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8/9/m201809084bd2f20187fb4f3e897bf60729a921f0.jpg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玉林□ 肖雄 “从事苗族服饰刺绣已有10余年,凭着精湛的刺绣技艺,名气越来越大,一年下来净赚1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8-09/08/052686.html

等待处理…

“锦绣计划”助黔西南13万妇女走上“锦绣之路”

2018/9/8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玉林

□ 肖雄

“从事苗族服饰刺绣已有10余年,凭着精湛的刺绣技艺,名气越来越大,一年下来净赚10多万元。”说起刺绣给自己带来的变化,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白层镇猫坡村的潘应芬笑开了怀。

在黔西南州,潘应芬只是万名绣娘之一。

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近年来,黔西南州妇联深入实施“锦绣计划”,推动全州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加速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既传承民族文化,又帮助妇女脱贫致富的脱贫路径。

13万妇女打通“锦绣之路”

“全州妇女手工从业人员现有131189人,为全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巾帼力量。”“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在黔西南州妇联主席王婷菊看来,巾帼不让须眉,妇女的“半边天”作用越来越大。

2017年,黔西南州妇联在对历年绣娘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对全州妇女手工从业人员情况进行了排查统计,建立了翔实完整的妇女手工从业人员数据库。

“以工作状态分,妇女居家就业125685人,企业合作社就业5504人;以年收入分,5000元以下105233人,5000元至1万元20855人,1万元以上5101人。”王婷菊向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详细介绍,以手工类别分,刺绣78142人,蜡染210人,民族服饰9110人,编织43402人,剪纸325人;以技术等级分,基础60747人,一般65346人,精湛5096人。

如何让更多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成为黔西南州妇联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黔西南州委高度重视,下发了《中共黔西南州委办公室关于转发〈黔西南州“娘子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深入实施推巧手行动”,要求全州各级各相关部门切实按照职责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工作合力,把“锦绣计划”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全力推进。

“指尖技艺”绘制锦绣图

“咱们绣娘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刺绣,我们的钱包自然就鼓起来啦。”望谟县绣娘韦树章最实际,她说,通过“锦绣计划”培训,她绣的东西很受市场欢迎。

黔西南州各级妇联在实施“锦绣计划”培训中,积极与人社、农委、扶贫、职业院校以及公司联合,邀请专家和绣技顶尖的绣娘,举办“骨干绣娘”“普通绣娘”“绣娘成长培训班”“非遗传承人群初级培训班”等形式多样的绣娘培训。针对留守妇女、贫困妇女、少数民族妇女等重点人群举办“锦绣女”等培训班,把培训班开到村、把技术送到家,进一步提升了妇女的刺绣技能。

“2017年9月11日,我州4名绣娘亮相英国,在伦敦‘绣’梦,极大地提高了我州刺绣艺术在国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王婷菊告诉记者,黔西南州妇女用一双手、一根针、一根线,绘就了一幅锦绣蓝图。

产业运作,抱团发展

“目前,锦绣坊有员工300多名,月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同时,辐射带动2000人实现增收。”册亨县中华布依锦绣坊负责人岑南云说,锦绣坊的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四川、安徽、深圳、香港等地。

投资4400万元建成的“中华布依锦绣坊”,2000多平方米的大厅内设有客户接待区、民族文化展台等,产品生产区摆放着数十台传统木质织布机,一根根棉线在绣娘手中上下飞舞。

在实施“锦绣计划”时,黔西南州妇联结合全州实际,采取“公司(能人)+基地(协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大力引进和培育民族手工艺品牌企业,加快建设“锦绣计划”基地、绣坊,以产业化、市场化手段吸引越来越多的妇女参与民族手工刺绣产业发展。

目前,黔西南州工商注册从事民族手工刺绣的企业达69家,共建“锦绣计划”基地94个、绣坊1000余个;建成兴义市布谷鸟民族实业、晶晶制衣、贵州苗刺手绣工艺领带等一批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民族手工企业,带动妇女创业就业1万余人,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产值达1亿余元,贫困妇女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我州实施‘锦绣计划’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品牌创新意识不够、技艺精湛的顶级绣娘数量少等问题。”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王婷菊表示,发展“指尖经济”要走民族文化和特色旅游融合之路,使民族刺绣工艺既得到传承,又成为黔西南山地旅游的重要商品,这样才能走得长远。

上篇:“中华慈善日”公开征集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方案
下篇:湖南湘西贫困村获赠600万元爱心衣物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