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出好日子,舞出新生活。(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杨睿/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蓓
从“泥巴墙、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的穷困,到“住楼房,吃细粮,电视沙发西式床,还有余钱存银行”的富足,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走”了40年。
40年里,昔日只有18户人家的小岗村发展成了有1040户人家的大型村落;四处漏风漏雨的茅草屋、泥泞的道路,被两三层的小楼房、开阔的水泥路取代;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和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行动,让这座地处皖东北的岗丘村落,更多了几分秀美与精致。
40年里,改革的脚步在这个“中国改革第一村”里从未停止——从18位“大包干”带头人以“托孤”的勇气按下“红手印”,实现“分田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到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村民拿到“红本本”,稳定了承包权、巩固了所有权;再到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施集体股份合作制改革、“三变”改革,实现“按股分红”;如今,18位“岗二代”接过“接力棒”成为新致富带头人,承继着“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续写小岗村改革发展新篇章。
“无论怎么改,都是为了俺们老百姓过上好生活。”9月27日,站在距离村头不远的“金昌食府”门口,头发花白的“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金昌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此时,他面前的村庄主干道“友谊大道”上,鳞次栉比的“红手印”菜馆、“大包干”超市热闹繁忙,他身后不远处的广袤田野稻谷飘香,丰收在望。
“红手印”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序幕
过去数十年里,关于1978年的那个冬夜,18位农民如何聚集在一间低矮的茅草屋里,立下生死状、按下红手印、分地包干的故事,75岁的严金昌已经说了无数遍。“俺们当年摁手印搞‘大包干’,就是想能吃上一顿饱饭,哪敢想现在的日子。”从刚开始只是简单的讲述,到如今,他更喜欢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穿插其中。
“包产到户”前的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结束,“一家只有百十斤口粮,只能拖家带口出去讨饭。”严金昌记忆中的窘迫,直到村里仅剩的18户人家在一张白纸上共同写下那段石破天惊的话——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年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到18岁”。
“18颗鲜红的手印”见证历史,也改变着历史的轨迹。至此,小岗人开始了分田到户的“大包干”。随后,经过实践检验,村民自发的变革和地方各级干部敢于担当、践行实事求是精神的勇气,受到党中央的肯定,“大包干”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石。
“大包干”后,“大锅饭”时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出工不出力”的情况消失了。严金昌一家分得35亩地,再没有人愿意偷懒,“一家老小铆足了劲儿,每天天不亮就出工干活”。
仅仅一年,成效显现。1979年10月,小岗村粮食总产量6.6万公斤,比过去增加了4倍,村民人均收入从上一年的22元跃升至350元。村里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那一年,饿怕了的严金昌,“剩下的粮食舍不得卖,稻谷、花生、红薯堆得家里到处都是”。
1982年,严金昌家买了一辆小四轮和一台收割机,很快,全家搬出了茅草屋,住进了砖瓦结构的新平房。和严金昌一样,很多小岗人在短短几年内,就完成了住房和家庭生活的升级换代。
再摁“红手印”留下改革发展带头人
然而,“一朝跨过贫困槛”的小岗村,却“二十年没踏进富裕门”。包产到户数年后,小岗人遭遇了新问题:“粮食产量大范围提高,卖粮越来越难,光靠种地只能解决温饱,却富不起来,大片土地抛荒,村民纷纷外出务工”。直到2003年,小岗全村人均收入刚过2000元,村集体存款为零。
18位“大包干”带头人挠破了脑袋,却再也想不出小岗村的新出路。
敢闯敢干的小岗人,从来就不惧改革创新。2004年,从安徽省财政厅到小岗村挂职党支部第一书记的沈浩,带来了“三步走”的改革发展新思路——引进工业,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
小岗村村头“金昌食府”的实际经营者严德双是严金昌的四儿子。2006年,沈浩提议,让村民把土地流转给大户耕种,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可以发展多种经营。63岁的“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率先响应,以每亩800元的价格将全家35亩地流转出去,随即在自家的庭院开办起“金昌食府”。2008年,外出务工多年的严德双夫妻看好小岗村发展前景,听从父亲的建议,回乡接过生意。十几年来,小岗村红色旅游越来越红火,“金昌食府”每年净收入可达十几万元。
与此同时,流转给种粮大户和现代农业企业的土地,通过机械化、规模化耕种、企业化经营,根据地块位置、平整度、土质,分类种植粮食和不同的经济作物,既实现了土地经营效益最大化,保证了农民收益,也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不光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随后,修建“友谊大道”、村容村貌大改观,“大包干纪念馆”落成带动红色旅游,村里招商引资办起了工厂,老百姓住上了集中规划的新居……2006年,小岗村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当年秋,沈浩挂职期将满,村民们再次摁下“红手印”,留下了带领小岗村二次发展的好书记沈浩。
此后的三年里,小岗村在沈浩的带领下,沿着“三步走”的发展路子稳步前进。2009年11月,沈浩因积劳成疾,病逝在工作岗位上。此后,勤奋敬业、艰苦奋斗、爱民为民、无私奉献和锐意改革的“沈浩精神”,和“大包干精神”一样,成为小岗村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颁发“红本本”开启现代农村改革新篇章
今年2月9日,小岗村实现村集体资产收益首次分红,村民每人领到了350元。“从当年的人人分地到现在的人人分红,俺们从村民变成了股东,分了集体的红,享了集体的福呀!”严金昌激动不已。
这样的变革,源于2012年安徽率先在小岗村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2016年10月在小岗村率先启动的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
“通过卫星测绘,进行土地确权。”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告诉记者,每家每户的测量面积都要公示,每户的方位图和亩数一目了然。2015年7月8日,安徽省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一证在小岗村颁发,这个被村民称为“红本本”的证书,落实了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了农户承包权。
随后,凤阳县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中心,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形成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新格局。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推广“兴农贷”“劝耕贷”,“红本本”变成了可以抵押贷款的“活资产”。
改革仍在深化,活力持续彰显。“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赋予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为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李锦柱表示,小岗对村组两级资产清查核实,确认了塘坝、集体土地、林地等资产,按照资源性、经营性、非经营性分类,实行台账管理,让全体村民对家底心中有数。成立小岗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建立股东台账,颁发股权证书,赋予了小岗村村民对集体资产更多权能。
与此同时,深化“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资金变股金”的“三变”改革。早在2012年已经成立的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与北京恩源科技、安徽农垦集团等企业开展合作,参与入股分红。2017年,小岗村集体经济收入820万元,同比增长了20.6%,村民人人持股,人人分红。
时间进入2018年,这片土地上的改革,在青年一代的带领下仍在继续——
39岁的小岗村小殷组村民殷玉荣,是18位新致富带头人中唯一的女性。2012年她返乡创业,带头投资养猪,带动村民共同脱贫致富。今年,殷玉荣再带头,探索土地改革新路,成立民益土地股份合作社,说服村民们以土地入股,“将村里高标准农田以外的、零散的、不够平整的土地集中起来,交给会种、会管的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解放劳动力,村民则可以按股分红,再增加一份土地经营性收入。”殷玉荣滔滔不绝,“敢想敢干敢创新”的“小岗精神”早已融入她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