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周玉林
□ 熊之鹂 杨阳
“再过7天,这些蚕就要吐丝了,养一期蚕要40多天,只需苦干7天就能收益,时间短见效快,我准备成立个养蚕合作社,带动村里更多的妇女发展养蚕产业。”7月8日,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凤翔街道中山村李白水组村民赵新娥一边给蚕喂桑叶一边说。
赵新娥不仅是村里的致富能手,还是中山村妇联兼职副主席。近年来,中山村妇联通过“会改联”,将女致富能手、女大学生、女村医、女教师等各行各业的优秀妇女选进了村妇联班子和执委,进一步建强了队伍,充分发挥妇联兼职副主席、执委和妇女代表的优势和作用,突出了“联”字效应,延伸了妇女工作的手臂,增强了基层妇联组织的工作活力。
加强技术培训,积极培育女致富带头人
2017年,赵新娥开始养蚕,当年就有8000元的收入,由于投入少、周期短,还有公司负责收购,第二年赵新娥便扩大养蚕规模,收入达到3万多元。
目前,赵新娥已带动13名村里的妇女栽桑养蚕,她高兴地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中山村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以李白水为中心规划了500亩的养蚕基地,到时候将带动更多的妇女发家致富。
走进中山村竹艺馆,只见一群妇女围在四川非文化遗产传承人黄师傅的周围,一边学习竹编新工艺一边对比谁的编织技术又提高了。中山村大村组村民、村妇女代表李志仙说,从小她就跟母亲学习竹编,以前只会编簸箕、竹篮,一个只买得10多元。
2018年6月,竹艺馆聘请黄师傅来传授竹编新工艺时,李志仙就来学习新工艺,通过一年多的坚持,学会了编竹茶桶、竹茶罐、竹扇、竹帽、竹工艺品等,编织技术得到很大提高,一个竹编品可以卖到100多元,有些甚至可以卖到200多元。
“工艺的提升带动了竹编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现在村里的妇女外出打工的少了,学习竹编的妇女群众越来越多。”李志仙说,依托中山村竹篾手工编织合作社就能通过做手工竹编赚钱,还不用拿到市场上卖,老人和孩子都照顾了。现在中山村女竹编能手已有160名,走出一条发展竹编产业巧手脱贫的新路子。
“村妇联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微信快速、便捷的功能,建立执委群和工作群,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和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妇联工作的开展。”中山村妇联主席段家菊介绍说,以前妇联要开展什么活动,得一个组一个组地打电话,一户一户通知,现在村上有了妇联执委群,各小组有了妇女群,只要妇联开展活动,在群上通知一下,大家都积极参与。
今年4月,全国妇联发起“巾帼心向党 礼赞新中国”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临翔区妇联选择在中山村的“妇女之家”同步开展联动活动。村里的妇女非常高兴,早早就来到中山村大银铺“妇女之家”排练节目、布置会场,积极参与爱国主义读书和亲子阅读分享朗诵活动。
提升乡村人居环境,促进美丽家园创建
在大银铺组搬迁安置点,空气清新、道路干净,无论是农户家中的摆设,还是屋外摆放的节能灶、垃圾箱都规范有序,每家墙上都有“勤为本 德为先 和为贵 学在前”等好家风好家训,不少农户家门、墙上就有“洁净家庭”标识。
为提升乡村人居环境,促进美丽家园创建,2018年由临翔区妇联牵头,区乡村三级妇联联动,在全区上下深入开展以“五净一规范”为抓手的“农村家庭环境卫生整治·巾帼在行动”活动。
活动第一站就从中山村开始,通过全覆盖大动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操作培训和公众参与活动,积极开展五好家庭、学习型家庭、和睦家庭、平安家庭、洁净家庭等文明特色创建活动。
活动至今已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宣讲15次、农村大讲堂13次,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使乡村形成了讲卫生、爱清洁,讲秩序、爱整洁,讲文明、爱新风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人居环境改善与乡风文明融合发展,共建美丽新家园,树立良好的脱贫形象。如今,中山村已成全区农村家庭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示范点。
中山村妇联大力组织开展脱贫巾帼行动和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加强种养殖及竹编等技术培训,积极培育女致富带头人和科技能手,在产业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及家庭建设等方面发挥妇联组织的独特作用,加快了乡村振兴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