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8/10/2018102767017c8978ec4b2d9f919ec60838c21e.jpg
2012年,廖晓义在大坪山。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周韵曦 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40年。而在这长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8-10/27/053796.html

等待处理…

投身环保40年的廖晓义

开拓生态文明的公益之路

2018/10/27

2012年,廖晓义在大坪山。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周韵曦

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40年。而在这长达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中,一个熟悉的身影始终活跃在一线,她便是民间环保事业的倡导者和活动家——廖晓义。

投身环保事业的40年里,廖晓义放弃了美国绿卡,选择了回国创业;放弃了体制内待遇,选择了民间公益;放弃了城市生活,选择了乡村建设。如今,64岁的她因自己终于踏上一条理想之路而感到无比幸福。

西行20年:认定要为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做贡献

“一个人的命运,真的是与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同步的。”廖晓义感慨道。这是她第一次将自己曲折而丰富的人生经历与改革开放40年绑定去回顾和思考。

197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而后留校任教的廖晓义,满脑子都是对于西方哲学的崇拜。

那时的她认为:中国走上西方人开拓的工业文明之路就是中国的福祉。

但随着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加深,此前的信仰萌出怀疑的种子。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正以势不可当的劲头快速发展,环保理念并没有走进主流视野。但“执拗”的廖晓义偏偏选择逆势而行,她借着改革开放的契机走出国门,在半工半读中期望通过学习西方环保经验找到解药。

1996年,她回国创办“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2004年改为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坚定了要搞环保、要为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做贡献的决心。

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个人映射,让廖晓义觉得很有意思。“这个背景,给了我人生非常重要的和国际交流、接轨的机会,让我能够走出去,了解到世界环保动态,特别是被那些优秀的环保女性所感动,让我觉得我也要走那样的路。”

东归20年: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

对廖晓义来说,改革开放40年是西学东渐的40年,更是西行东归的40年。

前20年,她热衷西方文明、学习西式环保;后20年,她开始反思和转变。

“我看到了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环境治理方式,这种仅仅就环保而环保的方式,没有对人类心灵、生命和精神的追问。即使天更蓝、水更清了,也是建立在过度消耗资源的基础上,这样的环保成效不过是幻觉。”廖晓义清楚地认识到。

2000年6月,廖晓义获得国际环境大奖“苏菲奖”。当她站在领奖台上用流利的英文致谢时,主办方却让她讲讲中国文化,希望能给处于工业文明困惑中的他们带来新思路。“我觉得很惭愧,不懂自己祖先的文化是一种耻辱。”廖晓义回忆道。

此后,廖晓义开始发奋补习国学。“越学越觉得中国文化真好,如何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种新生。”在廖晓义看来,传统文化为人类活着的意义指点了迷津。

在当时GDP至上的大环境下,廖晓义不再拘泥于单纯的“环保”,开始转向“做心”,即对有关的人用环保思想和传统文化思想进行改良。这一套整体的、综合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廖晓义称之为“中国式环保”,并由此开拓出一条中国式的公益之路。

廖晓义感恩于改革开放,她说:“如果不走出去,也回不来。”

用40年找到自己的幸福所在

在学习国学、走访乡村的过程中,廖晓义发现,那种自然养生的生态智慧和乡村文脉仍在一些村落中具有生命力。然而,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城市原子化和乡村空巢化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如何拯救和恢复古老的乡村文化?廖晓义再次接受了挑战。

2008年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给了她一个契机。她率队来到极重灾区四川彭州大坪村,开始了生态乡村的实验,并相继在川、渝、湘、鲁的几十个乡村,与当地政府和村民一道,探索出一个“以党委政府为主导、村民居民为主体、传统文化为主脉、社会服务为助力”的“乐和”家园模式。

这套模式的智慧之处在于:以村民居民为主的社会组织互助会为自治基础,以社区协商机制联席会为共治平台,以社工站为技术支撑,以党委政府为主导,进行社会共治。在社区的自治共治基础上,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与乡土智慧,解决导致环境和社会衰退的问题。

廖晓义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乐和”理念,是自立、互助、公益;差异、互补、共生;尊重、沟通和包容。这也是她40年来对环境治理抑或人类命运终极思考的结果。

经过几次转身,廖晓义终于找到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宝贝:公益、国学、乡村。廖晓义由衷地说:“一个开放,一个改革,决定了我40年的道路,否则,个人的选择无从说起。” “改革不能忘了初心,开放不能丢掉传统”,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廖晓义并没有放慢脚步,她对地球村未来的使命又有了新的思考和行动。未来,她希望能带着40年西行东归的经历回归哲学教师的职业,继续深化以社区书院为载体、国学传承为根基的教育,探索一条朝向生态文明的公益之路。

记者手记

采访中,廖晓义身边始终围绕着一群人。在他们眼中,廖晓义无疑是个女超人。一位刚从重庆赶到北京的公益人士告诉记者,前一天廖晓义刚刚坐了一天火车从外地回到北京,晚上又去农业大学讲课到10点多钟,回到家又在微信上处理各种事务,第二天早上刚6点多就起床了。“一般人真的受不了。”说这话时,她看着廖晓义,眼里都是光。

跟“超人”约采访自然很不容易,她的日程总是排得那么满,等着与她聊上几句的人永远得见缝插针。只要哪里需要她,哪里有好的项目,哪里有适合传统文化生根发芽的土壤,她便会奋不顾身,丝毫不会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这种始终不懈的精神状态,使得她身边年轻的公益志愿者们,从来不觉得会与她产生代沟。

可以说,廖晓义是这个时代最踊跃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之一。为了解决工业化导致的环境问题,她成为一名环保人士;在这个过程中看到只有进行社会建设才会有生态问题以及其他问题的解决,她成了一名基层社工; 2011年与中央提出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相应,她又开始致力于生态乡村的建设。每一次转身,都毫不犹豫,勇往直前。在她身上所体现出的无畏与实干,也正是这个时代最可歌颂的精神力量。

上篇:扎根大山数十载 托举孩子读书梦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