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8/pc20190802216175b578c545a89fe8243256d3f7b2.jpg
■ 尹建莉 教育有责任培养儿童某些良好的习惯,而判断一种习惯的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它是小习惯还是大习惯,是外部习惯还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08/03/062192.html

等待处理…

培养好习惯可“抓大放小”

2019/8/2

■ 尹建莉

教育有责任培养儿童某些良好的习惯,而判断一种习惯的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它是小习惯还是大习惯,是外部习惯还是内部习惯,是别人的习惯还是自己的习惯。比如,有两个孩子,一个依家长的要求,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每天按时写作业,心里却总是惦记着看电视或玩游戏,不时走神,心里痛恨作业,但也不敢离开书桌。另一个孩子可以自由安排时间,有时先玩游戏,有时先写作业,但不管怎样,都能正常完成作业,大体做到学习玩耍两不误,不用家长操心。

前者的这种“学习习惯”就是外部小习惯,也是别人的习惯。一旦外部控制不存在,这个习惯就立即消失;并且由于孩子自己的习惯没有形成,会出现失控现象,陷入糟糕的状态。后者的生活不太有规律,但他形成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内部习惯,这个习惯使得他独立,对自己负责任,即使外部条件和环境有什么变化,也能基本适应,所以他养成的是大习惯。

最理想的当然是大习惯和小习惯吻合,事实是大多数人都在用一生的时间努力进行这样的调整,不过大多数人也做不到让这二者完全吻合。

儿童最大的好习惯,是有能力也有兴趣安排自己的一切事务。要养成学习的习惯,而不是在规定时间内做出学习样子的习惯;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在教条中刻板地重复某些行为的习惯;要养成好的品行习惯,而不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世故习惯……

培养习惯的原则应顺应自然,适当推动。前四个字是培养者应有的心理基础,决定行为的大方向;后四个字是具体做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不要把“养成好习惯”这句话挂在口头上,不要在细节上和孩子纠缠。家长要体恤、宽容、信任孩子,允许他做得不好,不过分指导和控制,让他有机会慢慢练习和调整自己。一个孩子能健康自然地发展,其实就是在养成好习惯。

第二,家长要从孩子所有的坏习惯中看到自己的坏习惯,加以改善。几乎所有行动慢吞吞的孩子背后,都有个心急火燎、动作麻利的家长;所有不自觉学习的孩子背后,都有个对作业和分数过分计较的家长……如果想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先打量一下自己有没有坏习惯。

第三,欲强化某个好习惯,要用正面的或暗示的方法,杜绝批评和责罚。儿童特别容易受到暗示,也珍惜成人的赞美,他从中体会到好习惯的乐趣,好习惯就开始成为他真正的一部分了。当孩子出现马虎时,给予宽容和理解,一笑了之,或最多简单地提醒一句,让他以后细心。当孩子表现认真细致时,表达出你的喜悦和欣赏。孩子只有内心没有压力,不为自己作业或考试中的小过失感到羞愧和恐惧,不为成绩的优劣患得患失,把注意力放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他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而主动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人克服低级错误、使思维和动作精细化和准确化的过程,失误才能转化为正面经验,精准度才能慢慢提高,马虎才会越来越少。

第四,家长要有始终统一的言行,多身教,少言传。在培养孩子好习惯上,家长最有作为的办法是做个好示范,一直坚持,并且从不为此和孩子发生冲突。比如,有位妈妈从不给孩子买垃圾食品,为了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从孩子能和她一起运动时起,就坚持天天带孩子跑步或打球,遇到刮风下雨,她会在家里把餐桌搬到相对宽敞的客厅,和孩子打乒乓球,她一直用统一的言行、良好的榜样来培养孩子的饮食及运动习惯。

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关爱的方式,首先应该是尊重,而不是改造。再亲密的关系都必须建立在两者各自独立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在习惯的养成上取得进步,在生命与生命之间达成和谐。“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大法,也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高宗旨。

上篇:农家娃的“舞”彩暑假
下篇:让孩子从小学会“输得起”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