这需要我们通过扎实的工作和培训,打破一些人等靠要的思想。”
“因为妇女群众对于妇联还是信任的,只要我们认真努力开展工作,从妇女群众关心的点滴小事做起,就能够起到比较好的影响和带动作用。”辛利说,“持家、发展、家教”三项能力提升工作,正帮助搬迁妇女实现尽快转变新身份、适应新环境、开启新生活、得到新发展。
遵义市正安县,共有27个安置点,安置群众8516户近4万人。在这里,“持家、发展、家教”三项能力提升培训越来越深入人心。
在安置点上,正安县妇联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实地指导搬迁妇女正确认识、打扫好家庭卫生,从勤奋上进、爱惜财物、操家理财等方面引导妇女提升发展能力,通过实例讲授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2018年以来,县妇联还联合黔灵女家政公司,针对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妇女集中开展讲座培训和实操培训,2000余名妇女获益。
据了解,贵州省妇联以提升搬迁妇女能力为抓手,确保搬迁妇女真正融入城镇新生活。根据安置点贫困妇女的需求,采取“妇女点单、妇联配菜”方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开展“三女”培育工程,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乡村振兴、餐饮服务、庭院美化等培训,提升搬迁妇女自身技能,引导她们建设新生活、融入新生活。
贵州省妇联副主席肖勤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贵州省妇联以家庭建设为抓手,在各安置点全面铺开家庭建设工作。为培育好家风,在安置点全面开展“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评选活动,以好家风滋养子女,增进搬迁家庭的家国情怀;为涵养好家教,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儿童活动中心、妇女之家、移民夜校等载体,建设“小桔灯”亲子阅读书屋,开展家风家教、典型人物宣讲、文明礼仪培训等宣教活动,帮助搬迁妇女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搬出来’需要用心用情,‘稳得住’需要用心用力。贵州省妇联用心用力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实现‘安置’与‘安心’同在,‘安居’与‘乐业’同行,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贡献巾帼力量。”肖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