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1/201901048f4d4adb7af74045ae659c9b57ea899a.jpg
■ 策划: 《家庭·社区周刊》编辑部 拥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是每个人的期盼。构筑幸福家庭离不开好的家教和家风。家风,听起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01/04/055771.html

等待处理…

为家庭幸福美满护航 共圆新时代家国梦

——2018家庭新闻年度亮点回顾

2019/1/4

 

■ 策划: 《家庭·社区周刊》编辑部

拥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是每个人的期盼。构筑幸福家庭离不开好的家教和家风。家风,听起来抽象,却具化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理念较之以往更加深入人心,家庭教育是终生教育、传承最美家风、共圆新时代的家国梦想,已经被人们化作自觉的意识与行动。

2018年,我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整整40年的历程。40年间,我们的家庭文化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家庭功能不断强化;家庭关系呈现出新的面貌,亲子关系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国家与家庭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国家的诸多政策及立法推进都关注家庭,使得家庭文明建设迈入了一个新征程。

2018年,国家对民生日益关注,并给出了切切实实的红利;针对越来越明显的老龄化趋势,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都对丰富养老模式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家庭教育实践、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与研究也结出累累硕果;而涉及家庭、儿童权益保护的一些不和谐音也警醒相关部门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为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与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保障。

让我们共同回首这不平凡的一年,回顾那些令人难忘的“家事”与“国事”——

1.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家庭建设和家庭工作指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强调,“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在2018年11月2日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强调家庭的重要性,指出“做好家庭工作,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重要着力点。”“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导妇女既要爱小家,也要爱国家,带领家庭成员共同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在促进家庭和睦、亲人相爱、下一代健康成长、老年人老有所养等方面发挥优势、担起责任。”

· 点评 ·

家,凝聚着中华民族最珍视的情感,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畅谈家国,讲述家风,呼唤真情。

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又一次强调了做好家庭工作的重要性。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语重心长,体现了对妇联组织的充分信任,表达了对广大女性的殷切期望,也阐明了做好家庭工作对国家、对社会、对妇女的重大意义,是指导推进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总书记的家国情怀,必将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重情爱家、守望相助,越来越多人的幸福美满,也必将铸就天下同心的人间大爱。

2.养老、医疗改革减轻家庭压力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财政预算报告提出,从2018年1月1日起,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协调推进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 点评 ·

“银发时代”已来。国家卫计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2.4亿人,每年老年人口的绝对增长数是800万到1000万。

此次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是从社会保障制度层面给老年人提供完善的照顾和丰富的福利,让他们能够颐养天年;而发展多种养老模式,推进医养结合,则是在衣食住行医和各种社会公共设施设计建设、养老服务等环节上,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让他们晚年不仅“活得好”,更要“活得美”,真正实现“最美夕阳红”。

看病难、看病贵是患者面临的两大难题。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医改目标,能进一步提高人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的覆盖率,并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昂医疗费用给予保障,有助于提高老百姓的就医率、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具有积极意义。

养老和医疗改革,两者之间有密切关联,二者同步突破,相互配合,可以推动改善我国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幸福千万家。

3.《伟大的变革》大型展览关注40年家庭变迁

碎花棉袄、中山装、蓝黑灰卡其布、腈纶长袖打底衫、商务西装、运动休闲装……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的40年群众服装变化展区,数十件曾流行的服装瞬间将观众的思绪拉回到了“我们也曾青春”的岁月!

展览用实物还原了改革开放初期一户家庭的生活场景,其中的缝纫机、自行车、手表等大件生活用品都是用工业购物券才能买到,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必需品都需要凭证凭票购买。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到九十年代中期,人们生活中曾必不可少的票证逐渐成为历史。

2018年11月14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改革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展览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设计了伟大的变革、壮美篇章、关键抉择、历史巨变、大国气象、面向未来等6个主题展区,运用历史图片、文字视频、实物场景、沙盘模型、互动体验等多种手段和元素,多角度、全景式地展示了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变。

· 点评 ·

40年,我国家庭实现了从贫穷走向富裕的飞跃,改革成果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衣、食、住、行品质得到提升,家庭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随着生活的日益富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家庭观、婚姻择偶观、生育观等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新的走向;家庭文明建设也呈现出新的面貌,并对国家的安定、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家庭的发展得益于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变迁是国家和时代变迁的缩影。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可以把改革开放40年作为一个新的起点,踏上新征程,使富裕、健康、文明、温馨、和睦、幸福的家庭越来越多。

4.千户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2018年度全国“最美家庭”在京揭晓,1000户家庭获此殊荣。他们中有的孝老爱亲、有的移风易俗、有的诚实守信、有的科学教子。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开展5年来,得到了广大家庭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目前,家庭对活动的知晓率已达到85%,全国共寻找出各类“最美家庭”314.5万多户。

· 点评 ·

此次“最美家庭”揭晓活动,议文明家风家规、讲家庭和谐故事、秀家庭幸福生活,用生动的事例传递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科学教子、互敬互爱、以德立家的家庭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日常细节,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着不平凡的精彩,也为广大家庭做出了表率。

