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2/201902149c6335b633a5414faf40055a457bf678.jpg
2月11日,农历正月初七,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民间艺人进行民俗踩街表演,欢庆新春佳节。 兰自涛/摄 浙江省德清县乾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02/15/056942.html

等待处理…

春节回乡在中国大地上年复一年地上演着。在很多人心里,也许只有在乡村才能找回充满温情的年味儿。虽然过年的形式不断变化甚至简化,但最为核心的人际交往互动,不断巩固和再生着熟人社会的温情之网,荡漾出浓浓年味儿。

乡村年味儿:是亲情也是温情

2019/2/14

2月11日,农历正月初七,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民间艺人进行民俗踩街表演,欢庆新春佳节。 兰自涛/摄

浙江省德清县乾元镇卫星村村民精心制作雪糕、生肖猪、金元宝、鲤鱼等当地传统糕点,迎接新春。

吴敏瑾 小绍兴/摄

■ 管珊

今年本打算在武汉过年,奈何老人们不愿意,计划作罢。

春节回乡在中国大地上年复一年地上演着。在很多人心里,也许只有乡村才能找回充满温情的年味儿。虽然过年的形式不断变化甚至简化,但最为核心的人际交往互动,不断巩固和再生着熟人社会的温情之网,荡漾出浓浓的年味儿。

进入小年,乡村中国的年味儿就开始弥漫了。乡民忙着准备各种经典吃食和点心,如糍粑、糯米丸子、绿豆丸子、肉糕、鱼面等等。虽然现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得到,但依然有不少农家喜欢自制,一来自制的更加货真价实,二来自制的食品更能唤起对回乡人儿时的记忆,安放远行游子的乡愁。

在准备各种过年物资之外,团节也开始在乡村上演了。晚辈给长辈团节,出嫁的女儿给娘家团节,做手艺的徒弟给师傅团节,成家的兄弟姐妹之间相互团节。团节当然得提着礼物去,烟酒副食各一点,进门盈盈笑语互道家常,聊会天吃个饭,或者仅仅是进门坐会,一年光景就这样流逝,但逝不去的是各种关系。

其中最为亲近的关系互动在年前最为隆重的活动——团年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团年饭就像粘合剂,每年都把渐行渐远的亲人重新粘合在一起,让血缘亲情得以滋养。随着各家下一代的相继成家立业,团年饭会自然地缩减到以三代直系亲属为主。正因为此,我们这一代人才觉年味儿渐淡。经历了家庭新陈代谢与血亲关系圈子的缩小,才发觉年味儿并不是端上桌的菜肴,而是团圆的喜庆和浓浓的亲情。

除夕夜,各家灯火通明,家人们看着春晚唠着嗑,共同守岁。接近12点,屋外鞭炮礼花齐鸣,照亮了整个社区的上空。初一早上六七点又是一阵鞭炮礼花,人们在期待和希望中走向新的一年。这一天,无论老人还是小孩,全都穿上了崭新的衣服鞋子,走出家门,互送恭喜和祝福。每家堂屋前的香案上点着灯燃着香,桌子上摆着各种糖果点心。9点半左右,家里的男人们相继出门,到各家屋里拜年。进门的人对着主人家香案屈膝作揖,道声新年好,送个祝福。主人家以香烟糖果点心招待之,拜年的人接根烟或者抓把点心,说几句闲话,赶往下一家。慢慢地,从外地回乡的年轻人也携带妻儿加入拜年的大军。等第一拨出去拜年的人转完回来,家里的女人们也相约出门拜年了,和男人们一样,女人们也得去熟悉的和不那么熟悉的邻居家串个门。只见路上人头攒动,孩子们欢欣雀跃,热闹非凡。这种热闹演绎出社区熟人社会特有的人情味儿。

往年我都是第一拨出门拜年的人,今年因特殊原因,与婆婆一起留在家里待客。见到了社区各色人等,虽然他们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各不一样,但看得出来大家都充满着对新年新气象的期待。

拜年的故事说不完,大年初一初二回乡的人都沉浸在拜年的忙碌之中。年轻人走得再远,只要家乡还有父母、亲人在,年轻人与乡村的线就扯不断。每一次春节都将散落各地的城市年轻人拉回到乡村中国,让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再次体验到人际之间的温情,而不是原子化的个体孤独感。这就是乡村里才有的中国年味。两三天下来,习惯了城里清静生活的年轻人难免会感到疲乏不堪,但来年春节到来时,这些年轻人可能又会义无反顾地回来。

乡村里的中国年味儿,是妈妈亲手做的饭菜味,是血缘姻缘构筑的亲情味儿,更是熟人社会特有的温情味儿,保留这样一份年味儿和乡愁,是老百姓过上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乡村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必要支撑。

(作者系湖北经济学院讲师)

上篇:变化中的乡村年味儿
下篇:农民新选项:进城过年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