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8/20190801a527d6c0e2394d529c64f22c6ab4e826.jpg
郭俊华在田间收割茭白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改改■ 王力中 文/摄 夏日雨后,浙江省德清县舞阳街道长春村的大片茭白田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08/02/062138.html

等待处理…

郭俊华:茭白村里的“智多星”

2019/8/1

郭俊华在田间收割茭白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改改

■ 王力中 文/摄

夏日雨后,浙江省德清县舞阳街道长春村的大片茭白田里,茭叶婷婷,更显碧绿。村里的茭白冷库外,被剥掉外壳的茭白,一袋挨着一袋,等着包装入库。空气中弥漫着茭白淡淡的清香。

“今年天气好,管理好,茭白丰收,行情也不错,茭农们开心着呢!”正在冷库旁收购茭白的郭俊华,脸上洋溢着笑容,“去年这个时候,茭白收购价最高只有一块五,今年每天要货不断,价格在一块八到二块五之间。”

别看郭俊华现在对茭白门儿清,可十几年前嫁到浙江时,在河南长大的她还没见过茭白长什么样儿。对农业有着特别情怀的她,经过这些年的奋斗,不但成了茭白种植和经销大户,还办起了农场,成了一个有文化有作为的新农民。

扩大种植品种抗风险

长春村是德清县最大的茭白种植村,2010年6月,当地茭白滞销,不少农户把销不出去的茭白整箱整箱地倒掉。看着愁眉不展的公婆起早摸黑找销路,郭俊华坐不住了。她放弃在县城一家影楼的工作,和丈夫一起外出寻找茭白的销路。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城市跑了一圈,终于把村里滞销的茭白全部销出。

在村民的感激声中,她萌生了一个念头:“村里年年产这么多茭白,为何不改行做茭白销售?”从那以后,郭俊华与丈夫做起了茭白生意。

经过几年的努力,夫妻俩在村里种植的茭白达到了100多亩,还在福建与人合伙种植了200多亩,每年茭白的销售额达到2500万元,销量占全村一半,部分茭白还远销到了美国、马来西亚等地。

不过,看着这些年茭白好好坏坏的行情,爱思考的郭俊华总有些担忧:村里几十年一成不变地种茭白,种植品种单一,很难经得起市场风险。那又如何改变种植模式,增加种养殖品种呢?为了寻找答案,郭俊华先后买了200多种农技方面的书籍,同时向农业专家求教。

2015年,郭俊华与丈夫找到浙江农林大学竹类研究所寻求帮助。在教授们的指导下,夫妻俩成立了德清敏新竹荪专业合作社,发展蘑菇种植,并向村民推广蘑菇良种。同时,他们还与一户村民合作,种植了50亩中草药和30亩西葫芦,养殖了120亩龙虾。

2018年5月,郭俊华的另一个梦想也实现了——山窝窝家庭农场开张,她的农庄事业又上了一层楼。“现在有30多名村民常年在农场上班,”郭俊华笑着说,“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讲三农的,做农业一定会越来越好。”

做有文化的新农民

经过几年的打拼,郭俊华悟出了一个道理:当农民就要当有文化的农民。

创业之余,她报考了当地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她说:“知识更新太快了,做农产品销售不光要懂市场,还要学会讲故事,这样才能扩大销路。”

她也希望更多的村民能学文化、学知识,村里有良好的文化氛围。今年2月,她看到县里正在大张旗鼓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就主动提出把自家紧靠村道边的生产用房,改建为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免费提供给村民开展活动。她的想法得到了村党支部的支持,实践点很快改造完成,她还购置了农业科技书籍摆放在实践点,方便村民阅读。

2月底,100多平方米的实践点里,首场以家风家训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菰上亲子会”登场。反家暴宣传、手工DIY、茭白上彩绘、菰叶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人和孩子在快乐之余,也领会了家庭文明的含义,感受了村里独特的农耕文化。

初战告捷,郭俊华非常兴奋。3月初,实践点又开展了迎“三八”展巾帼风采手工DIY活动,别出心裁的活动让村民之间更加亲密了。现在,每天晚上,实践点里就有村民来跳舞、看书、聊天、学习垃圾分类等知识。

看着村民和村里的这些变化,郭俊华非常欣慰:“这就是我要的效果,村民素养提升了,眼界开阔了,很多传统观念就会改变,无论是种茭白,还是卖茭白,都会有新思路新方法。这样,茭白村的发展就会更快更好。”

上篇:五万绣女指尖花开 千年彝绣炫成产业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