家和万事兴。家庭温馨和睦,关乎家庭成员的幸福感,也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侧影。建设好家庭,弘扬好家风,以良好家风带动支撑整个社会形成崇真、向善、爱美的时代新风,真正实现家好、国好、民族好。

5.促进家庭教育立法获广泛认同

2018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共同提交了《关于将制定家庭教育法列入全国人大五年立法规划的议案》。

继重庆、贵州推出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之后,2018年9月1日,《山西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正式施行;12月1日,《江西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亦开始实施;2018年11月19日,《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草案)》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

· 点评 ·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面临许多突出问题:部分家长对孩子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无方。据全国妇联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显示,50%的家长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多数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家庭教育公共服务滞后,指导服务市场比较混乱,专业人才缺乏等等,这些都迫切需要国家通过专门立法进行规范和引导。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构成国民教育体系的三大支柱,至今已经颁布实施的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确立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教育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促进家庭教育立法,有利于三大教育体系的协调发展。

家庭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它既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也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完善、健康的家庭体系和法律法规,不仅能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更好地保护儿童的权利,也能推动和谐的父母子女关系,促进家庭幸福和睦、社会文明安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动家庭教育立法,是国家的责任,也需要社会的支持。

6.提高个税起征点使更多家庭受益

2018年10月1日起,我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部分减税措施进入实施阶段,个税起征点由3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随后,个税改革的第二个“红包”——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于今年1月正式实施,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六项内容。

· 点评 ·

子女教育、大病医疗、房贷等是老百姓最关心也是感到压力最大的问题,起征点提高和增加专项扣除,无疑是此次减税的两大惠民“红包”。

个税改革,上则关乎国家税收,下则关乎百姓收入,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次个税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改革,考虑到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施行不同的标准,实现了差异化和精准化,是进步的举措,它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彰显了国家关怀、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改革的深入与全面,是有温度的、人性化的、为人民服务的现实举措,很好地回应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百姓心声,也将更有效地发挥个税调节社会收入差距的功能。

7.国际家庭日助力幸福家庭

2018年5月15日是第25个国际家庭日,今年的主题是“家庭与包容性社会”,关注家庭及家庭政策对于创建和平、包容的社会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幸福母亲·幸福家庭”。

全国妇联在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举办了2018年度全国“最美家庭”揭晓专题节目,1000户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四川、河南等全国各地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国际家庭日纪念活动。

· 点评 ·

一年一度的国际家庭日庆祝活动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家庭的重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同时,也是对家庭表示支持的一个契机,凸显家庭中所有成员的重要性,强调父母教育对其子女的福祉至关重要;它还关注平衡工作与家庭之间关系的良好做法,为父母发挥其教育和照料作用提供协助;老年人也是关注的重点。

我国2018年的宣传主题“幸福母亲·幸福家庭”完好地契合了这些内容。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氛围,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新时代新家庭新风尚。

8.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增设“离婚冷静期”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增加离婚冷静期条款,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撤回离婚申请;前款规定期间届满一个月,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草案还在离婚时财产分割条款中,增加了“照顾无过错方原则”。

· 点评 ·

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是社会稳定进步的基础条件之一。离婚冷静期,是在当下离婚登记手续过于简便,轻率离婚现象增多,离婚率逐年攀升的背景下设立的,目的是给夫妻双方提供一点时间,在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夫妻双方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内,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慎重取舍,避免“冲动型离婚”,这充分体现了对家庭观念的重视与重新构建,有利于维护家庭的完整,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9.多省市立法实施“独生子女护理假”,适当缓解子女压力

据全国老龄办数据显示,全国已有黑龙江、福建、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9个省市区通过地方立法建立了“独生子女护理假”制度。各地护理假通常在15天左右,河南和黑龙江规定“不少于20天”;四川、湖北、黑龙江还给予非独生子女每年不超过7天的护理假,陪护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 点评 ·

这一制度,既是对独生子女面对的养老压力的适当缓解,也是对其父母当年积极响应国家计生政策的一种回报。该项假期不仅有助于社会尊老敬老爱老风气的形成,对于中青年人主动关注老年人意识的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好政策要落到实处,群众才有获得感。要让更多独生子女依法依规享受到假期,还需要从政策细化、激励、执行监管层面予以更多保障;制定相关税收和补贴政策,弥补企业额外增加的人力成本;或在地方性法规施行一段时间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并在国家层面立法。通过多方努力,化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难题,让他们得以在政策普惠之下,晚年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10.江苏实施“父亲共同育儿假”,鼓励新爸爸分担家庭责任

201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江苏省妇女权益保障条例》规定,男方在女方产假期间享有15天的护理假,并“鼓励用人单位在女方产假期间安排男方享受不少于5天的共同育儿假。”

· 点评 ·

这是“共同育儿假”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正式入法。虽然只有短短的5天假期,但对倡导男性与女性一同承担育儿等家务劳动,让新爸爸们主动分担家庭责任、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是,共同育儿假为倡导性条款,而非强制性,因此,最终男性是否能享受到这个假期,用人单位的执行情况至关重要。

(执笔: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陈若葵)

 

上篇:致读者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