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李雪婷
2018年11月17日,中国最有智慧的大脑们齐聚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F2科学峰会现场, 分享前沿学术成果,探讨学科交叉创新,推进科学产业应用。
本次F2科学峰会共设有“知己知彼:从研究病菌中得到的突破”“未来互联网”“人类战胜癌症的杀手锏:免疫系统”“摩尔定律的终结”“发明合成分子的新工具”“区块链技术”“柔性电子器件的未来”“下一代生物医学智能系统”“天体物理”“人工智能和脑科学”“脑科学”“科学计算及其在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12场研讨会。
学科交叉是创新思想的源泉,学科之间打破边界、不断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2018年F2科学峰会在议题设置上也体现出显著的交叉特点。
学科交叉研究可派生出新科研成果
通过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的交叉研究,可以促进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提前来临。峰会中,“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研讨会分别邀请了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生物科学教授Terry J. Sejnowski、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教授Antonio Torralba,以及斯坦福大学的文理学院讲席教授骆利群进行现场碰撞,从不同学科领域共同讨论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脑科学探索。
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的结合研究,也派生出新的机械感知或运动系统,而这又与柔性电子学的研究密切相关。柔性电子学的一个显著应用就是电子皮肤的研发,能够实现如人类皮肤一样对外感知功能,并将信号传递回大脑,将人机交互提升到新的水平。F2科学峰会“柔性电子器件的未来”专题研讨会就柔性电子器件的发展方向、技术路线展开讨论,与会科学家一致认为,柔性电子器件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未来的生活。
F2科学峰会还特别设置了“下一代生物医学智能系统”议题,邀请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Benjamin J. Raphael和Olga G. Troyanskaya,以及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分别从计算机的角度和生物科学的角度共同探讨生物医学智能系统的发展趋势及前沿应用。“下一代生物医学智能系统”涵盖了交叉学科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进展,既有从计算机领域进入生物医学领域的科学家,又有生物医学领域使用计算机和数据以及基因的方法来解决临床上问题的科学家,就像是从桥的两端同时向中间进发,最终架起计算科学、数学科学和生命科学及医学上的桥梁。
同样的例子还有“科学计算在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研讨会,看似最枯燥的科学计算,其实在诸多学科背后发挥着巨大力量。借助科学计算,很多科学研究加快了研究进程,降低了科研成本。一些典型的案例比如模拟核试验、空气动力学模拟、天气预报等,都是借助科学计算来实现。
与会的科学家认为,F2科学峰会在议题设置上充分体现了交叉特色。一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可以成为另外一门学科用做研究突破的工具,或者带来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一些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又可以派生出新的科研成果,尤其是一些现代大型科研项目的进展,需要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科研目标的达成。
科学应用:突破未来边界
科学的发展不仅是为了“领先一公里”,为人类开辟新的想象空间,也是为了“最后一公里”产业的应用落地,解决桎梏现实发展的瓶颈。F2科学峰会将“先进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进行结合,每一场议题都对当下社会的发展有着实际推动意义。
摩尔定律促进了半个世纪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物理极限的到来,摩尔定律也面临着终结的命运。在“摩尔定律的终结”环节,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两位标志性的人物Subramanian S. Iyer和Jason C. S. Woo,分别探讨了未来芯片产业发展的方向,这直接关系着未来计算性能如何提升。
互联网出现后的近50年间,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但是带宽限制、网络攻击等问题始终困扰着互联网的发展,从“可用”到“好用”还有一段很远的距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Jennifer L. Rexford在“未来互联网”专题研讨会中认为,未来互联网将实现自我驱动,实现更大规模的扩容,拥有更快的速度,从技术路线上给未来互联网指出了变化的可能性。
从互联网中孕育出的区块链技术也是峰会探讨话题之一。基于新的加密技术的发展,斯坦福大学的应用加密学小组(ACG)提出了一种可以大幅降低区块链存储数据大小(约为十倍)的方法——Bulletproofs。ACG团队认为,如果使用集合来进行交易验证,并且缩减区块的大小,那么就能够实现一直以来对比特币所寻求的两个目标——保密性与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