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欢呼雀跃庆祝“自己有地了”,到开煤矿挣大钱,再到土地流转规模种植,治理环境建新村,几十年变革的洪流中,冀南平原上的这个普通村庄,在当了18年村支书的于立英眼里,就像一条小溪流,跟随着时代的节拍向前流淌,也映照着乡村蝶变的身影……
编者按
改革开放40年,农村改革波澜壮阔,农业农村的变化翻天覆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改革持续发力,农村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跃升,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不断创新和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重大步伐,农村民生实现根本改善,农民的钱袋子鼓了,农村环境美了,文化生活丰富了,人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乡村大地呈现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40年巨变,作为农业农村的“半边天”,农村妇女既是改革成果的分享者,也是投身改革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改革时代的见证者。在土地改革进程中,她们的权益保障不断得以落实;在创业创新大潮和脱贫攻坚战中,她们以勤劳的双手和敢想敢干的精神,分享了致富的累累果实;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她们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技能、素质得以提高,实现了多元化就业;在农村多项改革的实施和性别平等事业的推进中,她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政议政,地位不断提升;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她们学文化,展才华,扮美家园,点亮生活,精神面貌大变样;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她们积极行动,向着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目标再出发……
这一切,深深印记在农村妇女的脑海中,镌刻在她们与改革同行的40年风雨路途中。从本期开始,让我们倾听她们的讲述,记录乡村40年的巨变,展现农村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建于二00九年的牌坊。(摄于二0一七年六月)
二0一五年建设的温室蔬菜大棚 。 (摄于二0一六年一月)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丽婷
深秋的冀南平原,呈现出一片片黄褐色的土地。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已经颗粒归仓了,平整的田野开始进入又一轮“生命的孕育”。
忙碌的秋收过后,邢台市内丘县大孟镇十方村十分平静。于立英骑着电动车赶到村委会后,几个妇女赶过来咨询事情。原来村里去年开始实行煤改气、煤改电,有家企业赞助了100多台电暖气,老百姓们想了解一下分配情况。说话不紧不慢的于立英,解释着事情的安排。
于立英嫁到十方村38年,当村支书也近18年了。岁月流淌,村庄的腾转挪移、新旧更替,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记忆。
上世纪80年代:分地了
“公公婆婆家在村里是个很不错的家庭,男人大多在外边吃商品粮,有当公社干部的,有当教师的,也有当工人的。”于立英说。
1980年,于立英嫁到十方村时,生产队里还没有实行联产责任制,社员们还要出集体工。于立英和老婆婆、婆婆、大小姑子组成了一支“娘子军”,每天要下地耕作。
“那时候,锄地、收割等等农活儿,都是生产队安排。一敲钟,大家都往地里去。出工记工分,记得那时候摘棉花1斤两个工分。”于立英回忆说,当年,村民家都不富裕,“婆婆家属于好的,但中午也吃玉米窝窝头儿,不敢做白面馍馍吃。”
1982年秋,当地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那时“分地”的情景,于立英仍然记忆犹新。“那些天,田野里人像赶集一样。一个生产队的人都集合到地边,抓大阄、再抓小阄,用玉米秆子丈量、分地……村里人都欢呼雀跃地庆祝‘自己有地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生产的积极性高涨,第一年平均产量就比人民公社时期增加了几百斤。“秋天里,一大包一大包的棉花,白茫茫地堆成了小山,我们就赶着骡子车去粮站卖。”
过了两年,于立英家花了8500元买了一台拖拉机,接着,爷爷那里又买了一台12寸的索尼电视机。“记得那时播放电视剧《霍元甲》,邻居们吃了饭就赶过来看,我家成了据点,可热闹了!”
上世纪90年代:开矿了
“真正改变光景,是改革开放后鼓励‘三产’。”于立英说,1993年,在村子附近一家国营煤矿工作的七八个人,开始合伙儿在村子边上开小煤矿,1万元就属于大股东。村里人也拿出手头多余的钱入股,“我家入了2000元,到年底分500元。后来一年比一年分得稍多一些。”
村边上有了煤矿,流动人口渐渐多起来,脑筋活络的于立英也尝试着做起生意。她家拿出1万多元,又和亲戚借点钱,在村边上盖起了第一个饭店,“4个屋,找了个厨师,雇了两个服务员就开张了。矿上的人都跑去吃,2元一大碗面,2元一大盘水饺,生意可红火了。” 于立英说。
以前日子过得紧巴时,于立英的丈夫爱记账,1毛钱也记,后来随着收入增多,他的这爱好也消失了。“那两年挣钱可容易了。那时候兴喝豪门啤酒,一瓶进价2元,我卖2元5角。有一年积攒下来的啤酒瓶就卖了6300元,换了一台八菱摩托车。”
1994年于立英被推选为村妇代会主任。“我每天骑着摩托车风风火火进进出出,村里的事儿、家里的活儿、饭店的采买,我啥都不耽误。一天忙忙碌碌,很晚才能回去休息。”于立英回忆,1993年到1998年,十方村周围出现了十几家小煤矿,“靠山吃山,那时挣的钱用麻袋背。”
也就在1998年,村里用上了联合收割机,小麦、玉米,再也不用刀割手掰。机械化把人们从土地里解放出来,村里的劳力也都到矿上做工了。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均收入达到了1000元,不仅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吉普车、大卡车也开始在路上穿梭。
新世纪:天蓝水清了
煤矿的开采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收益,但也带来了生态环保问题。因为无序、过度开采,当地许多村民的房屋陆续出现开裂、下沉,群众集合起来堵企业的大门,到上级政府部门上访。
这已是进入新世纪后的事了,于立英已当选为十方村村委会主任和村支部书记。为尽快解决问题和稳定群众情绪,于立英一方面挨家挨户做工作,一方面找企业、跑政府部门。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十方村完成了100多户群众的危房搬迁。与此同时,新村建设也顺利推进。如今的十方村规划整齐,主街巷都进行了硬化、绿化和美化,还建成了村文化娱乐广场、医疗合作室、综合便民服务大院、村级敬老院及村牌坊。
“我们是农民,土地还是我们的根本。”于立英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这些年,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恢复平整土地300亩。群众在平整后的土地上种庄稼,搞养殖,每年每亩可增加收入300元。为壮大集体经济,村里还平整了500亩荒滩地,以30年33万元的价格承包了出去。
2013年4月,村“两委”引导农民先后成立了两个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种养业,其中,金银花种植50余亩,花生种植2000余亩。
这两年,村“两委”又鼓励、引导村民流转土地,规模种植药材和牡丹。“经济作物比农作物收入高。另外,规模种植有利于成片作业,可以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去城镇打工。”于立英对记者说,“你看村里都没闲人,除了上岁数的在家带孩子,好多年轻媳妇儿都到北京做家政服务员了。”
经过几年整顿,到2015年,十方村境内和周边的小煤窑已全部关停。如今,十方村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村民们更加安居乐业。在几十年变革的洪流中,十方村就像一条小溪流,跟随着时代的节拍向前流淌,也映照着时代蝶变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