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堂吉伟德
河南一景区自2018年1月起,将300余名失踪儿童信息印在10万张门票上进行销售。近日,一名被拐10年的女孩看到这一信息后,找到了自己失散的亲人。此事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关注,在一片赞扬声中,也招致了部分质疑。此外,景区是否对门票印制内容有自主权已成为讨论话题。(1月29日《新京报》)
走失者的回归之路极其艰辛,有的失踪孩子毕其一生,都无以找到自己的双亲。离散家庭的切肤之痛,个中人才有真切的体会。没有人会对孩子的走失漫不经心,走失孩子重归父母怀抱的那份感动背后,是长期离散后的煎熬。失而复得亟待大概率实现,失亲之痛不能成为一个家庭孤独的战斗,以及隐忍式的承受,而应成为全社会的道义彰显,成为所有人都具有的集体意识,并以反求诸己的代入感来践行行动。
寻找走失者,最重要的是信息扩散与传播,让更多的人知晓走失者的基本情况和家庭信息,是实现重归的先决条件。无论是家庭散发的寻人启事,还是公益机构的专业平台,都各具优势也各有弊病。传统的方式易被人接受,但辐射面小且保存期短,也为城市环境卫生所不容许,往往被视为小广告被清理;而网络信息固然辐射范围大,存续时间长,但受众的习惯等因素决定着其功能的发挥,还需要长时间使用习惯的培养。
景区门票有广泛的受众,是不错的传播介质。市场营利行为与公益事业并不背离,门票上印走失孩子的信息,与公益原则并不矛盾。公益与商业之间,没有绝对的冲突关系,恰恰相反,理性的状态下,公益的实现与表达恰恰要倚重和借助于商业载体,这才是公益落地应有的常态,并避免因道德标准过于纯粹化,使之失去其存续的基础。
凡是有利于公益事业的开展,只要不是恶意的炒作行为,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公益提高企业责任行为应当鼓励,也为公益有更为广泛的群体,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目的性固然需要追问,效果和社会影响力也是评判的标准,否则就会形成强烈的偏见与歧视,反倒对公益事业形成了伤害。
道德的表达和实现当然要追求纯粹性和纯洁性,但过于强调身份和目的属性,也是一种本末倒置。道义也好,道德也罢,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空幻存在,需要更接地气,才会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持久力,否则道德保护式的质疑,实则为一种道德伤害。退一步讲,此种行为即便是炒作,但若能激发更多的认同感、更大的同理心、更强的参与度,在游览美景之余,让寻亲的公益事业与景区建设同频共振,和谐共生,才是道义表达最理想的状态,也是退求其次的良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