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格瑞德·埃利昂(1918.1.23—1999.2.21),美国医药化学家。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先后开发出抗癌、抗白血病、抗器官移植排斥、抗病毒、抗痛风等数十种药物,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被称为“化疗之母”。1988年,因开发新药及对药物治疗原理的发现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宋琳
今年恰逢格瑞德·埃利昂诞辰100周年,获得诺贝尔奖30周年。
1918年1月23日,埃利昂出生于美国东海岸北部的一个小城——新阿姆斯特丹(即今天的纽约)。19世纪末,这里是欧洲移民的落脚点,埃利昂父母——来自欧洲的犹太移民也选择了在这里生活。埃利昂的父亲是一名牙医,母亲是一名女工。埃利昂身上流淌着犹太人的血液,这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懈的追求在埃利昂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埃利昂自小就表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1933年中学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被纽约市立学院的女生部——亨特学院化学专业录取。她之所以选择化学专业,是因为她最亲爱的、从小陪伴她成长的外祖父几年前死于癌症,她认为研制新药比当医生能让更多的人受惠。埃利昂在大学里如饥似渴地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大学毕业后,她发现所有通向科研工作的大门对女性都是紧闭的。她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选择一边打工一边筹措资金,以便时机成熟时继续求学。1939年,她如愿进入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化学系继续深造,成为该校研究生院化学系唯一的女生,并于1941年获得了化学系理科硕士学位。
硕士毕业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大量男人奔赴战场,从而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1944年,她在父亲的建议下,来到巴勒斯·韦尔科姆药业公司,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该公司注重药物研发,科研环境相当自由,曾培养出包括埃利昂在内的共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当时,哈佛大学毕业的G·希钦斯(1905-1998)博士负责招聘工作,对这位身材娇小、充满活力的女孩非常欣赏,并在她以后的工作中给予了极大的指导和帮助。
埃利昂到韦尔科姆公司最初的研究任务就是嘌呤、喋啶和其他一些缩合嘧啶系列。在当时还不清楚核酸知识,DNA双螺旋结构还未提出的情况下,埃利昂于1950年找到了两种可以干扰白血病细胞合成的化合物——二氨基嘌呤和2-氨基嘌呤-6-硫醇。由于二氨基嘌呤毒性过强,埃利昂开始研究其生化机理,成功地将嘌呤分子中的氧原子以硫原子替代,制备出新的化合物6-硫醇嘌呤,简称6-MP,其至今仍不失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有效药物之一。由于当时治疗方法单一使效果不甚理想,埃利昂在修饰6-MP的代谢过程中,意外地制备了另一种效应的化合物——硫唑嘌呤。
埃利昂除了在抗白血病方面的贡献外,还发现了某些药物的抗排斥功效。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医学界已经展开了对器官移植方面的研究,但异体组织的排斥问题无法解决。后经研究发现,6-MP和硫唑嘌呤均具有抗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至今,硫唑嘌呤还是肾移植中的主要药物。
埃利昂发明的药物不仅制服了白血病和免疫排斥反应,还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病症具有缓解作用,硫唑嘌呤更是治疗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埃利昂为了提高6-MP的药效期继续进行研制,得到了一种可以减少人体内尿酸的化合物——别嘌呤醇,至今仍在临床中使用。10多年后,她又发现别嘌呤醇对利什曼原虫病和南美洲锥虫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埃利昂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体现在她对药性的研制和新药的开发上。当二氨基嘌呤因毒性太大而被淘汰时,埃利昂并没有放弃,她发现二氨基嘌呤衍生物在腺苷酸脱氧基作用下形成一种代谢产物五环鸟苷,其抗病毒活性要超过二氨基化合物100倍,并且能很好地对抗疱疹病毒和带状水痘病毒,对巨细胞病毒也有轻微的活性。
1983年,埃利昂从韦尔科姆公司退休,她的同事在她的研究基础上开发出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AZT。
埃利昂的科学成就,不仅在于她发明了许多重要的药物,挽救或延长了无数人生命,更在于她和希钦斯共同发展出发现药物的新方法。他们摈弃了传统的试错法,改由针对正常及异常细胞如何复制的细微差异,发明出一些药物用以干扰异常细胞的生命周期,却不会对健康细胞造成危害的方法。因为所有细胞的复制都需要核酸,而细菌、肿瘤和原生动物的细胞更需要大量的核酸才能维持它们迅速增长的需要,因此他们大胆假设在它们的生命周期中受到任何阻挠都会对它们造成沉重打击。而埃利昂则证实了这一设想,她将每一种化合物的功用发挥到极致,每一种化合物,都是制备另一种化合物的前提和依据,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药物,对基于核酸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造成一系列打击。
埃利昂最初选择走上研制新药的道路与她痛失亲爱的外祖父、挚爱的未婚夫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当这条路越走越远的时候,她将她对生命的挚爱贡献给了所有的人。她曾说,“我绝不是贬低诺贝尔奖,它带给我很多收获,但如果没有得奖,所有的事情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使病人痊愈。”“还有什么比知道自己的工作对人们的生命有益更让人高兴的呢?我们不断收到病人的来信,很多是那些患白血病的孩子写来的,孩子们的感激之情比之大人更让人难以忘怀。”战胜病魔、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为鞭策她前进的永恒力量!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