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蓝天后的苗晓红。 田梦迪/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徐旭 谢威
见习记者 田梦迪 刘昱卓
“欢迎来我家做客。”打开房门,头发花白的苗晓红面带笑容、和蔼可亲。
苗晓红是新中国第二批女飞行员,两个月前,82岁的她时隔31年后驾机重返蓝天惊艳世人。她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年轻人,鼓励更多年轻女性加入我国航空事业,被网友赞为“硬核奶奶”。
八一建军节前夕,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一行来到苗晓红家采访,听她讲述自己精彩的飞行人生。
千里挑一招飞入选
“真是喜从天降,千载难逢。”回想起当年得知招飞信息的情景,苗晓红依然激动不已。出身贫苦家庭的她,从小被寄养在济南的姑姑家。受爱读书的姑夫影响,苗晓红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高中就读于济南市省立第三中学。
虽然学生时代的苗晓红对部队并不太了解,但女飞行员这个在她看来很神圣的职业还是深深吸引了她。当年她最喜欢的两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一个女领航员的笔记》,“《一个女领航员的笔记》讲的是女飞行员成长的故事,女人能开飞机上天为国家做贡献,那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
身体瘦弱,体育一般,知道自己不具招飞优势的苗晓红还是毅然报了名。“机会太难得了,当时学校大部分同学都报了名,我就是平常心,想试试。”结果,她成为学校唯一被录取的女飞行员,那年山东省被录取的女飞行员只有8名。
然而,苗晓红并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当时的学习成绩很优秀,父亲希望我成为科学家。”梦想根植于心的苗晓红态度坚决,打起背包和新战友们一起奔赴军营,开启了她的飞行人生。
飞行生涯练就过硬技术
学习正式飞行之前,苗晓红要和战友们在飞行预校接受半年的军事和体育训练,打牢身体基本功。训练的强度和艰苦超出苗晓红的预想。“对每一个女兵来说都是挑战。晚上腿肚子像绑了铅一样,两条腿放到床上都难。”除了军事训练,女飞行员们还要参加劳动,不甘落后的苗晓红总是冲在前面。在这期间,20多位同学因各种原因被淘汰。
半年后,苗晓红和战友们转入航校正式学习飞行。1958年4月1日,苗晓红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飞行。然而出师不利,飞机着陆滑行时由于刹车太猛,飞机往前撅了一下,打坏了一叶螺旋桨。“我一下子就傻眼了,不敢出舱。”苗晓红难过地哭了。
那次事故让苗晓红背负了很大压力,再次上机,她始终放不开手脚。“一位第一批女飞行员大姐对我说,再不敢飞就当不了飞行员了。教员也鼓励我要放开飞。”在大家的疏导鼓励下,苗晓红终于放了单飞。
航校毕业时,苗晓红被评为五好学员,还立了三等功。立功的喜报送到家乡,已经两年半不理她的父亲露出了笑脸。
1958年年底,苗晓红从航校毕业,正式开始了飞行生涯。30余年的飞行生涯里,她曾多次执行重要转机及战备运输、抢险救灾等飞行任务,也经历了不少出生入死的时刻。凭借出色的飞行技术,每次她都能圆满完成飞行任务。
重返蓝天梦再次燃起
“按照规定,女飞行员是50岁停飞,我51岁停飞,说实话,心有不甘。”1988年,停飞后的苗晓红在部队资料室帮忙整理资料。一天,她看到一篇新闻报道,讲的是美国女飞行家埃德娜80岁高龄时参加飞行表演比赛,在一次古典飞行比赛的7个项目中获4项第一。
“看来飞行与年龄无关。”苗晓红感慨。
1989年,苗晓红正式退休。闲不住的她经朋友邀约到其公司帮忙。1995年,在老伴何孝明的鼓励下,苗晓红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出版了纪实自传《我是蓝天的女儿》。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本书出版后社会反响很好,这让她萌生了为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写书的想法。
“这是一批从艰苦中走来的女飞行员,她们的精神值得传承。”在创作《共和国首批女飞行员》这本书时,苗晓红的右腿骨折,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动。曾做过部队宣传干事的何孝明代替她到全国各地去拜访第一批女飞行员。
“天津、广州、武汉……他都是坐火车去拜访,回来后给我素材。”苗晓红夫妇的行为感动了第一批女飞行员,她们纷纷提供了自己的资料和故事。
“有一位老大姐在澳大利亚,我们就通过打长途电话采访。还有一位去世的老大姐,她儿子把母亲去世前写的自传寄给我们。”2011年,《共和国首批女飞行员》正式出版。
写作开阔了苗晓红的视野,“我不能用手操作飞机杆了,我要用笔记录女飞行员的故事,传播她们的精神和事迹。”三年前,她和老伴开始策划写一本中外早期妇女航空史,记录女性对航空事业的贡献。
他们搜集了很多外文资料,请朋友帮忙翻译。在这个过程中,苗晓红了解到,除了美国的埃德娜80岁还在飞行,世界上有许多女飞行员在80岁的时候还在飞行,其中英国的一位老太太100岁时还飞到天上过了生日。
此时,重返蓝天的梦想在苗晓红的心里越来越清晰。
相信自己,82岁再起飞
2019年春节前夕,在一次和飞行有关的聚会上,苗晓红给大家讲了一个法国老人80岁开始学飞行,86岁执行飞行任务的故事。
“大姐,你也能飞!”参加聚会的第四批女飞行员刘凤云鼓励苗晓红重返蓝天。
苗晓红心里还在斗争。她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完成再次起飞。“我的两条腿都有问题,右腿骨折打了三颗钉子,左腿更厉害,2016年换了股骨头,缝了20多针。胳膊曾摔伤90度弯曲,到医院给掰过来的。自己有很多不利的条件,身上有5个大刀口。”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苗晓红选择相信自己。她用四句话自我鼓励,“学习先辈、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激励后人。”
为了完成这次挑战,苗晓红又回到了当年预校的训练状态。她为自己制定了训练计划,每天早上醒来,先在床上完成手臂拉伸运动。下午3点以后,绕着小区走3000步,走不动时就靠墙歇一下。回到家,一有时间就绷紧脚尖、揉脚心,锻炼腿的韧劲和灵活性。
历史将记住这一刻。2019年5月28日,北京平谷石佛寺机场,82岁的苗晓红重新坐在了驾驶舱内。在机上教练员的陪同下,苗晓红完成了长达40分钟的飞行,还独立完成了拐弯、爬高、下滑等操作。
“重返蓝天是我的梦想,我相信这也是大多数女性的梦想。我想告诉大家,我82岁依然可以飞,你们年轻人更可以飞,而且会比我飞得更好。”苗晓红说,她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开上国产飞机,“现在祖国强大了,各种机型都有,非常先进。希望有更多的年轻女性加入国家的航空事业中,祖国需要时,我愿和大家一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