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袁鹏
“多亏了草娃,我才能在村里打工,不然我既要照顾失明的丈夫,还要外出赚钱供孩子们上学,生活实在太难了!”说这话的妇女叫牛桂花,藏族,45岁,家住甘肃甘南州卓尼县申藏乡下仓科村,在村里的巾帼扶贫车间打工。
她口中的草娃叫张雅萍,也是藏族,今年30岁,是村里巾帼扶贫车间的负责人、村妇联执委。草娃是张雅萍的小名,论岁数,张雅萍要比牛桂花小一辈。但就是这个牛桂花打小看着长大的草娃,如今在村里建起了巾帼扶贫车间,这个巾帼扶贫车间不仅给像牛桂花这样困难家庭带来生活的指望,也让整个村子活了起来、热闹了起来。
申藏乡下仓科村是卓尼县比较偏远的藏汉混居的村子,过去这里的村民主要靠种地为生,收入来源有限。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了外出打工,这使得原本人口就不多的村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前去村里采访时感受到村子的闭塞,仅有的一条连接县城的简易道路,成了这个村子走向外界的希望。
张雅萍是村里女孩中为数不多的中专生。2016年,在外打工5年的张雅萍决心回村创业搞养殖。
张雅萍要搞养殖的消息一经传出,村里就传起了闲言冷语,“村里不相信我的人说健全人都干不起来,你一个残疾的女娃还能搞养殖?”张雅萍对记者说。
2016年6月,张雅萍终于筹资建起了自己的卓尼县丰裕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这几年不断扩大规模,如今她的专业合作社已经从最初的几十头牛羊,发展到目前存栏150余头,年盈利达40多万元。在县妇联等部门的支持帮助下,2018年,张雅萍的合作社被县人社局正式核定为巾帼扶贫车间。
截至目前,合作社有资金入股的贫困户17户,残疾人资金入股的15户,另外有50户村民和张雅萍建立了土地流转的合作方式。2018年,入股的村民平均每人分红1600元,一年中用工人数达到300余人次。
“我们在创建巾帼扶贫车间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贫困妇女的实际困难,立足部分贫困妇女无法外出务工又有大量充裕时间的实际,探索推广了‘厂房式’‘居家式’‘跟进式’等模式的巾帼扶贫车间,这些巾帼扶贫车间为解决农村妇女居家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卓尼县妇联负责人对记者说。
“我和爱人都在合作社打工,打工收入加上土地流转金,去年我们一家有5万多元的收入,再也不用为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发愁了!”牛桂花说。
“我比别人走得慢,我就比别人用更多的时间走在路上。”张雅萍曾这样对别人说。残疾的她,已带动更多的人走上了脱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