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正在指导居民准确分类投放垃圾。
蔷薇里小区新投用的智能垃圾厢房。(图片均由 上海虹口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提供)
■ 栾晓娜
早上7点多,家住上海虹口蔷薇里小区的顾阿姨,拎着一袋厨余垃圾,来到小区新启用的“两网融合”智能垃圾厢房,倒入了湿垃圾桶,又将装厨余垃圾的塑料袋,扔进干垃圾桶,再到旁边的水龙头,将手洗干净。
“这种垃圾桶可高级了,刷卡、按钮便可自动开箱投放,还自带称重系统,后台还能进行大数据分析。”顾阿姨说,以前住在石库门,习惯了把家里打扫干净,垃圾全部扔进垃圾桶。但现在住进了新家,习惯也得改了,在家里垃圾就分好类,早晚两次到“四分类”垃圾厢房倒垃圾,“已经一个多月了,习惯就好了。”
据虹口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蔷薇里小区投用的这种智能垃圾分类投放设备,目前已投用了68套,分布在该区的55个住宅小区内。这68处智能垃圾厢房,同时也是该区建成的 “两网融合”再生资源回收示范服务点,以便让居民就近便利地分类投放垃圾。
后台大数据有双“火眼金睛”
这种智能垃圾厢房,最早于今年3月份在蒋家桥社区率先投用。
居民通过刷卡、按钮、自动开箱、投放,将不同的垃圾投放至不同的箱体,垃圾箱则根据居民投放的垃圾,自动进行称重,然后换算出积分反馈到智能垃圾分类居民卡上。累积到一定分值后,居民便在小区的兑换机上兑换礼品。
智能垃圾厢房的投放,取得了明显效果。在定点投放时段,志愿者全程值守,对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行为进行现场指导。仅一个月后,蒋家桥社区居民的参与率就已超过90%。今年8月26日,第二台智能垃圾厢房在位于广中路街道的飘鹰小区投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参与的居民超过60%。
“除了可自动开箱投放,自带称重系统外,它最大的特点,是后台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知道哪户居民做得好,哪户居民参与不积极,我们就能根据这些数据,了解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上门宣传工作。”据上述负责人介绍,今年下半年,这种智能垃圾分类投放设备在虹口区内大范围推广,截至11月底,已推广至55个住宅小区。
智能垃圾厢房还将推广
今年,虹口区绿化市容局以创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达标街镇为引领,紧紧抓住绿色账户整区域覆盖、“四分类”点、站、场建设和可回收物收运体系建设三项工作,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两网融合”。
至今年年底,虹口的682个垃圾分类居住小区,都将实现绿色账户整区域覆盖,涉及24.3万户家庭。同时,该区还建立和完善了以湿垃圾、餐厨垃圾、装修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等多种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运行机制。
根据计划,明年,虹口区将在条件成熟的小区继续投放这种智能垃圾厢房,“对于不具备相应条件的小区,干湿垃圾的分类将通过绿色账户平台实现全覆盖,而对于可回收物,则将开发一款App实现上门收运。”该负责人说。
分得好,志愿者还是少不了
居民垃圾分类做得好,离不开全程值守在垃圾厢房前的志愿者们。
在彩虹湾,有一支知名度颇高的“虹·湾天使”队。10月底,小区里刚新建好一个智能垃圾厢房,“虹·湾天使”队负责人马国妹就给天使队的老姐妹们排了值勤表,一天两次值守在垃圾厢房前,义务为居民讲解如何在家里做好垃圾四分类,以及智能垃圾厢房的用法。
“一般来说,早上7点到9点是垃圾厢房使用的高峰期,也正好是老人们送孙辈上学的时间。”马国妹说,天使队的队员们都委托老伴去送孩子,也不肯放弃志愿服务的机会。在他们的热情带动下,小区里的居民们,也慢慢养成了准确分类投放垃圾的好习惯。
76岁的汪永明是一名退休的高级工程师,也是名不折不扣的垃圾分类达人。他利用原来学的化学知识,撰写了多篇科普文章,从《二氧化碳的减排和它的综合利用》到《提高垃圾分类,增加垃圾资源回收》,为“垃圾分类”奔走呼吁了多年。
在虹口区科委的支持下,汪永明先后申报了《餐厨垃圾的回收与利用》《提高垃圾分类投放、增加垃圾资源回收》等科普项目,在社区居民中宣讲垃圾分类的好处和用途。同时,利用自己作为鸿雁小区业委会副主任的身份,为本社区的居民垃圾分类工作奔波。他说,垃圾分类是造福全人类的好事,必须宣传好,让大家一起来做。
“但是,相对于现在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推广工作的需求来说,我们还是感觉小区基层的志愿者太少了。”虹口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居民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的小区,一般都有志愿者队伍,排班分工,做到全程有志愿者值守,指导居民如何正确分类投放,但有些住宅小区只有一位垃圾分类指导志愿者,难以做到每天都全程值守。
“我们希望市级部门能够出台统一的相关标准政策,由上到下地积极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该负责人说,从而不断壮大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志愿者队伍,让更多人愿意加入这项工作的志愿服务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