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3/201903127e6b4500d4ca4662822173284e29234f.jpg
3月7日,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提供商第四范式先荐在北京举办了以“内容她聚力”为主题的女性媒体人论坛。 来源:中国新闻网 数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03/12/057756.html

等待处理…

媒介与女性:形象呈现和公众认知

2019/3/12

3月7日,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提供商第四范式先荐在北京举办了以“内容她聚力”为主题的女性媒体人论坛。

来源:中国新闻网

数据来源:零点有数科技,媒介与女性调查

编者按

为了解当下女性与媒介的关系,国内知名民间智库零点于2019年1月,针对媒体中的女性形象、女性对资讯的需求、媒体中的女性“标签化”情况和公众对于女性从事新闻媒体行业的态度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访问。数据显示,公众认为身边接触到的女性形象是正面积极的,而媒体中的女性形象则更为正面和积极;公众对于女性从事新闻行业较为支持;但媒体报道中也存在对于女性的“标签化”的塑造。

媒介与女性的关系和女性权益与地位的变化密不可分。随着科技与媒介的发展日新月异,媒介在“性别议题”上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好媒介工具,推进男女平权,构建对女性更为友好的社会文化,是女性与媒介关系研究的题中之义。

为了解当下女性与媒介的关系,国内知名民间智库零点于2019年1月,针对媒体中的女性形象、女性对资讯的需求、媒体中的女性“标签化”情况和公众对于女性从事新闻媒体行业的态度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访问。

该研究采用人口等比例抽样和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了31个地级市(直辖市)、17个县级市和32个乡村作为初级抽样单元,最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行政区、居委会/村委会来进行调查。研究人员采取问卷访问法,由访员入户与受访者面对面进行问答和记录。样本回收完毕后对不合格样本进行剔除,最终保留实际有效样本4243份。

访问的目标人群为18周岁及以上的中国大陆普通民众,最终样本构成情况为:男性占49.7%,女性占50.3%;学历分布为小学及以下9.5%,初中27.3%,高中、职高、中专或技校31.5%,大专20.3%,大学本科9.9%,硕士0.4%,博士0.1%;年龄分布为18~34岁42%,35~60岁52.7%,60岁及以上5.3%,样本分布符合我国人口结构。

媒体中的女性形象积极正面,优于公众对现实中女性形象认知

数据显示,公众认为身边接触到的女性形象是正面积极的,而媒体中的女性形象则更为正面和积极。首先,媒体呈现了更为自立自强、有奋斗精神的女性形象。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77.7%,71%和69.8%的受访者认为周围的女性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养活自己、有奋斗精神,想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和能依靠自身能力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而分别有80.1%,73%和73.3%的受访者认为媒体中的大多数女性形象符合上述三点描述。

第二,媒体中的女性更多地展现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分别有86%和90.9%的受访者认为,身边的女性和媒体中的女性能够客观、全面、冷静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分别有73.8%和76.5%的受访者表示,身边的女性和媒体中的女性有自己的见解,不盲从别人的意见或决定;另外,认为周围女性和媒体中女性在家庭中有越来越多话语权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75.9%和77.2%;同时,74.6%的受访者认为,媒体中的女性在社会中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而73.1%的受访者认为周围的女性如此。

资讯需求存在明显的“性别鸿沟”,公众期待看到更多商界女精英

男性和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的领域有明显不同。男性受访者更为关注军事(17.1%)、政治(16.4%)和科技(15.3%)领域的信息,而女性对这三个方面的新闻则鲜少表现出兴趣(均不足9%);相比之下,女性对娱乐、时尚和旅行话题更为关注,分别有19.6%、17.3%和13.3%的女性受访者表示平时会关注这三个话题。此外,在婚恋(13.1%)、教育(12.7%)、家居(12.3%)和消费(12.3%)等领域,女性的兴趣度明显高于男性。

除此之外,无论男性或是女性受访者,都更期待在时尚(31%)、娱乐(27.7%)和教育(25.2%)领域看到更多与女性相关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于性别的资讯需求差异,除了上述三个领域之外,受访者也期待在商业(22.6%)、管理(21.8%)、科技(19.5%)和法律(19.2%)等专业性较强的,尤其是经济领域获取更多关于女性的新闻信息等内容。

这意味着女性正在以一种“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能够承担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的职业女性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的视野中,在一定程度上是女性社会形象的转变对于媒介信息供给转变的投射。

媒体报道中存在对女性的“标签化”塑造

研究人员在问卷中询问了受访者对四组词汇在媒体报道中呈现的情感倾向:企业家与女企业家,博士与女博士,司机与女司机,明星与女明星。调查结果表明,“女企业家”“女博士”“女司机”和“女明星”通常比不带性别指向的对应词汇,即“企业家”“博士”“司机”和“明星”,在媒体报道中带有更多的负面色彩。

其中,媒体对于“女明星”和“女司机”的标签化塑造尤其明显。对于“司机”这一词汇,6.6%的受访者认为其在媒体报道中表达了负面的情感倾向,而对于“女司机”,则有17.7%的受访者这样认为;同样地,有16.6%的受访者认为“明星”一词在媒体中呈现负面色彩,而28.5%的受访者认为“女明星”一词在媒体中为负面含义。

研究人员也考察了媒体对于女性形象的一般性刻画。数据结果表明,媒体报道强化了女性的传统社会角色特点,并存在“荡妇羞辱”。有73.1%的受访者认为在自己的生活中,男性以“自我”“职业”等社会形象出现,女性以“母亲”“妻子”等家庭形象出现,而有84.9%的受访者认为媒体报道中是如此的。由此可见,媒介更加侧重于塑造女性的传统社会角色形象。

此外,有67.7%的公众认为在生活中人们更倾向于关注成功女性的容貌、衣着、私人情感生活等花边新闻,而忽视她们的奋斗历程、探索精神和取得的成就,而有72.6%的民众认为媒体倾向于报道成功女性的容貌、衣着、私人情感生活等花边新闻,而忽视她们的奋斗历程、探索精神和取得的成就。对于成功女性的类似报道,存在对于女性形象的负面暗示。

公众对于女性从事新闻行业持有较为包容、支持的态度

社会公众对于女性从事新闻、媒体行业较为支持、包容。调查结果显示,有54.9%的受访者认为女性适合从事新闻媒体行业,有33.1%的受访者觉得无所谓,另有11.9%的受访者认为女性并不适合从事这一行业。此外,男性和女性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相差无几,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研究人员对认为女性适合新闻媒体行业的受访者进行了追问,他们认为女性适合从事新闻媒体行业的原因,首先在于女性在语言、文字能力方面有优势(45.7%),其次在于有亲和力,容易与采访对象交流(39.4%),第三在于心思细腻,考虑问题周密(36.5%),同时也包含擅长发现和总结事物规律(28.6%)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强(28.1%)等方面。

而认为女性不适合从事新闻媒体行业的受访者表示,排名前五位的原因依次在于人身安全难以保障(34.9%),不利于照顾家庭(32.2%),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28.2%),对新闻和舆论的把握能力欠佳(26.6%)以及容易受到生理期、怀孕等生理因素的限制(26%)。

(资讯提供:零点有数集团)

上篇:没有了
下篇:成长与幻象:“她消费”再观察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