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芳一家。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袁鹏
“每次遇到困难,我们都会坐下来商量。互相鼓励、共渡难关!”刘兰芳边说边看着丈夫张仁民,夫妻俩脸上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
20世纪60年代,刘兰芳出生于甘肃庆阳市西峰区一个普通家庭。受外婆和母亲的影响,刘兰芳从小对女红就非常感兴趣,荷包、鞋垫、鞋头、枕套等,这些是刘兰芳小时候经常见到的物件。小时候受到的熏陶一直影响着她,伴随着她从一名女工成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并拥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
城镇女孩和农村男孩的爱情
刘兰芳和丈夫是高中同学,来自城镇的刘兰芳家庭条件相对优越。她总会拿些好吃的东西给张仁民及其他同学吃,她的善意赢得了同学的认可。
高中毕业后,张仁民考上了大学,刘兰芳却落榜回家待业。大学毕业后张仁民被分配到山区的一所学校当老师,刘兰芳也通过招工考试到了庆阳地区一家国企上班。招工考试前刘兰芳还得到了张仁民的辅导,从而顺利通过了考试。
“上学的时候我帮了他,找工作的时候他帮了我,后来在同学们的撮合下,我们走到了一起!”刘兰芳说。
婚后的刘兰芳和张仁民虽两地分居,但随着女儿的出生,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分外甜蜜。到80年代末,刘兰芳所在的机修厂效益下滑。而此时张仁民也调入了刘兰芳所在的企业,同样的困境摆到了两个人面前。
“单位干不下去了,为了生活,我们只好离开企业自谋生路。”刘兰芳说。
背着香包开始创业
“离开企业,反而使我静下心,开辟了另一条路子!”刘兰芳说。
在以后的几年里,刘兰芳和丈夫卖过菜,开过小饭馆。90年代以来,庆阳香包在市场上悄悄兴起,经过多方考察后,刘兰芳和张仁民觉得这个行业比较有前景。
刘兰芳从制作自己熟悉的荷包、鞋垫、枕套等简单的物件入手,渐渐地,她发现实用的东西在市场上更有销路,便开始尝试制作绣花鞋、肚兜、盖头等。在创业的日子里,刘兰芳背着自己制作的香包从庆阳、兰州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找销路。
在创作遇到瓶颈的时候,她虚心向老艺人们请教学习。她为了学到“老北京布鞋”的制作工艺,曾专门赴北京向名师求教,在整整40天的时间里,刘兰芳掌握了“老北京布鞋”制作的30多道工艺,终于成为这位老艺人认可的“徒弟”。
那些日子里,刘兰芳在学习的同时,继续钻研香包的制作工艺,她自己创意、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很快,一件件精美别致、富有地方艺术特色的香包作品在刘兰芳的巧手中诞生。
2002年,刘兰芳和张仁民成立了庆阳市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同年,刘兰芳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首届民博会,此后从2002年至2016年,刘兰芳先后60余次参加了全国各类非遗成果展及民间工艺品展,获得多种奖项。其中她创作的《颈椎枕》被第六届庆阳香包节组委会评为“新产品金奖”;《香包——绣花鞋系列》荣获第九届西部民族民间工艺品、礼品、旅游纪念品(含收藏品)博览会金奖;《九凤朝阳》被中华文化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专家评为一等奖。香包系列产品更是远销国内外。
让庆阳香包走向国际
在刘兰芳眼里,庆阳香包是有文化、有温度、有情感的。
近年来,刘兰芳先后赴美国、加拿大、白俄罗斯、意大利等国进行庆阳香包民俗项目宣传、推介。2014年7月,刘兰芳参加了当时文化部在美国举行的中国主题年的文化交流活动。在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她讲述了庆阳香包的故事,介绍中国的民族文化艺术。
“庆阳香包只是个地域文化,要想走得更远、走向国际,就必须结合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多次参加对外交流活动,让刘兰芳开阔了眼界,也获益匪浅。
这些年,刘兰芳和张仁民对香包加工制作进行转型升级,2011年11月庆阳市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被授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荣誉称号;2013年刘兰芳和丈夫在西峰区肖金镇筹建了非遗基地;2015年张仁民倾注多年心血建成“庆阳仁民香包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到1万余件。
刘兰芳的非遗基地作为省市妇联“陇原巧手”示范基地,已成功举办了24次手工技能培训,带动了当地妇女创业就业。
与此同时,刘兰芳的家庭和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和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等诸多荣誉称号。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刘兰芳和张仁民的女儿大学毕业后,从北京回到了父母的非遗基地工作,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是学习非遗管理保护专业的,今年也回到了公司工作。
“非遗保护传承需要年轻人的加入。我们要给孩子们做好榜样,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讲好我们的中国故事!”这是刘兰芳的梦想,也是他们一家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