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庆期间,昂格次音陶来嘎查周围的胡杨林迎来八方游客。
七心齐意合作社的姐妹们(中为廖云坤)。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王永钦 文/图
额济纳旗近年来特别火,这个地处内蒙古阿拉善盟的偏僻之地,因为美丽的胡杨林、傲人的航天城、令人遐想的古黑城遗址、碧波荡漾的居延海和大漠驼队,吸引了全世界游人的目光,也让“中国秘境”的称呼名不虚传。
位于额济纳旗胡杨林景区腹地的巴彦陶来苏木昂格次音陶来嘎查,原来是一个落后的纯农业村庄,经济不发达,农牧民收入低且不稳定。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当地政府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牧民人居环境,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依托景区的地理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村民收入连年上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至2017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2.7万元。
昂格次音陶来嘎查支部书记廖云坤是20多年前从四川来到这里的,不但见证了嘎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是嘎查妇女发展乡村旅游的领头人。近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走进昂格次音陶来嘎查,听这位嘎查女支书和村里的妇女讲述改革开放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的巨变。
土坯房换成砖瓦房
胡杨林带起旅游业
走进昂格次音陶来嘎查,记者看到,一栋栋砖瓦平房,整齐排列,掩映在胡杨林中;家家户户的院落宽敞而整洁……
“房子都是政府统一盖的,我们自己花很少一部分装修钱,要不是政府,我们一辈子也不敢想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一位从事“胡杨人家”家庭旅馆的村民告诉记者。
“以前我们嘎查的村民住的全是土坯房,家家户户是红柳栅栏围墙,四周环境又脏又乱。”廖云坤向记者描述昔日的嘎查。
1991年,23岁的廖云坤跟随姐姐从四川绵阳农村来到这个偏僻的嘎查,“昂格次音陶来嘎查是巴彦陶来苏木唯一的纯农业嘎查,当时胡杨林还不出名,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蜜瓜和棉花。”她说。
在廖云坤的感觉里,嘎查的变化来得异常迅速。近几年,额济纳旗的胡杨林火了,政府对村庄建设的力度也前所未有地加大。“2016年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为我们嘎查的村民新建房屋106套,改造供水管网4公里,修建嘎查公路7公里,安装LED太阳能路灯42盏。”
由此,破烂不堪的土坯房变成了整齐的砖瓦房,泥泞不平的乡间小道变成了宽广平坦的柏油路。“嘎查新建的住房宽敞漂亮、硬件设施非常齐全,胡杨林景区生意也特别好,我们嘎查又紧挨着胡杨林景区,做民宿很有优势。”廖云坤告诉记者。
村庄基础设施的大幅提升和旅游业的红火,让昂格次音陶来嘎查延续了几十年的产业格局迎来转变的契机。村里陆续有人家开起了家庭旅馆,2017年达到了42家。
在昂格次音陶来嘎查扎根了20多年的廖云坤,因为有主意、胆子大,敢挑头,2012年就当选为嘎查妇代会主任。2015年,又领头成立了麦穗手工制品专业合作社,本想组织妇女姐妹坐在一起做点手工,但村庄的快速发展让她和姐妹们意识到了新的机遇。2017年8月,在旗妇联的带动和苏木政府的大力帮扶下,她和6名女村民投资入股成立了七心齐意旅游专业合作社。
“七心是指我们7个股东姐妹,齐意就是寓意大伙齐心协力、一心一意。这个合作社我们几个股东真不是为了自己挣钱,主要是让全体村民致富。我们通过合作社把客人引进来,然后分配到村民家,大头儿都是村民挣了,我们主要是搞好服务。”廖云坤真诚地说。
民居变身家庭旅馆
村民受惠乡村旅游
“这几天是我们额济纳旗一年中旅游的最旺季,前后也就不到一个月,来我们合作社家庭旅馆住宿的人排得满满的,今天我就接待了80多个人了。”记者采访时,正逢额济纳胡杨林的最佳观赏期,廖云坤忙得不亦乐乎。
仅仅两年,昂格次音陶来嘎查的家庭旅馆就已经增加到了80多户,意味着这个187户的小村庄,已有近一半人家投入到了乡村旅游业。
此时的廖云坤已当选为嘎查党支部书记。她告诉记者,两年来,嘎查党支部坚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合作社骨干培养成党员带头人”作为重要工作去研究、谋划、实施,有效整合了3个合作社资源,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民”致富模式,完善旅游资源,规范家庭宾馆,对接旅游企业,引进八方游客,着力拓宽群众产业增收渠道。
记者也了解到,巴彦陶来苏木把旅游业列为主导产业培育,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为目标,建设了园蜜乡特色风情一条街、五道桥民族风情园、东归圣地土尔扈特民俗文化园、农垦博物馆、游牧文化博物馆等嘎查景点,形成以居延文化、农耕文化和民族风情为支撑,以乡村民宿、休闲采摘、亲子体验、观光娱乐和蜜瓜产业深度开发、产业融合的乡村旅游业。
“政府还给家庭旅馆统一起名叫‘胡杨人家’,不仅价格低,还能让游客体验当地居民的衣食住行文化,很受游客青睐。”廖云坤告诉记者,“额济纳旗妇联也特别支持合作社的工作,旗妇联主席格日乐经常鼓励大家,还给合作社申请了自治区巾帼脱贫示范基金2.4万元。”
苏木、嘎查两级政府对乡村旅游业的规划、培育和引导,妇联组织的支持和鼓励,让昂格茨音陶来嘎查的旅游合作社和辐射带动的家庭旅馆获得了发展良机,村民收入也大幅提升。“今年胡杨节期间,嘎查每天的住宿量达到200多人,餐饮也从无到有,现已接待游客3000多人,实现旅游收入60万元,户均旅游产业收入6000元以上。”廖云坤高兴地说,“我们嘎查现在有12户贫困户,这几天每户收入都在6000元左右,脱贫指日可待。”
让廖云坤津津乐道的还有七心齐意旅游专业合作社的成就,“我们合作社辐射带动了43户农牧民,去年胡杨节期间,共接待游客2500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5万多元,平均每户增收5000元,家庭旅馆最多的收入达到5万元。年底合作社在嘎查广场举办了首次分红大会,村民手里举着钱,乐得合不拢嘴!”
为了突出乡村旅游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今年春天,嘎查“两委”组织妇女争创“美丽庭院”,发展庭院经济;夏季,则举办赶集日,妇女们把蔬菜、瓜果、玉米和家禽等土货拿到集市销售,并亲手制作凉粉、凉皮、凉面、米糕、麻辣烫等食品,让游客和群众品尝到地道的农家味,也让妇女姐妹增加了收入。
记者了解到,和昂格茨音陶来嘎查村民一样,额济纳旗的农牧民也越来越多地受惠于旅游业的发展。今年胡杨节期间,额济纳旗参与旅游相关行业的农牧民达4180多人,占全旗农牧民总人口的72%。截止到今年10月底,额济纳旗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76.85万人次,同比增长3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45亿元,同比增加30%。越来越多的额济纳人正参与到旅游业,并从中受益。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出来辛苦打拼,终于有了不一样的人生。”和廖云坤一样,从甘肃农村来到额济纳旗,扎根在昂格茨音陶来嘎查的“外来妹”白爱花,感慨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