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丹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鹏
谈起参加中国妇女十二大归来的感受,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冯丹表示:作为参加了两届妇女代表大会的老代表,特别珍惜为妇女代言的机会。
“计算机领域的女性确实不多。拿我们学院来说,本科生阶段,女生人数占30%左右,研究生阶段就只有12%~15%,教授就更少,我们学院一共170名教职工,女教授一个巴掌就数得过来。所以能有机会成为妇女代表,特别高兴。”冯丹说,以前,因为忙于科研,自己的性别意识其实并不那么强,五年前参加了中国妇女十一大之后,才开始关注女性话题,积极参加女计算机工作者委员会活动等。
“作为代表,我最关注的是怎样能够帮助更多的女性成才。和男性相比,女性的成长发展要付出更多努力。社会应多关注女性,特别是女性知识分子,给她们更多机会,创造条件促进她们发展。”冯丹说。
1987年,冯丹被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录取,并一口气读到了博士。
1997年,冯丹留校任教,在讲台上一站就是20年,她的课一直很受学生欢迎,曾荣获湖北省“师德标兵”,被湖北省总工会授予 “五一劳动奖章”。教学是她喜欢的舞台,科研同样也是她热衷的领域。冯丹的研究以计算机存储技术为主要方向,先后担任973项目“面向复杂应用环境的数据存储系统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和“下一代互联网信息存储的组织模式与核心技术研究”首席科学家、863重大项目“海量存储系统关键技术”总体专家组组长、“信息存储系统与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大数据存储系统与技术”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专项基金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成果丰硕。
数据存储系统研究一直是冯丹热衷的方向,而我国存储设备和系统的国产化问题尤其为她所关注。
“数据好比是信息时代的石油,大数据时代,每天都在产生和消费数据,影响着每个人的衣食住行。互联网应用、人工智能的基础也是大量的数据。但是,数据如何存储和高效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问题。” 冯丹告诉记者,十年前,存储技术在我国还是薄弱环节,市面上的存储设备和系统大都被国外产品垄断,每年不得不花巨资进口。
“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数据的存储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安全,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存储技术和产品,就像一直把自己的钱放在别人的口袋里一样,直接的后果就是被人‘卡脖子’。” 冯丹说。
为了促进国产存储技术发展,冯丹和她的团队一方面在973等项目支持下进行核心技术攻关,另一方面联合研究院所和企业向有关部门呼吁发展存储设备国产化的重要性。2008年,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863计划设立了“海量存储系统关键技术”重大项目,冯丹任总体专家组组长,华为、浪潮等公司参与其中。通过数年努力,项目的实施打破了国外对高端存储系统及其核心关键技术的垄断,实现了我国存储产业从技术依赖向自主创新的跨越。项目立项前,国产存储系统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还不到10%,验收时达到20%以上,而到目前为止,这个份额已经达到60%以上。2014年,冯丹牵头的“主动对象海量存储系统及关键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存储技术的研发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技术突破,也培养了一些人才,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冯丹介绍,在存储系统方面,我国已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并形成国产化存储产品,包括盘阵列、云存储等。在新型非易失存储器技术上,部分技术与国外处于并跑,部分技术甚至领跑国际。但在存储芯片上,由于先进工艺、整体技术为国外厂家垄断,尽管我国已拥有部分技术,目前依然没有国产化产品。
“存储芯片,特别是商用存储芯片几乎没有国产的。”冯丹一直对存储领域没有中国芯“耿耿于怀”。她表示,研究成果要转化为产品,其实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而现在的确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好在国家目前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2016年12月,国家存储器基地落户武汉。2017年11月,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也通过了科技部验收。冯丹先后担任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光电信息存储研究部主任、信息存储与光显示功能实验室主任,负责信息存储部门的建设工作。她和她的团队正在和国家存储器基地、海康集团等开展技术合作,以期未来从根本上解决存储器芯片国产化的问题。
“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主要做核心技术研究,但更希望让技术得到应用,在成果转化上取得进展。我们的目标可以用‘顶天立地’来形容:顶天,就是争取学术研究在国际舞台有一席之地;立地,即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争取技术在企业生产中发挥作用。”冯丹说,“和以前相比,现在的研究环境更好了。中兴事件给我们一个警示,只有改变信息领域‘缺芯少魂’的状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避免被‘卡脖子’。而现在终于下决心重视基础研发和产业化工作,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在国家的大力投入下,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打破技术垄断,彻底解决存储芯片这一‘卡脖子’问题。”冯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