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巾帼志愿者们帮助农户转移被洪水浸泡过的物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林志文 高峰
□ 袁丽丽 桂芙萱
洪水来袭,道路中断、房屋倒塌、农田被淹……连日来,广东、广西等地区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针对强降雨造成的洪涝灾情,各地全力展开抢险救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一支支救援队伍中,妇女的身影随处可见,成为抗洪抢险战中耀眼的一抹“巾帼红”。
广东河源:用行动书写担当
连日来,广东河源多地连续遭遇暴雨袭击。省、市妇联心系灾区群众,充分发动各方巾帼力量,积极抗洪救灾。
灾情发生后,河源市妇联第一时间向广东省妇联汇报情况,发出关于请求给予灾区群众支持援助的申请。省妇联高度重视,来电表示深切关怀,希望河源市各级妇联和妇女群众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参与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做好受灾地区妇女儿童安抚工作;加强领导,发动灾区妇女积极自救,争取早日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省妇联和省妇女儿童基金会还发动爱心企业捐资15万元,用于连平县、龙川县和和平县等地方的救灾。
灾情也牵动着每一位女企业家的心。在市妇联的号召下,河源市女企业家协会迅速行动,组织会员向受灾地区捐款捐物,短短一天便募集到善款和一批救灾物品(140袋米、180桶油、300箱面、600箱水、300套被子、50件雨衣),折合人民币10万余元。在河源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吴艺珍,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刘越香的带领下,协会姐妹一路风雨兼程,以最快的速度将大米、油、面、棉被等爱心物资送往连平陂头镇、和平热水镇、龙川细坳镇等灾区。一句句鼓舞人心的话,一份份捐款捐资,为受灾群众带去了温暖和希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情发生后,巾帼志愿者纷纷响应号召,投身到救灾和重建工作中。一支支女子救灾队伍活跃在救灾的第一线,成为救灾工作的重要力量。
灾情发生后,河源市巾帼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雷雅涵迅速召集巾帼志愿者奔赴灾区,她们将筹集到的10吨左右的环保酵素送往灾区用于灾后消毒杀菌。为了灾区人民能吃上热饭,河源市同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法人、广东省巾帼林负责人黄美珍带领团队,连续多日每天备好1000多份热盒饭送至周边乡镇的受灾群众手中;巾帼志愿者叶姨专门从惠州赶来龙川救灾,尽管她和同伴干的都是清理街道之类的“杂活”,但大家都尽心尽力把小事做好……洪灾中,巾帼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她们用行动践行巾帼志愿服务宗旨,成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力量。
“洪水无情人有情,大灾面前有大爱。”河源市妇联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灾情压不垮大家,关怀仍在继续,市妇联将继续奋斗在抗洪救灾战线。
广西桂林:与受灾群众同进退
连日来,广西桂林地区连续普降大到暴雨,多个县区受灾,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6月9日,临桂区宛田瑶族乡遭受了50年一遇的大暴雨袭击。乡党委书记苏艳华作为全乡党员干部的主心骨,冲在受灾严重的第一线。遭受暴雨山洪后,6月10日,宛田最远的平水村断电、断路、断粮、断通讯,13户村民遭受山洪肆虐后家徒四壁,20多户村民房屋受损严重。得知灾情后,苏艳华立即带领党员志愿救援分队为平水村运送救援物资。由于道路受损严重,此次依靠救援分队人力搬运的救灾物资远远不够。苏艳华又步行数公里,找到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向上级汇报受灾情况,争取多方支援,之后,她又持续奋战至次日凌晨2点,终于备足救援力量。11日清晨,仅休息了三四个小时的苏艳华开始组织对平水村的第二次救援,为村民送去了充足的物资。
6月9日至11日,灌阳县西山瑶族乡连降暴雨,乡党委书记陈芙蓉白天跑现场,晚上开专题汇报会,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她冒雨深入各村抢险救灾点实地査看。灾后的几天,全乡多地发生大面积塌方,交通中断,车辆无法通行,接连跋山涉水,陈芙蓉的脚面多次被树枝、石头划伤。同事们几次劝她休息,她却坚定地说:“洪水不退,我不撤离!”目前,救援工作已到位,村民安置、乡村重建工作正陆续开展。
灾情发生后,西山瑶族乡各级妇联也积极行动起来。乡妇联第一时间联系各村妇联主席调查各村受灾情况,并组织全乡10个村的妇女干部群众组成巾帼先锋队抗洪救灾。李家村阳雀凹河堤出现了一处10米宽的缺口,村妇联主席袁小英不顾个人安危,和村民一起跳进洪水用岩石堵缺口,保证了河道安全,避免了更大损失。
面对灾情,兴安县严关镇巾帼志愿服务队迅速投入到抗洪救灾与灾后重建中。队员们不但积极配合严关镇党委政府的抢险救灾工作,协助做好人员转移安置和后勤保障,为受灾群众发放救灾物资,还深入受灾村庄摸查走访,对受灾情况逐一统计,积极倡导重建。在她们的帮助下,受灾妇女群众奋力开展自救,清淤、消毒,做好疫情防控。严关镇妇联还组织巾帼心理辅导志愿者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安抚他们的情绪。
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平野村此次受灾严重。6月12日,镇党委政府组织各部门党员干部100余人赶赴平野村抢险救灾。龙胜镇妇联积极响应号召,迅速组织广大妇女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对受灾群众进行慰问并开展清淤工作,经过近4个小时的奋战,帮助20余户群众清除了屋内的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