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6/pc20190611c82f231e115a4441a1e991f5b1be9b80.jpg
· 阅读提示 · 近日,某公司一则关于抽选4个男孩赠送游戏资格的微博,因触及性别歧视,被推上了微博热搜,显示出女性权利话题所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06/11/060554.html

等待处理…

“无意”的歧视与反歧视者的“玻璃心”

——“Cherry中国”性别歧视事件再反思

2019/6/11

· 阅读提示 ·

近日,某公司一则关于抽选4个男孩赠送游戏资格的微博,因触及性别歧视,被推上了微博热搜,显示出女性权利话题所具有的极大传播力,也反映出女性权利相关话题极易演变为男女两性对立的立场之争。该事件再一次引发关于性别歧视的“无意识”与女性主义者“玻璃心”的思考,本文作者认为,这两者之间的对立根本在于性别观念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迫切需要建立理性协商、讨论平台。

■ 刘天红

近日,德国键盘品牌Cherry中国独家代理商官方微博举办抽奖活动,发布了一条关于抽选4个男孩赠送游戏资格的消息。该微博称“每个男生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珍惜身边爱玩游戏的男孩”“记得给心爱的男生买一把键盘哦”。

一则微博引发的性别争论

该微博发布后,有网友评论提出了“女孩不配玩游戏”的质疑。 紧接着,“Cherry 中国”官微与网友“开怼”,随着越来越多网友加入讨论,一条商品推广微博迅速上升为“女权”与“反女权”的骂战。该微博最终获得近6.6万次转发,2.8万余条留言,并被推上了微博热搜。

一则“平淡无奇”的商品推广微博,在“性别歧视”的加持之下,登上了热搜榜,实乃“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秉持对立观点的双方却都觉得“委屈”,一场缺乏共识的争论由此开启。

微博发布者或许会认为“绝无歧视女性之意”“不过是说了商家都会说的话”。类似“每个男生都是长不大的孩子”早已成为被大众文化所采纳的惯用语。“长不大的孩子小男孩爱打游戏”也是以“情怀线”展开的商品推广策略。在分众市场发展越来越成熟的情况下,就像“每个女孩心中都住着一个小公举”一样,“每个男孩都是长不大的孩子”早已成为被消费者接纳的语言。对微博发布者而言,推销游戏给男孩与推销裙子、口红给女孩,推销保险品给老人,推销减肥茶给中年人一样“自然”。事实证明,“Cherry中国”确实“不负众望”,接续推出了针对女孩的送美容液、唇膏、口红、粉色键盘的抽奖活动。

而网友“女孩不配玩游戏”的质疑打破了上述“自然而然”的逻辑,跳出了性别规范的窠臼,在既定的性别规范、商业话语上撕开了一条口子。这无疑代表了一种更为开放、包容的态度,也代表了被排除在外的女性游戏玩家的声音。但很不幸的是,这名网友很快便获得了一顶“田园女权主义”的大帽子,而且被指拥有“易碎的玻璃心”。在持传统性别观点的人看来,女性主义者的“玻璃心”未免太容易破碎、太大惊小怪,她们咬文嚼字,总是在一些芝麻小事上“无事生非”,一会儿抓住某些公众人物自认为幽默诙谐的“高论”不放,一会儿对诸如“绿茶婊”等流行词汇纠缠不休。

站在这套话语体系两端的双方在缺乏共识的情况下一时很难和解,这需要传统性别规范本身在全社会层面逐步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此之前,争论、不解甚至矛盾还会继续存在。

问题在于现阶段如何安放女性主义者的这颗“玻璃心”?在我看来,女性主义者的“玻璃心”恰恰是在传统性别规范向现代性别规范转变的过程中,所作出的蚍蜉撼大树般的不懈的自觉的努力,正因为有这些质疑与批评,社会文化才有不断调整、修复、进步的可能,类似“女性不配玩游戏”的质疑正是自觉反问的一种表现。开放、民主、包容的舆论环境应具有接纳不同观点的雅量,而不是排斥、批判异己。只有包容并慎重、客观的思考“玻璃心”所提供的观点和感受,性别文化、社会文化才具有进步的空间与潜力,况且开放、包容、民主本身也是“玻璃心”的女性主义者的目标所在。

性别平等观念传播应避免对立情绪

一则微博何以酝酿成一场“女权”与“反女权”的骂战?细细思考,这种传播模式并不陌生,这与此前曾引起关注的某教授“女生不适合做研究”言论事件的传播路径如出一辙。互联网上很难看到理性、客观的讨论,而常常演变成对立双方的激烈争论,无论所持观点如何,都会迅速被扣上一顶大帽子,然后各自顶着宏大而模糊的标签,展开立场之争。凡涉事者都会被逼“下水”,成为“杠精”。

反观网络生态,“女权”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好用的标签。凡涉及女性相关事件,无论是事关女性发展的新闻事件,还是观念之争,甚至是对影视文学作品的讨论,似乎只要贴上“女权”的标签便可以迅速蓄积能量,分分钟“开战”,哪怕有时交战双方都不十分明了何谓“女权”。

这种网络生态不利于性别平等观念传播,而极易导致对女性主义的误解,被贴“女权”标签的一派也未必都能传递正确的性别平等态度,不当言辞反而会弱化性别平等的公信力。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看到,当下网络生态中,“话题营销”成为一种传播和推广方式。且不说热门文章、爆款微博常借助社会关注的公共议题,如女性地位、阶层分化、房价等话题吸引读者,甚至影视作品也常常以社会话题设计故事情节,再制造、抛售话题,引发社会情绪的积累和发酵。

如前所述,诸如“玻璃心”“田园女权”也都是网络环境下催生出的用以论辩、传播的“标签”,实则是一种不友好、不理性的讨论方式。这些“标签”恰恰与女性主义的观点与主张背道而驰。女性主义所做的重要工作之一便是反对刻板化印象,即反对针对男性、女性的标签。如若在事关女性问题的网络讨论中,动辄需要顶着巨大的标签开始立场之争,则南辕北辙。

笔者认为,与女性发展、女性权利、性别文化相关的热点事件迫切需要一个理性协商、讨论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既接纳当下社会事件展开的真实逻辑,尊重当事者的主观感受,也在批判与反省中共同迎接更为包容、开放、平等的性别观念。

上篇:回望“铁姑娘”群像 拓展中国研究边界
下篇:《丈夫如何影响女性职业地位上升》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