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6/pc2019060332c0ce2607b8494bb79bd58c841a3150.jpg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建□ 林妇宣 初夏时节,走进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依汶镇后峪子社区林桂娟家,30平方米的庭院,说大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06/03/060343.html

等待处理…

山东临沂妇联找准乡村振兴切入点

把“美在农家”工作细化到每个家庭

2019/6/3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建

□ 林妇宣

初夏时节,走进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依汶镇后峪子社区林桂娟家,30平方米的庭院,说大不大,却布置得别有一番情致:西面种着一株石榴树,两侧是盛开的君子兰和长寿花,水泥地面干干净净,木柴整齐码放在靠近厨房一角。院子上方是封闭的,风吹不到,雨淋不着。

“在院里坐一坐,心里就怪舒服。”林桂娟说起现在和以前的差别,“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点儿不夸张。”她回忆,过去做饭的木柴往墙角随便一堆,院子里的鸡粪不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那时候家家都这样,没想过院子还能收拾得这样美。”

变化发生在村里深入开展“美在农家”工作之后。妇联工作人员和巾帼志愿者们深入每个家庭做工作、讲道理,帮助村民们整理庭院,让大家亲眼见到、亲身感受到庭院变美的好处。受此影响,林桂娟也爱上了干净,着手美化自家院子。渐渐地,村里人发现,各家的院子地面干净了,物品摆放有序了,还有阵阵花香。

“过去常常是‘创建—反弹—再创建—再反弹’。为了根治这一‘顽疾’,各级妇联充分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用妇女自治激发妇女变‘要我美’为‘我想美、我要美’。”临沂市妇联主席岳利娟说。

让群众转变观念是“美在农家”的大难题。“刚知道的时候,我就觉得挺好的,但是婆婆不太接受。”在河东区八湖镇树沂庄村,村民王自玲回忆起了当初自己家的情景。经过妇联干部细致耐心劝导,她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婆婆看着家里的变化也慢慢想通了。如今,王自玲也成了一名巾帼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周围邻居的转变。

“美在农家”还难在贫困家庭的环境整治上。临沂有27万户贫困家庭,由于经济条件、身体状况等原因无力改变卫生环境,为破解这一难题,各级妇联调动志愿者力量,帮助贫困户进行彻底清理,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兰山区困难户老党员朱孟英与45岁没有劳动能力的儿子一起生活,院里院外污水横流,柴堆、粪堆随处可见,十几名巾帼志愿者几个小时也没能把杂物垃圾清理完,只得调来了小型挖掘机,经过7小时奋战,终于把朱孟英家清理出来。朱孟英的女儿激动地说:“从我记忆以来,家里从没这么干净过,妇联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美在农家”工作千头万绪,有人干是关键。2016年年底,农村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全面展开,临沂市3990个村(社区)配备专兼职副主席、执委29822名,壮大了基层妇联队伍,实现“美在农家”工作要求、开展情况、经验做法第一时间传递到妇女群众中去,真正达到一呼百应。沂南县妇联主席丁淑萍介绍说:“‘会改联’后,执委们在‘美在农家’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现在我们又在推行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细胞工程’,妇联组织推行亮牌服务,发动执委共同认领‘美在农家’提档升级任务,引领村(社区)积极争创‘细胞工程’‘美在农家’双强示范村。”

临沂市还将“美在农家”与庭院经济发展相结合,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家庭手工业、农家乐旅游、电商等居家创业就业项目。红嫂祖秀莲的故乡沂水县桃棵子村是远近闻名的山区村,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村里的妇女“不出门、不出院、一年挣个两三万”。村妇联主席张在香说:“‘美在农家’提档升级以后,市县妇联帮我们开起了巾帼农家乐,环境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收入也越来越高了。”目前,全市发展个体经营户、小微企业、来料加工点8.2万余个,实现了“美在农家”“富在庭院”。

农村旧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生活习惯的转变,是一场新的变革,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岳利娟说:“对照省委‘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部署要求,继续传承弘扬沂蒙红嫂精神,创新工作方式,强化工作措施,让‘美在农家’这一品牌工作更响亮,更加符合新时代要求和广大妇女群众的愿望,这是临沂妇联人的共同期盼。‘美在农家’永远在路上。”

上篇:朗读习爷爷的回信
下篇:祖国母亲,玉环“十二女将”给您来信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