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江平
“梅花奖只是一个开始,光荣属于新疆,属于兵团,属于无数的戈壁母亲们。今后我要带更多的作品给观众,通过作品让更多人了解新疆,爱上兵团。”7月6日,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培培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她获奖后的感悟。
28岁的张培培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一位青年演员,今年4月,张培培凭借在豫剧《戈壁母亲》中饰演柳月季一角摘得戏剧梅花奖,这也是豫剧在新疆多年发展历程中,首次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项,张培培也成为新疆和兵团戏剧演员中首位梅花奖得主。
让更多的人爱上豫剧
1990年出生在河南商丘的张培培,从小就被大街小巷、录音磁带中幽默诙谐、简洁明快的豫剧腔调所感染。200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到河南商丘艺术学校招生,张培培毅然跟着几个同学一起来到了兵团。“起初家里人很反对我独自来新疆,我也是抱着来看看的心态,来了之后,我发现咱们新疆人、兵团人都特别热情,豫剧团里的氛围特别好,团里领导特别关心我们,来了就让我舍不得走了。”
新疆的豫剧氛围不如河南、山东等地那么浓,如何在新疆推广发展豫剧文化,张培培下了不少功夫。张培培说:“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很多人听不懂河南方言,也听不懂豫剧。最初下基层演出为了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我和同事们排了很多武戏和戏曲小品、哑剧,尽量少说台词、多做表演。”渐渐地,少数民族观众对豫剧不那么陌生了,张培培就开始演《花木兰》片段、《朝阳沟》片段等。豫剧是个很接地气的剧种,许多唱段朗朗上口。张培培跟同事一起,用简谱写下经典唱段的旋律送给当地同胞,请他们用民族乐器演奏,别有一番风味。“就这样,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慢慢对豫剧感兴趣了,喜欢上了,甚至还能唱上几句。”张培培说,“我有好几位少数民族朋友因为唱豫剧而学会了河南话,说得还挺地道。”
他们是我一直唱下去的理由
自2007年起,张培培先后主演过豫剧《天雪》《大漠胡杨》等几十个剧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演活人物角色,一个简单的动作常常让张培培对着镜子练数千遍。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为张培培的豫剧表演功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戈壁母亲》根据兵团作家韩天航的小说《母亲和我们》改编而成,张培培出演主角“戈壁母亲”柳月季。
柳月季一开始就是四十多岁的一位农村妇女,这对于只有二十几岁的张培培来说,挑战不小。为了走进人物内心,她翻阅了所有相关资料,一遍遍看原著小说找感觉。“刚开始,我很难体会那个年代主人公的心情和所处的环境,我不辞辛苦下基层向老一辈兵团人请教,从接触过的老军垦身上找灵感,更加深入理解兵团精神的同时,也把角色的心路历程揣摩更加透彻。”
张培培成功演绎了柳月季“收养孤女”“放手婚姻”“送子参军”“抗洪抢险”等生动感人的故事片段,表现了戈壁母亲隐忍、豁达、坚强、乐于助人、深明大义、无私奉献的优良品德,将一位深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母亲形象融入两代兵团人的创业历程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母亲的博大胸怀和深沉之爱。
新疆地域辽阔,从一个团场赶到下一个团场,要坐很久的车。演员们车上吃、车上睡是常事,还要调整好状态,不能影响后面的演出。张培培平均每年下基层演出100多场,几乎演遍了新疆的各个团场。每到一个地方都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再苦再累她都觉得值得。张培培说:“艺术是没有界限的,兵团有不少河南老乡,还有很多少数民族朋友,他们能歌善舞、热爱音乐,听到豫剧他们都很开心,有的老军垦八十多岁了,每一次都听到最后。”
刚到新疆那些年,张培培还动过回内地发展的念头,现在完全不想了。“我觉得我适合这里,这片土地也需要我。”张培培说,“这里的少数民族同胞,还有那些内地来的老军垦,就是我扎根新疆一直唱下去的理由。”
张培培说,梅花奖是她逐梦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这绝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今后,她会继续用豫剧讲好兵团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兵团,了解兵团文化,感受兵团精神。
目前,张培培和同事们正在紧锣密鼓排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复排《戈壁母亲》,再度冲击上海的文华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