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海霞
养老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日趋老龄化的国家,是社会和每一个家庭的大事情。上有老下有小的子女承担着养家的重担,外出打拼挣钱,让很多父母成为空巢老人;即便让父母跟随自己同住,也会因工作忙碌,无暇给老人更多关注,更别说因婆媳矛盾、家庭琐事,老人不愿和子女住在同一屋檐下。
养老院等养老机构,不是人人都有经济能力入住的,也不是每个老人都愿意去里面养老。我特别羡慕电视剧《妈妈的花样年华》里面的四位老人,他们四位关系特别好,每天在一起锻炼身体,闲时在一起打麻将,哪天哪位老人没来,其余的三位就会去他家里看看。他们的关系更像小孩子,好得不分你我,名副其实的“老伙伴”。
都说人老了需要个老伴,但我觉得,人老了更需要“老伙伴”。作为空巢老人,夫妻双方在家互相照顾是可以减少子女的后顾之忧,但作为独居老人,一旦发生不测,子女不在身边,便会酿成悲剧,子女离得远,有时还真不如“近邻”。如果父母有几个老伙伴,经常在一起玩,互相之间也有个照应。
老人的孤独多因孩子不在身边。其实,老人也应该多发掘自己的乐趣,有几个球友,几个棋友,几个舞友,几个摄友,甚至几个说话的朋友,来分担一下生活的孤独。而且,固定的圈子其实就是一个互助组,结伴养老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作为子女,在对待父母的养老问题上也应该多抱团。我妈独居在老家,她不愿和子女一起住,但毕竟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即便我们兄妹几个常回家看看,或每天一个电话,心里还是不放心,因为,老人有时喜欢报喜不报忧,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麻烦子女。
现在网络发达,我们老邻居的子女之间也有了微信群。老家空巢老人居多,我们商量好了,不管谁回家,都街坊四邻走动一下,看望一下老人,随手拍一下老人近况发到微信群里,这样,没空回家的子女也能得到父母的第一手资料。再就是,老人之间爱唠嗑,他们那些不对子女说的话,却会跟老街坊讲,谁从自己父母那里听到了别人家的“家长里短”,尤其是关于老人的健康生活等方面问题,便私下跟其子女交流,“剧透”一下。这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有利于子女更好的关照父母。尽孝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作为子女少的家庭,必须和近邻子女抱团,这样即便一月回家一趟,大家回家的时间错开,便每周都有人回家,顺便看望“众”父母。
前不久,胡同里的孙大爷生病住院,他只有一个儿子,忙得不可开交。得知此事,我们胡同里好几位小伙伴都去医院轮班照顾孙大爷,因为大家知道,互帮互助,自己父母也有生病住院那一天,刮下春风,收获秋雨,到时别人也肯定会搭把手帮自己。
在父母养老问题上,一个人的力量确实有难度,众人拾柴火焰高,养老需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